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三阶段”教学法尝试

2016-02-23 07:51叶素文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叶素文

【摘 要】欣赏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至关重要。新课标强调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性,突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文章论述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欣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51-01

欣赏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至关重要。新课标强调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性,突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七——九年级的语文课本收进了大量的古诗词作品,难道这么优美典雅的作品就只让学生读读、背背吗?

笔者认为,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

1. 让学生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 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欣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陌生——了解——喜爱,从而步入诗歌这个神圣的文学殿堂,加大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文学者常说“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笔者不揣浅陋,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准备阶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品灿若星辰,因各种原因,我们的学生接触甚少。为了引导学生走近古诗词,七年级时,笔者就组织开展“古诗词摘抄”活动。起初由学生自由摘抄在课外接触到的诗词,每月交流一次,教师挑选其中的优秀作品在班上张贴,并对优秀摘抄者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激发积极性。接着要求全班同学每周背诵至少一首诗词(在张贴出来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再接下来进行分类摘抄。例如,要求学生按季节,分别摘抄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词;按作品描写的景物,分别摘抄描写风、雨、雪、月、花等景物的诗词;按诗词的内容,分别摘抄描写送别、思乡、爱国情怀、爱情、亲情等的诗词。一年下来,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诗词,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古人云:“厚积薄发。”个别学生还能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诗词。在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课上,有一道语言运用题,题目是:当你在困难中得到了父母的尽力帮助,你会怎样对父母说出你的感激之情呢?同学们正在议论的时候,班上的“小才子”梁铸安同学冲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父母爱我情。”这化用了李白《赠汪伦》的诗句,既精练典雅,又切题切情,答得相当不错。

二、感性认识阶段

笔者借用了读大学时古典文学教师的做法:利用课前五分钟,每次由一位同学上台介绍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要讲出诗词的大意,或借助想象和联想,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使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同学们对古典诗词已有了一些兴趣,而且手头上有很多材料,所以都跃跃欲试。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缺少了评析的常识和经验。于是笔者适当地作了指导,提示可从诗词的表现手法、作品形象、意境和思想感情等角度切入分析,特别要关注个别词语的应用效果。同学们表述的语言虽然有点稚嫩,但他们的参与热情鼓舞了笔者。—部分同学主动查阅了一些与诗词赏析有关的书和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同学都能感性地捕捉到诗词的文眼。

三、合作、探究、自主鉴赏阶段

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教材中的诗词由同学们来评析。评析的方式是由若干名同学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在课外搜集有關资料。往往是一位同学侧重从内容上作分析,另一位同学则从艺术特色入手,其他组员或介绍背景材料,或简介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互相合作,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如学习李清照的《醉花湖·薄雾浓云愁永昼》时,笔者就安排班上的学习小组成员负责评析。先由A同学介绍李清照的生平,接着由B同学简介写作背景,再由C同学讲解词的内容,最后由D同学负责评析词的艺术手法,重点对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进行了赏析。E同学还通过对《点绛唇》《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等词作一番比较,解读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当然,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作补充发言,也可质疑。当理解有分岐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取得共识。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做法,笔者认为非常难得。两年下来,这一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同学们在语言、语态,甚至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用语准确、语言流畅、表意清晰,神态大方,少数人见解独到。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而且大多同学都敢且都能上台来当小老师,学习能力和鉴赏水平都大大提高。

总之,学生的成长见证了笔者的努力,也是笔者继续进行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方法探索的动力。在探索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首先,要充分信任学生。当然,信任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其次,要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尝试;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让他们去体验;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去成长。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