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天地写精神
——张健作品赏读

2016-02-21 09:29陈希全
走向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张健美术家山水画

文/陈希全

道法天地写精神
——张健作品赏读

文/陈希全

张健,1983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张志民先生山水画专业硕士研究生,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张健师从山水画家张志民先生,为人朴实沉稳,执著热情,对于创作更是刻苦勤奋,精研中国画的学理文脉,潜心于山水画理论和技法,重视借鉴传统和写生体验。理论与实践兼修自然引发了他对山水画创新的探索,所作山水景物皆有笔墨出处,融众家之长,合自然丘壑于笔端,酣畅处墨法淋漓,恣意雄强,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挖掘自己的艺术天赋,赏其大幅山水,知其不以形似以气格胜,以写意为原则,从用笔、用墨、构图、造境中感受到了画中涌动着的一种强烈的生命力,风格浑厚洒脱、沉雄苍劲,处处气韵不绝,或是寥寥数笔、或是层层叠加、或浓或淡,表现山川的郁勃与生机。

○《秋山向奇图》 70cm×70cm

其毕业创作《古今》以幽邃雄魄的画境和豪放恣意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冲击,特别是红色的选用,更增添了强力的律动和无羁的张扬,一股恣肆汪洋的磅礴元气喷薄升腾,展现出对我们所处时代的生活、艺术的感悟。纵观中国山水画,它讲求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张健所作山水景物皆有性情,不脱离物像,当你还沉浸在他的自然山水中时,他近期的新作又敢于探索创新,敢于另辟蹊径以色入画形成个人独具特色的绘画面貌。仔细观其绘画里程会发现这种大胆的新意始终在他的体内潜伏,他的毕业创作《呐喊》《元素—山水》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张健用现代人的审美,以色晕染山水,以周边大面块淡色突出中心景物,这种随类赋彩更使山水性情从隐秘变得彰显,以色彩突出山水的自然性情从而让观者关注对自然家园的热爱和守望。

○《飞来峰上》 75cm×46cm

○《秋山怀古图》 75cm×46cm

画家通常按照自己的视角和嗜好去表现适合自己气质的内容,对张健来说,绘画是一种结庐天地、寄托情怀的畅神方式,在“游山玩水”的悠然情境中体会山川的精神意蕴品味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他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张璪称之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荆浩提倡“搜妙创真”,米芾说:“借物写心”,清代石涛又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直到现代的李可染“不与照相机争功”,对于当代中国画家来说写生创作似乎是一个不需再加以检视的自觉行为,张健对此更有进一步的认识。

张健的写生作品具有品评意义,其中包含画者身临其境的体悟,在惊奇、感染、情动后寻思、捕捉对象的生意和情致,攫取、描绘出对象的本质能量,让生机和生趣洋溢在画面中。其中融入了写生者思想和情感的深度观照,可谓凝神于物,以物传神,借以阐发“我之精神和性灵”。《园博园系列写生》和《长清系列写生》写生作品不是对景色的照搬,在创作的过程中,眼前的景色对于张健来说,已成为一组组供其变化设计的创作素材,可由他去繁就简,或是添物增色,他高度强调现场写生的观念,对描绘对象所处的具体的时间、季节、地域、空间等要素都交代得很清楚,既吸收了国画传统古韵之内涵,又融入了西画、现代画之技法,更重要的是他以色表现对当今社会的感受与体悟,让观者为之动容。

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使得张健笔墨大长,在写生时颇能得心应手,挥写自如,有笔有墨,笔墨分明。运笔稳健中寓灵动,水墨氤氲中见笔力,不滞结,少板刻,既空灵飘逸又沉着庄重。其随类赋彩的山水既有传统山水的云蒸霞蔚之古意盎然,又有恬淡悠然的画面意境,其中浸透着时代精神和对自然家园的眷顾与热爱。

猜你喜欢
张健美术家山水画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张健书法作品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张健书法作品集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会说话的树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