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播种技术措施

2016-02-19 08:47胡长华
乡村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播量底肥分蘖

胡长华

(安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安阳 455000)

小麦高产播种技术措施

胡长华

(安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安阳 455000)

科学播种小麦,打好麦播基础,是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提高整地和麦播质量,做到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苗壮,保证充足的苗群体,提高冬前壮苗比例,为构建科学合理的群体结构打好基础,是麦播工作的重要技术目标。

小麦;高产;技术措施

1 做好秸秆还田

玉米收获后秸秆要及时粉碎还田,起到改良土壤结构,减轻土壤板结,增加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增强基础肥力的作用。玉米秸秆还田时至少粉碎2遍,埋深埋严,有条件的可以配合使用秸秆快速腐熟剂增强还田肥效,起到减少化肥用量,节约生产成本的作用。

2 播前精细整地

结合秸秆还田,深耕和旋耕结合精细整地。每两三年深耕一次,耕地深度达到23 cm以上。播前旋耕整地时要连片成方统一翻耕,及时打畦做垄,为麦播和播后出苗创造有利的耕作条件。

3 选用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优良品种是夺取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耐旱耐瘠型品种一般丰产性不足,用于高肥水地块,难以发挥增产潜力,造成资源浪费;而适宜高水肥条件的高产型品种若用于缺乏灌溉条件、土壤肥力较差的丘陵旱地,则限制其产量水平的发挥,或者因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品种丰产性状得不到发挥,导致良种不良。

4 科学施用底肥

要想获得高产,充足的底肥是基础。底肥要在秸秆还田基础上鼓励群众增施有机肥,增强生产后劲。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实行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用,发挥综合肥效,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降低损耗。施肥要结合苗情墒情,做到水肥配合。对于高肥地块要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实行“控氮增磷补钾”。施肥方式推荐采用机械施肥,条施或沟施,施后浇水,尽量避免人工地表撒施,减少有效成分挥发浪费。

5 种子处理

使用包衣种子或用40%甲基异柳磷、粉锈宁、水、种子按1∶1∶80∶(800~1 000)的比例拌匀,堆闷2~3 h后播种,或用50%辛硫磷乳油以1∶50∶500的药、水、种比例拌种,拌后堆闷3~4 h即可,对蛴螬、蝼蛄、金针虫均有较好的防效;用12.5%禾果利100~150 g,兑清水10 kg稀释,与100 kg种子拌匀后晾干播种,对小麦纹枯病、叶枯病等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6 适期适量匀播

适期匀种是培育壮苗的基础,为实现苗齐、苗匀、苗壮,在确保足墒下种的基础上,要适当控制播量,一般基本苗12万~18万棵/667 m2为宜。具体播量要根据当时的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和播期适当增减。同时,严格控制播种深度,要求播深在3.3~4.0 cm,沙土宜深,黏土宜浅。在适播期内适时播种,过早播种易形成冬前旺苗,导致群体过大,并易发生冬春冻害、病虫害,后期容易倒伏;过晚播种由于冬前生长量不足,分蘖时间较短,容易出现小苗,冬前分蘖少,成穗率下降。因此,应适当加大播量,保证足够的基本苗。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秋作物腾茬早晚,结合肥力水平,合理安排播期,一般高水肥地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掌握在10月5—10日,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以苗定种,适当降低播量,避免播量过大导致苗势变弱,分蘖减少,生长不良。中等肥力地块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掌握在10月5—15日,适宜的播量为7~9 kg/667 m2;晚茬地块晚播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掌握在10月15—25日,适宜的播量为8~12 kg/667 m2,随播期推迟,应适当大播量。

7 防治地下害虫

近年来,小麦苗期地下害虫发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受害麦田严重时出现缺苗断垄和苗黄苗弱现象,直接影响小麦产量结构的形成。搞好地下害虫的防治,一是做好种子处理,二是施用地下杀虫剂。

8 种好晚茬小麦

对于晚播地块,一是要以密补晚。适当加大播种量,增加基本苗,减轻分蘖不足对667 m2群体的影响。二是要以肥补晚。施足底肥,最好施用尿素等速效性化肥作底肥,重施磷肥、钾肥,有利于促进早熟增产。三是以管补晚。晚播麦田要抓好抢时早播,精细整地,做好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加强苗期管理,以出苗质量补晚播损失,减轻不利影响。四是促苗早发。晚播麦因气温、地温降低,出苗时间延长。在墒情充足的情况下,可采取催芽播种、浅播技术,注意掌握催芽要做到露白不出芽,浅播深度达到1.5~2.0 cm。

S512.1

B

1674-7909(2016)29-09-1

猜你喜欢
播量底肥分蘖
番茄“2+x”试验总结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