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绝色美人之旅

2016-02-17 19:47宋冬霞
新青年 2016年2期
关键词:米脂貂蝉大爷

宋冬霞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句顺口溜耳熟能详,广为人知。最近笔者终于有幸来到了美人的故乡,领略了米脂的风采和米脂婆姨的魅力。一下火车我就发现,米脂也同全国各地城市一样,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楼高了、桥多了、整洁了,空气很清新。无定河畔左岸的滨河公园有不少晨练的人们、貂蝉广场米脂充满魅力的婆姨们广场舞跳起来了。今天是万里无云,朝霞映照下的米脂县城光影很不错。

历史上米脂属于人杰地灵之地,不仅出了个李自成,也出了美女貂蝉。米脂县是中国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一个县。古名“银州”,县城位于无定河东岸。“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有“美人县”的美誉。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15岁被选入宫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蝉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之好色,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使吕布杀了董卓。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妻女运回许都,从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写的有关貂蝉的故事。

关于貂蝉的出生地,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陕西米脂,也有说是山西忻州,更有甚者说是成都人。我比较倾向于米脂说,我在康熙二十年版的《米脂县志》看到过这样一段记载:“貂蝉洞在城西艾蒿(今米脂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由于对美人念念不忘,说什么也要去米脂探访一下貂蝉芳踪,于是,便有了我这次的寻访绝色美人之旅……

米脂是貂蝉和吕布的故乡,使这里的人们倍感自豪。在米脂有一个貂蝉洞,可真正问起貂蝉洞在哪儿?怎么走?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即便是出租车司机,也是十问九不知。折腾了大半天,眼看太阳就要西斜了,前面开来一辆红色夏利。我上前询问貂蝉洞,司机说知道。我喜出望外,上了车,司机却说七八年前去过艾好湾村,至于貂蝉洞具体在哪儿,他也不清楚。见我很失望,他赶紧保证说一定把我送到目的地,找到貂蝉洞,否则不收车费。听他说得如此坚决,我没话可说了。于是,安心坐在车里,与司机聊起有关米脂婆姨的一些闲言碎语来。

据司机说,他的老家与貂蝉同属一个镇,即杜家石沟镇。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有关貂蝉的故事,其中有关貂蝉的传奇出生令他记忆犹新。传说以前在离杜家石沟不远的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北山郎的青年。山郎虽是孤儿,但为人正直,是远近闻名的打猎高手。一天,山郎打猎时看见一头野猪正追逐一只白兔,山郎射死野猪,搭救了白兔。白兔为感其恩,在山郎回家路上化为白发老人,将孙女牡丹许配给他。当天夜里,他们在山郎居住的山洞内举行了婚礼。第二年,牡丹身怀六甲,方圆百里山花野卉一支不放。一晃十个月过去 了。这天,正在山上打猎的山郎见到一只非常奇特的银貂,他紧追不舍直到家门前,银貂窜入洞口便不见了。山郎正纳闷,忽听得洞内呱呱啼哭,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出世了。女儿降生,突现银貂,夫妻俩便给女儿取名貂蝉。

小貂蝉越长越可爱,山郎夫妇视之为掌上明珠。一天,夫妇俩正逗女儿玩,突然晴空里彤云密布,风雷大作。牡丹神色骤变,告知山郎,她原是牡丹仙子化身,因爱慕山郎下凡。如今玉帝查知她私投人间,又采撷百花精英孕育腹中胎儿,天颜震怒,特命天神前来降罪。话未说完,只见一道金光闪过,牡丹霎时无影无踪,洞前只留下一株枝繁叶茂的牡丹花。于是,山郎日日采牡丹花露哺育女儿。十年后,女儿出落得千娇百媚,而当初貂蝉诞生的山洞,就是如今的貂蝉洞。司机的故事我知道是民间杜撰,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从米脂到艾好湾村大约20公里路程,但由于全是盘山小道,且多叉道,我们一路上走走停停,到达艾好湾村时,已近黄昏。深秋黄昏的艾好湾村,空中弥漫着一丝淡淡的枣香。站在村口的土岗上向四周眺望,天地间一片金黄。金黄色的夕阳、金黄色的土地、金黄色的窑洞、金黄色的玉米,仿佛所有的风物景致都被染上了一层金黄色。

