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农村中学练习评讲课中的应用策略

2016-02-23 07:16沈丽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沈丽

【摘 要】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练习评讲课的特点,研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并能改变练习评讲课的低效运行情况。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策略的研究有助于该活动有效地开展。本文就小组的划分及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和目前影响该模式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分享研究的结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 练习评讲课 小组合作学习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33-0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被引进到各种类型的课堂中,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想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中学练习讲评课中的应用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练习评讲课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老师能多讲就多讲,老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结果是这种呆板的教学形式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体验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喜悦,因此学习十分被动,语言运用能力差。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表现为: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相当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而新课标指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从互相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真正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新课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经过教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最实用的学习模式,尤其是能在农村中学的练习讲评课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当然以下教学策略的恰当运用是优质课堂的保证。

一、深入细致的培训是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前提

农村学校学生和老师都相对闭塞,对于合作学习可能会比较陌生,因此在分组前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老师要敢于放手,要舍得花大力气做好小组合作的培训工作;对于学生,教师则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上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是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合作是思想的碰撞,课堂上鼓励质疑,但杜绝顽固到底,在知识面前不讲输赢,只求尊重知识本身,要有求真求实的探究精神,需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探究情怀,组员之间要互相支持和欣赏,遇到分歧要合理地,建设性地解决。

案例:讲评课分为自查、讨论、板书、展示、反思五个环节。在笔者对学生的早期培训中,对讲评课的五个环节都作出具体的要求。在自查阶段,学生必須对自己练习的每道错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对自己的错误类型要心中有数。如果是单纯记忆错误的内容,比如单词,短语,固定句型等则要求学生马上对照课本纠错并及时记忆,然后由和自己结对的同学互相检查错题的批注等;在讨论阶段,要求组内三个英语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先通过合作探究统一对错题的认识,然后辐射到组内另外三个英语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在板书阶段要求写出组名,板书人的姓名,汉字或英语单词的大约5厘米高,每道题的强调部分要用红色笔突出;在展示阶段,要求展示学生小跑步到讲解位置,在讲解时台风要好,面对其他学生,声音大小合适,要有一定的肢体语言,内容上要求对习题本身进行讲解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或拓展,在展示结束时须有礼貌地询问其他学生是否有补充,对于未展示的同学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讲并做好笔记,如果有不同观点要发表的或学生发音不正确需要纠正的,须在展示学生展示完毕后举手,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在反思阶段,每个同学对自己的错题消化吸收,归纳总结以达到矫正的目的。

二、有效划分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合作学习小组之初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课堂表现、男女比例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优良中差四个层次的学生。组员搭配上要注意积极大胆的和沉默寡言的学生搭配;性格上活泼好动的与内向沉稳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各学科优势互补搭配。这样不仅有助于小组角色分工,也可以让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利用互补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组内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三、小组成员分工要在老师精心指导下完成

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学习活动效率和成败。教师慎重选择英语学习成绩好、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英语组长。再由英语组长选出副组长负责记录组内事务,并进行小小组的划分,选出小小组负责人,对组长宣布相关职责与要求,平时教师加强对组长的培训与引导。组内成员必须明确在合作学习时自己到底该做什么,怎样做。教师要帮助各小组进行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为了避免小组中由老师的“一言堂”变成个别学生的“一言堂”,老师要培训小组成员在每次的合作活动中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比如,有的收集练习题的依据,有的同学做好板书,有的同学做好最后的总结汇报,还要有同学做提升和补充等。老师制作一张学生参与合作学习贡献清单,简单记录每次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的贡献,老师经常查看,以便督促学生参与。这样能让每个同学都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从头至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之前

讲评课中,评讲的主要任务来源于本班学生的习作,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或测试题。对于教师,要及时准确的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选取信息要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对于学生,以学习任务为中心,将任务落实到小组,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完成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由此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全面批改习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易错、典型、多解的题目作为板书任务课前分配给各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和安排下做好组员分工,课前做好相关的板书和展示准备。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在评讲课中老师不但不能缺位,还要扮演好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要深入各个小组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疑惑并作好记录,学生合作过程中老师不断巡视,观察每个组的合作情况,调动合作的氛围,启发思考等,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前几分钟,老师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习题独立思考,自行纠错,在此期间老师注意巡视,禁止一切讨论,务必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讨论。然后,教师明确指定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小组个别性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各小组长组织小小组的负责人进行答疑解惑。学生可在小小组这个较小范围内,采取“1—1”或“1—2”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个别性问题。然后,班内共通性问题或典型性问题进行班内展示。教师把这些有待解决的学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安排组员积极思考、大胆展示,而其他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要求认真倾听,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三)鼓励和树立榜样

在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就本组探究结果进行汇报,对于需要提升和拓展的部分,需要老师进行补充,让学生对习题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纠错,而教师或小组长还需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再讲解。很关键的一点是老师要对探究过程中做得好的小组和小组成员进行表扬,起到鼓励和树立榜样的作用。

案例:内容为评讲九年级的英语复习测试。老师先阅卷并统计出错较集中的题。在课前把试卷发下去,上课的前几分钟让学生自己纠错,做好批注,对于自己仍然存在的疑惑记录在笔记本上,在此阶段禁止任何讨论,老师巡视监督;然后老师把阅卷发现的典型错题及探究任务通过投影展示出来,学生接受任务之后立即在组长的安排下展开探究活动,此时老师应该在教室内巡视,做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提醒参与不力的同学;在学生展示结束后做必要的归纳补充,比如九年级综合复习时,如果学生在动词的使用上出错较多,老师就应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总结,如果书面表达得分率低,老师就应对这类文章的写法进行指导,如果可能的话给学生几个练习题进行反馈;在老师补充完整后,让结对的同学对个别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互相抽查本節课的重难点的消化情况;在本节课结束前几分钟,老师要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小组和组员进行各种形式的肯定,对做的不够好的提出期望。

五、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运用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的能力。但在合作学习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英语合作学习的效果,对学生的时间精力等造成了浪费,大大降低合作的效率。

(一)早期培训难度大,培训内容不具体,规范程度不高

在农村初中学校中要选出几个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相对较难,因此在合作学习开始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越具体越好的培训。包括对组长们的多次反复培训,让组长善于管理本组,考核本组成员。对全班同学而言,培训涉及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记录探究结果,怎样汇报探究结果,怎样归纳补充等方方面面。

(二)合作探究之前老师给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充分

要想让小组合作活动从文本表象探究层面而深入到文本内核的探究层次,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让每个活动个体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禁止一切合作、交流、讨论、指导。合作学习前,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题必须独立思考,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才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增强学习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否则,在学生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容易被别人观点同化,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只有所有学生都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合作前对文本进行了认真思考学习,并有了个性认识之后,这样的合作活动才算具备了真正的探究意义。

(三)合作过程中组织松散,造成课堂低效

农村中学较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上对自身要求不高,听课习惯不好以及小组成员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统一,参与的不均衡性,部分学生会趁合作探究之机疯玩打闹,背离合作探究的初衷。

(四)评价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

全面的评价制度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竞争的良性循环,反之,则会削弱竞争的作用。

总之,对于目前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来说,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变呆板,沉闷的练习讲评课堂格局,在阳光课堂下,英语讲评课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英语讲评课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从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两方面来提高学生素质。要把该模式运用好,还需老师们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