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的诊治体会

2016-02-16 02:57
关键词:肺源肺气肿肺心病

刘 岩

(内蒙古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呼吸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的诊治体会

刘 岩

(内蒙古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呼吸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患者1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流变的测定结果。结果两组红细胞压积、血液流动曲线高切切变率、血液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动曲线低切切变率与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易与肺性脑病混淆,实际诊疗中应注意区分鉴别,精神症状,一过性昏厥,一侧肢体麻木或肌力减退,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止痰化咳、人工通气、兴奋剂吸入神志无改善或昏迷加深这些表现是区别于肺性脑病的重要观察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脑梗塞;诊治体会

因气管阻塞、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所诱发的以意识障碍为临床首要表现的肺性脑病与前两种疾病下诱发的脑梗塞在临床症状表现上极其相似,临床误、诊率高。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极易被肺性脑病症状所掩盖,脑梗塞发现较迟而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患者14例的诊疗过程,旨在总结该症临床表现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患者1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1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例,女8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2.4±3.5)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7.7±1.4)年,满足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肺性脑病诊断标准。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71.7±3.3)岁,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以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头颅CT检查结果、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诊断依据[3]。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包括:呕吐、嗜睡、头晕、呼之不应、反应迟钝、昏迷,初诊肺性脑病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PaO2在治疗后呈上升趋势11例,PaPCO2呈不同程度下降,精神症状无任何改善,肢体肌力轻度降低1例,缺乏明显定位体征11例,头颅CT扫查发现梗塞。观察组患者中行血液流变学测定11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对象红细胞压积、血液流动曲线高切切变率、血液流动曲线低切切变率、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值并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液流动曲线高切切变率、血液黏度指标值近似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动曲线低切切变率于纤维蛋白原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流变性测定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血液流变性测定结果比较(±s)

组别 n 红细胞压积 血液流动曲线高切切变率(s)-280 血液流动曲线低切切变率(s)-220 血液黏度 纤维蛋白原(g/L)观察组 14 0.44±0.03 5.88±0.41 16.02±4.87 1.75±0.074 519.7±17.08对照组 21 0.41±0.04 5.61±0.39 9.43±0.71 1.79±0.052 437.6±38.98 t — 7.76 7.75 7.74 7.72 7.71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COPD、肺心急性发作期合并基底节梗塞与多发性脑梗塞在临床诊断中与肺性脑病极易混淆。精神正常的COPD患者PaCO2在发作初期呈下降趋势,PaO2呈上升趋势,此种临床表现让医生无疑为肺性脑病,对于已经发生的脑梗塞并不能及时识别,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夜间失眠、白天嗜睡、烦躁襜语、多汗、手颤精神兴奋过程多出现在肺性脑病发病开始时;肺心病合并脑梗塞后一开始即出现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一侧肢体麻木或肌力减退,一过性昏厥表现是肺心病合并脑梗塞区别于肺性脑病的显著之处。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人工通气、止咳化痰、吸入兴奋剂治疗患者甚至无任何改善或昏迷加重,而上述治疗方法对肺性脑病患者奏效。

头颅CT扫查一旦确诊为COPD、肺心病合并脑梗塞,为提高肺心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治疗肺心病的同时按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脑梗塞。为避免血液流变学检查呈高凝状态COPD、肺心病患者并发脑梗塞,及时予以COPD、肺心病患者血液黏度降低治疗。

[1] 姚美芳,仇红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186-187.

[2] 程 静.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166.

[3] 刘春兰,许 琳,聂玉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166.

本文编辑:王 琦

R541.5

B

ISSN.2095-6681.2016.24.056.01

猜你喜欢
肺源肺气肿肺心病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结核可以引起肺心病吗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什么是肺气肿
肺气肿如何食补比较好
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