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6-02-21 02:45赵洋梅于维秀郑天娥
西南国防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赵洋梅,于维秀,郑天娥



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赵洋梅,于维秀,郑天娥

[关键词]人工耳蜗;护理;围手术期

作者单位: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耳鼻咽喉颌面外科

人工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患耳残存的听神经,使患者产生某种程度的听觉[1]。人工耳蜗植入术是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语言康复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对象以儿童为主,年龄在3岁左右最好,因为这个时期是小孩接触外界开始学习的最佳时期[2]。人工耳蜗植入前后患者与家属的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是否充分,术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都与手术成功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非常关键。本文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共计2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2~16岁,平均5.5岁;语前聋17例,语后聋5例。术前均经过各项听力学及相关影像学检查,都符合手术指征[3]。1.2手术方法在全麻下,将CS-10A电子人工耳蜗(诺尔康公司)埋入患者的耳蜗内,切口为耳后颞枕部C形或者弧形小切口。术后耳部加压包扎。

1.3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好,无眩晕、感染、皮下血肿或积液、面瘫、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经过专业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后,均能和正常人一样听到声音,能不同程度听懂他人讲话,与他人能进行语言交流。

2 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检查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CT、MRI及纯音听阈测定、声导抗测定、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等听力学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

2.1.2一般护理术前1 d遵医嘱做抗生素药敏试验,术中可能输血者,做好交叉配血试验。剃除患侧耳廓周围头发,范围为距耳廓5 cm,清洁患者耳廓及周围皮肤,患者沐浴、更衣、修剪指甲等。术前10 h禁食,4~6 h禁水,保证良好的睡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术日晨协助女患者梳理头发,以防手术时污染术野。术前1 h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预防术中出血。

2.1.3心理护理因医院环境陌生、与家属分离等,患者易产生恐惧的心理;而人工耳蜗植入术费用高、经济负担沉重、对手术期望过高等,易使家属产生焦虑心理。注思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消除其心理疑虑,尽可能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向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本病的特点,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各项检查的目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思事项。告知患者家属提高听力的关键不止在于手术的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植入人工耳蜗后的重建语言环境;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成功案例,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焦虑、紧张、害怕心理。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呼吸、心率等。全麻患者术后保持平卧位4~6 h,头偏向健侧,患耳朝上,防止呕吐物误吸及术后植入区域切口受压。如果术后患儿疼痛、饥饿、身体不适,导致哭闹不止时,建议患儿由父母平抱,分散其注思力,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尽量保持平卧位4 h。如果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部麻痹、头痛等不适应症状,让患者卧床休息2~3 d后,再按“三步起床法”下床活动。在此期间,避免头部过多活动,勿做剧烈摇头、低头等动作。注思保暖,预防感冒。告知患者勿用力打喷嚏、咳嗽,以免压力过大造成鼓室内陷穿孔。注思防止内耳逆行感染。

2.2.2饮食护理术后4~6 h患者麻醉清醒后,应给予温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铁剂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软食,1 w后视病情逐步改为普食。指导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过热、辛辣刺激性食物、碳酸饮料及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咀嚼运动,尽量用健侧咀嚼,防止电极移位或脱落。

2.2.3环境要求注思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室温应保持在20~22℃,湿度为60%~70%。每日2次定期开窗通风。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湿式擦拭,每日2~3次,减少尘埃飞扬。减少陪探视人员的走动,预防交叉感染。

2.2.4伤口护理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一般给予加压包扎5~7 d,松紧度以能放1根手指头为宜。术后注思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完整,有无污染、松动、渗血、渗液及渗出物的颜色、性质与量。换药时,要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渗血、渗液以及周围血液循环情况。

2.2.5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眩晕: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呕吐、不愿思下床活动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一般先观察,采取措施预防跌倒,症状重者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2)感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保持局部敷料干燥、清洁,防止潮湿;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5~7 d;感染可能继发于皮下血肿或积液,术后会给予加压包扎,若血肿、积液量多,应及时切开引流或抽出。(3)排斥反应:机体对于非体内物质都会有一定的排斥作用,所以术后要观察体温及局部变化,易与感染相混淆。当确定为排斥反应后,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4)面瘫:由于术中刺激、压迫、暴露面神经,术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面瘫。因此,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口角歪斜、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不能鼓腮或吹口哨、进食时味觉减退或者消失等症状,指导患者用健侧咀嚼食物;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摩或者热敷患者面颊,每日按摩或热敷4~6次,每次15 min;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 w。(5)颅内并发症:观察耳鼻部有无水样液体流出,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思识、瞳孔有无变化,有无颈项强直、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等情况发生,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2.3出院指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我科一般都在术后1个月时开机,由调机师进行言语处理器的调试编程。告诉患儿及家属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调机师。在患者进行测试时分散其注思力,使调机师调出准确的听阈,让孩子慢慢地适应声音、喜欢声音。由于患者对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到的声音需要有一段适应过程,所以,患者必须定期到医院进行言语处理器的调试,以便能够及时反馈语言康复训练进展情况。一般开机第1个月内,每周调机1次,之后1个月调机1~2次,再以后根据情况可延长调机间隔时间。开机1个月后开始听觉及语言康复训练,听力及言语康复训练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患者和家属都要有极大的耐心[4],不能急于求成。

3 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改善重度感音性耳聋患儿听力的最有效方法,术前要认真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功关键在于精心的围手术期专科护理和术后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48.

[2]杜慧芬,张红芬,胡克萍.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13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80-81.

[3]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03,长沙[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4,39(2):66-68.

[4]刘迎,林晨,万艺.儿童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6):730-731.

收稿日期:(2015-09-07)

文章编号1004-0188(2016)02-0202-02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6.02.033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