艾好湾村口是一个十字路口,东、南、西、北各是一条羊肠小道,汽车根本过不去。眼看夕阳就要下山,四周却不见一个人影。正当我对着村口的一条三叉路犹豫时,见一老汉从土坡拐角处转了过来。我赶紧上前打听。也许是我的普通话不标准,老人一直摇头不语。司机用当地话一问,老人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谢过老人,司机说貂蝉洞就在村北的貂蝉湾下,走过去大约2里地。现在貂蝉洞已关门,刚才那位老人听说我千里迢迢来寻觅貂蝉芳踪,已帮我们去叫看管貂蝉洞的杜大爷了。说完,司机带着我沿一条黄土坡往村北走去。大约10分钟后,一块尖顶的石碑出现在一马平川的高岗上。走近看,“貂蝉洞”三个大字醒目地刻在石碑上。难道貂蝉洞就在附近?可四处除了黄天厚土外一无所有。正纳闷,只见一个标有貂蝉洞方向的木牌出现在土坡上。按标牌所指方向前行,我爬上了一个高岗平台。平台上有一个小山岗,约100多平方米,最北的坡边竖立着一块长方形麻石碑。在夕阳映照下,石碑上“貂蝉洞”三个金色大字格外耀眼。站在石碑前远眺,艾好湾村一览无遗。村南是一座被梯田包裹着的大山,村北是层峦起伏的黄土山峰,村中炊烟袅袅,空中不时有归鸟飞过。“山下往这儿来的人一定是那个看门的杜大爷了。”顺着司机所指的方向,我看到远处的土路上,一个人影正急匆匆地往我们这方向走来。约10分钟后,一个瘦小的陕北老大爷气喘吁吁地走上了高岗。上前一问,果真是杜大爷。寒暄几句后,我就随杜大爷来到了高岗最北边的一个山顶上。杜大爷用手指一比画,说:“这方圆二里的地方就是貂蝉湾,貂蝉就生于斯,长于斯”。顺着山坡往下看,湾内四周黄土坡峰此起彼落,中间一条低凹山谷,谷北顶端有三座高高的土塔,中心塔峰下,离地面约一丈高处有一山洞。洞下是一个院落,并排五孔窑洞,院内有石磨、石碾。据说,当初貂蝉跑回艾好湾村后,就住在窑洞内,而窑洞上的貂蝉洞,则是她躲避官府追查时的藏身之处。据杜大爷说,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但现在与貂蝉有关的景点(除了貂蝉洞),大部分是近年复原筑砌的。为了一探貂蝉洞,我们紧随杜大爷沿着一条非常陡峭的黄土小道往山下走去。转过两个弯,传说中的貂蝉洞就在眼前了。打开洞门,只见洞内五六平方米大,烛光迷离,熏香袅袅,中间神台上放着貂蝉的塑像,一侧是一土炕,为杜大爷休息之处。貂蝉洞就这么大?正感纳闷,只见杜大爷走到神台前,把塑像后的一方布帘一掀,顿时,一个黑乎乎的山洞出现在了我眼前。据杜大爷说,这才是真正的貂蝉洞。站在神台前往里望,山洞为人工穿凿而成,宽约三丈,高二丈余,洞内蜿蜒曲折。据说,曾有两批人进洞探秘,结果是一批人有去无回,而另一批人走了一里多路都没走到头,只能黯然返回。由于历经了千百年的侵蚀,洞内忽大忽小,很难探到洞底。因此,有关它的深度和通向就成了一个谜。

走出貂蝉洞,往湾内南行不远,一条清泉自北向南而流。据杜大爷说,这就是凝脂泉。自古以来,清泉长流不断,水质清冽,用此水烧饭格外香,烧汤格外鲜,煮酒格外醇,沏茶格外酽。有关凝脂泉的由来,当地有两个版本的传说,一说貂蝉自幼饮用该泉水,长大后出落得花容月貌,故名;二说貂蝉常来此梳洗打扮,羞得泉边花草不敢开花,整整枯了数年,待貂蝉离开家乡,这花草才又繁茂生长,这就是貂蝉“羞花之貌”典故的由来。与凝脂泉相对的是拜月楼。这是一栋为纪念貂蝉而建的楼台,楼门中央题书:“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登楼凭栏,整个山村的景色一览无遗。传说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故貂蝉又有闭月之貌,后人视貂蝉为月亮仙子。艾好湾村人之所以建此楼,一来是为了纪念貂蝉,二来是登高拜月,期许自己也能像貂蝉一般,拥有闭月羞花之貌。

走出貂蝉湾,极目四望,黄天厚土,残阳如血。沐浴在夕阳余辉中的貂蝉碑,铭记着的是黄土高原上的一段历史。虽然如今的貂蝉湾早已物是人非,但属于貂蝉的那段历史,却如窑洞、信天游、腰鼓一般,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猜你喜欢
米脂貂蝉大爷
米脂的魅力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我们班的“大爷”是个谜
酒大爷
“关羽斩貂蝉”是否是传说
漫话貂蝉
刘亚男作品赏析
周大爷终于同意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