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事业Ⅲ

2016-02-16 06:42王勤
国际援助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使酒精

王勤|文

甜蜜的事业Ⅲ

王勤|文

女同志不会骗人?

出口和赊销的成功为缓解资金紧张状况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由于人手有限,时间吃紧,我们也抽不出人手对每位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加上缺乏在马国经商的经验,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上当受骗给我们有点发热的头脑泼了一瓢凉水,使我们意识到:在海外创业不是总能过五关斩六将,还有可能走麦城。

来到马岛后,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女商人特别多。在许多商人聚会的地方都能看见她们的身影。在我们的客户群体里也不乏其人。最初,我对女客户抱有一种天真的信任心理。认为女人之所以能从庞大的经商大军中脱影而出都是因为她们具有超出男人的智商。作为女精英的代表,她们无疑是出类拔萃的,是可以信赖的。然而,我的轻信铸成了我的大错。

作者在木伦达瓦猴子面包树林留影

一天,一位大约40多岁的女客户风风火火地闯进我的办公室,自我介绍后从手包里掏出一堆文件:名片、身份证、公司营业执照、房产证等。而且都有市政府的公证材料。据本人介绍,她原在一所小学任教,后因家境窘迫,弃教从商,经营食杂商店。看了我们的广告后,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与我们合作,从小做起,把我们的糖销到外省,不在首都与其他客户争市场。她的出身和她的经营思路打消了我的疑虑。

我让秘书验证了她的所有证件,并未发现什么破绽。为慎重起见,我只同意先做100吨,预付50%现金,未付部分以房地产抵押,执行第二笔之前先还清第一笔欠款。待合同全部执行完再把房产证归还客户。

第一笔执行的很顺利。在付清第一笔欠款后我们又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了第二笔交易。第二笔是200吨,也很顺利。问题出在第三笔上。她几何式的增长速度引起了我的怀疑。因为,第三笔变成了400吨,她放言下一笔要做800吨。一个刚刚下海的女教师,没什么家底,也没什么销糖经验,哪来那么多钱?销售形势很不景气的今天,她何以销的那么快?我开始通过警察局、银行和有关客户对她的身份、资信和销售渠道进行了秘密调查。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这个衣着得体、甜言蜜语、斯斯文文的“教师”原来是警察局挂号的骗子!她因开空头支票进行商业诈骗已被警察局关过小号,刚放出来不久。她的房产证有些也是假的,房子根本就不存在。她低价赔本销售,回款速度很快。购货量以几何速度增长的秘密是想在卖完最后一把的时候,卷起欠款逃之夭夭。这样,尽管她前期赔了,也可通过最后骗一把把前期的损失捞回来,而且还可以大赚一笔。

当我们明白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工程师”已开始东躲西藏,不见了踪影。后虽历尽波折,将她绳之以法,并且收回一栋破楼房,但十多万美元的损失还是成了不争的事实。真是“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教训是惨痛的,深刻的,令人不堪回首。打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上过当,出现过不良债务。这都是花了昂贵的学费才买回来的毕业证书。没想到,在坑蒙拐骗这个行当里,马国女骗子的本事绝不亚于男同行,着实让我领教了一回巾帼“英雄”的厉害。

醉人的时刻

99年9月31日,索科马公司迎来了酒精车间建成投产的大喜日子。我喜欢把这一天视为公司扭转颓势、踏上新征途的吉祥日。

为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在公司驻地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仪式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马达加斯加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公司总经理赵永生主持仪式,我致欢迎辞。我驻马国大使、马国工业部长、图里亚尔省省长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双方盛赞中马友谊和新的经济合作形势下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共同祝愿索科马公司蒸蒸日上,为增进中马友谊与合作,繁荣马国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就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成为印度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在酒精车间建成投产仪式上讲话

马志学大使在充分肯定糖联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告戒大家资金仍然紧张,进口糖不断冲击市场,税务负担还很沉重,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在中、马两国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更上一层楼,为中、马友谊大厦添砖加瓦。

讲话结束后,工业部长、图省省长、马大使、吴参赞和我在鞭炮声中共同为酒精项目剪彩。为增加喜庆气氛,根据马国习俗,我们还特意购买肥牛一头,在剪彩同时宰杀。部长趣称燃放鞭炮和宰杀肥牛是中、马传统习俗有机结合的又一生动写照。随后,部长等来宾在马大使、吴参赞和我的陪同下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我新近建成投产的酒精项目和糖库。

参观过程中,部长向介绍情况的赵永生总经理不断询问酒精的生产、质量、销路,白糖出口等情况。对我承租糖联后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全面恢复甘蔗种植和白糖生产,且产量、质量呈现大幅提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又添加如此规模的酒精项目的“中国速度”表示惊叹和由衷的钦佩;对以租赁经营这种新的合作方式的快速效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中、马两国工业领域的合作大有潜力可挖。糖联的经验为振兴马国经济,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晚上,专家们用自家生产的酒精兑了一大罐子白酒,开怀畅饮,不少人都高兴地喝过了头。我和老赵头(总经理赵永生)也都喝得手舞足蹈,难以自禁,酣畅淋漓。

