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2016-02-18 02:26戴旭明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4期
关键词:粪尿牧场粪便

文│戴旭明(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深化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

文│戴旭明(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在全面重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畜牧业对环境带来的污染正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划定了禁限养区,拆除或搬迁了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户。但在实践中也看到,一些地方在制定畜禽禁限养区时,只是简单的、机械地按有关“规则”办事,如离开居民区、公路、河道多少距离,并不考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真实污染程度。由于不同畜禽的生理特性、饲养方式等不同,畜禽造成的污染程度是不同的,需要行业内的专家做出科学评价,并通过环境保护部门成为规范性法规,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评价的目的与作用

长期以来,畜牧专家通过制订畜禽饲养标准,对不同畜禽的饲料营养成分及采食量、粪尿排泄量都有详细测定,可以估测不同体重畜禽的粪尿排泄量,环保部门也制定了类似的规则,如生猪平均每天排粪量为2千克、尿液为3.3千克。但在计算动物饲养量时,则采用“牛单位”“猪单位”“猪当量”等折算各种畜禽的饲养量,没有考虑不同动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也没有考虑不同饲料成分和饲养方式带来的污染量,有必要进行科学区分。由于缺少细致的标准,县级政府在制定禁养区、限养区过程中,往往无所适从,笼统地以养殖当量划定,把羊、兔、鸡等污染程度不大的畜禽也按“猪当量”折算,使广大农村和山区禁止或限量养殖污染很少的畜禽,这类情况在浙江已经发生。

深化细化养殖污染的评价方式,目的是要搞清楚畜禽养殖过程对环境污染的实际影响程度,在禁限养区的划定和养殖数量、养殖方式的选择时给予参考,确定一定区域内合理的畜禽饲养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对当前畜牧业生态治理非常必要。

二、影响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因素分析

从种养循环的生态平衡分析,生猪的粪尿排泄量大,主要消耗谷物等粮食资源,同时有大量有机肥提供给种植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猪场粪尿产生太集中与种植业使用不均衡,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等工作做得不到位,在局部区域造成污染。鸡鸭虽然也以消耗谷物类产品为主,但由于粪尿排泄量少,比较干燥,容易收集,对环境影响比猪要小得多。牛羊兔鹅等畜禽主要消耗人类不能利用的草料和部分精料,也消耗食品工业的糟渣类废料,对生态环境起着良性作用。但主要影响因素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生理特性对环境的影响。由于各种畜禽的生理特性与结构不同,采食量差异很大,如以猪鸡为主的单胃动物每天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3%左右,以牛羊为代表的草食动物每天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5%以上,所以粪尿量的多少与采食量有紧密关系。在评价环境影响时,要考虑不同畜禽的粪便形态。猪牛的粪尿量大,容易混合在一起,处理难度较大。羊兔的粪便成颗粒状、尿液很少,容易直接收集成肥,许多羊兔场用编织袋装载粪便直接出售。家禽的粪尿排泄物混合在一起,但含水量相对较低,也容易收集处理。从消化道特点分析,牛羊的消化道复杂,饲料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各种营养成分吸收充分,留在粪尿的成分也相对少一些;家禽的消化道最短,所以留在粪便的营养成分就高得多;猪则介于两者之间。畜禽的生理特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2.不同饲料营养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畜禽需要不同的饲料营养标准,特别是猪鸡等现代品种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对饲料营养要求很高,一般粗蛋白质含量在20%或以上。高标准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和重金属微量元素用量,造成营养成分难以消化吸收,部分未消化的养分从粪尿中排出,造成粪尿中氮磷等成分含量很高,同时产生大量臭气,所以在各类畜禽场中,人们对猪场的反对声最强烈。相对而言,牛羊兔采食饲料体积较大,单位营养浓度相对较低,精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只有15%左右,所以粪尿中排出的氮磷含量也低,臭气相对较轻,这对环境保护是有利的。现在,各类环保饲料采用酶制剂或微生物制剂等,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也有利于保护环境。

3.不同饲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畜禽饲养方式差异很大,主要有关养、放牧、关放结合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一。现代牧场大多数采用关养形式,粪尿容易收集处理,在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可以达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在草原(草山)或野外放牧的畜禽排泄物都会在放牧时排放,容易被植物利用。但在江河水塘定地放养水禽会造成水质污染,畜禽放牧场过小、密度过高也会破坏环境。

4.不同饲养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畜禽饲养设备对养殖污染影响很大,如密闭的畜禽舍可以防止臭气外泄,粪尿干湿分离设施处置得好对干粪收集效果显著,采用生物“发酵床”模式可以使污染达到“零排放”。但对于大多数畜禽栏舍或污染处理系统来说,干粪、尿液、臭气都会不同程度泄漏,特别是堆粪场不密闭,甚至露天堆放,就会造成粪便流失、臭气熏天、蚊蝇成群,应通过环境评价督促整改。

5.不同管理水平对环境的影响。除客观因素外,不同的管理水平会影响污染程度。如牧场的用水量,我们对浙江省不同规模的34个猪场进行调查,最少的每头猪每天用水4千克,最多的达到26千克,牧场的用水量差异主要是冲洗栏舍或饮水器漏水造成。一些笼养的鸡场、兔场因饮水嘴质量不好而漏水,造成粪便稀湿,如采用质量较好的饮水嘴或其他节水装置,则粪便干燥,容易收集和处理,所以牧场用水量是重要的污染指标。二是粪尿的及时清理。有些牧场对粪尿及时清理,堆粪场的粪便定时运到有机肥厂,污水用集粪车运走或浇灌田地,反之,则会留下污染隐患。总之,污染程度的测定要考虑诸多因素,通过综合评价得到牧场养殖污染的参数,作为环境影响的客观指标。

三、工作建议

1.开展试点工作。畜牧部门应要求环保部门牵头,对各种畜禽的污染量进行调研试点,实测各种污染数据,拿出第一手资料,为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依据。特别是目前畜牧业中比较敏感的污染事例要优先测定。

2.组织力量制订养殖污染的指导意见和规划。对环保部已经出台的各种养殖污染处理规则(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对各种畜禽不同养殖方式的污染程度按畜禽种类进行评价,计算出畜禽对环境的污染指数,并上升为环保、农业行政部门的政令,用于指导县级政府划定禁限养区,以及基层养殖场户建设、管理牧场的依据。

3.科学调整禁限养区或牧场设置的距离。根据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设置禁限养区的畜禽种类和数量限制。当前基层认为最不合理的禁限养因素是各种距离,如离开公路、河流、村庄的距离,离开其他牧场的距离等。要按污染的估算值进行评价,如采用全封闭式栏舍、粪尿收集设施完善的,应允许缩短间隔距离;对于公路边、河道旁的羊兔鸡场应当与猪场、牛场有所区别,实际没有污水流入河流的牧场在距离上可缩短些,臭气不重的牧场离公路不一定要很远的距离,可以通过美化环境等进行改进。

禁限养区的科学合理设置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猜你喜欢
粪尿牧场粪便
陕西省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耕地负荷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海上牧场
异位发酵床猪粪尿处理技术综述
延边地区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产沼气潜力分析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高床养羊的优势
观察粪便 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