回想来马岛后的日日夜夜,真是感慨万千。人们常常讲“商场如战场”,经过这些日子的风风雨雨,还真是这么回事。商场上虽然没有你死我活的敌人,但却有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和形形色色的陷阱。进口商为了赚取最大利润,不惜采用偷税漏税乃至走私等非法手段大量进口白糖,与你展开低价竟销。同行厂家利用赊销、甩卖等传统方法与你较量。不法商人也利用你初来乍到,情况不熟趁机进行诈骗。但这些都没有难倒我们。

糖联在新领导班子组建后仅四个月的时间里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新植蔗7.5片(525公顷)收甘蔗137,000吨,产糖12,300吨,产酒精1700立方,销白糖10,000吨,(其中出口6000吨),销酒精500方。到年底,不仅还清所有债务,而且扭亏为盈,向总公司汇款43万欧圆,彻底摘掉了“无底洞”的帽子。公司财务经理拿着我汇回的账单兴奋地说,“王勤就是有本事,当年就把旧账还清了,还汇回这么多钱。”

马志学大使出席酒精车间建成投产仪式

建立希望小学

作为企业,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就象一个人,如果只有漂亮的外表,而没有一个美丽的精神世界,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令人仰慕的人。只有外在美和心里美的统一,才能成为一个有品位、有风度、有修养、有魅力的人。

糖联作为租赁方,代表的是公司和国家。因此,我们在效益上升的时候,就要考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前一阶段因罢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在,为了尽快挽回不利影响,我找马大使取经。

马大使认为,马里贫穷落后,教育更甚。可以在糖联附近建一个小学,费用由使馆和糖联各出一半。教育投资可能会比一个经济项目的意义更大、更深远。我举双手赞成,国内也很快投了赞成票,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

经与当地教育局实地勘察,我们决定将学校建在离糖厂三公里远的地方,那里原有一所草棚学校。消息传来,草棚学校沸腾了,周围的村庄沸腾了,人们激动不已,奔走相告。最高兴的当属学校的师生们。他们就要告别潮湿阴暗的草棚,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办公室,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美好的憧憬令他们兴奋、陶醉!

工程以中国速度三个月就完成了。大使让我考虑给新学校起个名字。我想国内近几年在老少边穷地区兴建了许多希望小学,我们的情况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我们把支援教育的义举带到了马里,何不就叫“中马希望小学”呢?征求各方意见后无人反对,新校名由此诞生。小学建筑面积208平方米,包括两间60平米的教室,一间56平米的教师办公室和36平米的简易厕所。教室和教师办配有黑板、桌椅、讲台、办公桌等。

2000年12月6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草棚学校的师生们翘首以盼的一天终于来到了。中马希望小学命名暨建成移交仪式在新近落成的学校操场隆重举行。九十名师生换上节日盛装,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马大使及各界来宾六十多人应邀出席。在糖联总经理宣布剪彩仪式开始后,中、马两国国旗在雄壮的两国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和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马大使和我代表赠与方,阿那来瓦镇长代表受赠方在建成移交证书上签字。随后,马大使向阿那来瓦镇长郑重地递交了用红绸子串起的小学校钥匙。这时,全场掌声雷动。我向各界来宾致欢迎辞。马大使、当地议员、镇长、校长先后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方代表对中国使馆和糖联的慈善行动和义举表示了衷心感谢。赞扬糖联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又为当地的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新功。祝愿希望小学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培养马国栋梁之才的摇篮。称赞马大使不仅推动了两国的友谊,促成两国合作,还是一位关心地方文教事业的亲善大使。

回到操场,孩子们在音乐声中为来宾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来宾及附近的村民为孩子们的纯真所打动,自发地为孩子们捐款助兴,我代表糖联当场捐赠了100万当地币。

小学校的建成大大地鼓舞、感动了周围的老百姓,他们宰牛、跳舞,举行了通宵达旦的庆祝活动。此善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教育部主动拨款,在已建成的教室旁增建了一个规模相同的新教室。原来的草棚小学乌鸡变凤凰,成为当地重点学校。当我们和新华社记者再次来到学校向学生们赠送书包和体育用品的时候,学生由原来的90多名增加到190多名。

为扩大影响,巩固这一义举的成果,使馆和我们每年都要择机前往学校,看望那里的师生,赠送一些学习用品,体育用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国家。

猜你喜欢
大使酒精
“爱心大使”光荣榜
中国驻乌大使:撤离任务圆满成功!
我是菱大使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微笑大使
用途广泛的酒精
小狗大使
跟踪导练(一)(2)
酒精除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