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用“情境教学法”促进课堂高效

2016-02-23 16:34涂凡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境课堂实践活动情境教学法

涂凡娟

【摘 要】现在课堂教学讲求的是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指导,用教学艺术与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建构一个具有开放、创新的情境课堂,刺激学生学习的情绪,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在奇思妙想的境界中所展现出来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讨文本 情境课堂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20-01

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利用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创设出来的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知和感悟的一种生活实践表象比较强大的学习环境;它是教师把客观事物的现象采用教学手段展现在课堂的认知活动中,是有效地强化学生认知、学习的过程。是提高认识水平,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良好教学手段。

一、以情境导入为切入点,诱发激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到新的课程学习状态,这是一个教学活动良好的开端,将为激情、引趣起到前提性作用。其实,它是一个技能与技巧的问题,也是教师个性表达方式问题,还是素质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常用的方法很多,例如,猜谜法导入、设置悬念导入、以故事导入、诗情画意导入和多媒体创意导入等等,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导入,都要把握好课程内容的“切入点”和“兴奋点”,注重学生的知识、年龄和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刺激学生的情绪为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以情境发问为导向,刺激情趣

以学生所处的情境为基础,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探讨文本,去设计思维活动的过程,提出与文本、情境和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的问题,让这些问题具有探究性、比较性、开放性、梯度性、发散性、针对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互动与交流中,乐享学习活动中激情燃烧的那种情感碰撞感觉,实现挑战自我、挑战他人、挑战课堂和挑战老师的认知活动,把问题引向深入的思维活跃的开放性课堂。但是,老师对课堂的调控要把握好。首要问题是自身的素质与过程准备要做好,防止对问题释义之乎者也的现象出现,影响教学误人子弟,同时,让在座的贻笑大方;其次,要善于倾听学生对问题理解与学习指向,不要因为其他兴趣问题偏离文本内容,制造出知识教学活动过度地扩张现象,影响教学效果;最后,对问题要有技巧性地引导,不能采取遏制的手段,若让延伸的出来的问题戛然而止,造出课堂临时性的教学活动休克。总之,对问题创设既要有情境内涵,也要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二者必须相互融合,提高问题的质量。

三、以情境活动为指针,促进实践

课堂活动其实质就是教与学的互动,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以文本为基础,建构师生交往过程和互动过程的共同参与对话、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设情境化课堂活动,让课堂活动具有创新活动特质。首先,要构建具有刺激性的情境,绵延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具有合理性,给学生建立一个个“小的成功”感,完成学习的预期目标。其次,要建构渲染课堂活动氛围的因素,在学生困惑处有预备的活动展现,为学生心灵之窗开启赋予正能量。例如:在《游园不值》(小学语文五下)这首诗的教学时,以多媒体动画展示“叶绍翁在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百花竞艳的春天里,造访好朋友家”的情景影视画面,同时,给学生留下“你能在这段影视中看到了什么?这次的造访,作者的心情怎么样?用诗中的词汇说明。”情与景的结合,文本与问题的融合,学生将在感悟境界的唯美与梦幻中,觉察其中那种诗的浪漫与韵味,体会作者兴致在波折性变化中特有的微秒。

四、以情境联想为载体,激发创新

教学活动就是运用相应的方式和手段,把前人的经验通过各种渠道传授给未来人的过程。在科技时代的如今,课堂教学可以倚重多媒体或者实践活动,会有真知灼见聚焦创新的视野。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学性作品,让文本的东西获得重生,让生活的情境灵动再现,效果将把语言蜕变为一穷千里的“可耕可做”的“蓝天”。例如:教学《黄山松》一文时,我特别从互联网上下载和制作了“黄山松”这一奇特的情境教学课件,重点展示“黄山松”生命力这种以“根”的生长特点、松树的奇特长势姿态为感悟视角,展现其固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彰显的品格魅力。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艺术特点,以身临其境的感悟为出发点,创造性想象“黄山松”还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品质,你从中发现了多少?引导学生给予“黄山松”一文进行续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想象能力。

五、以情境练习为手段,提高语言能力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从情境化出发的练习活动,就是教师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为前提,深挖文本的语言环境色彩,在掌握其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精炼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构思水平。例如,学习了《黄山松》一课,让学生明晰作者的描写手法,在重点观察某一处花草、树林景致所聚合出的景象,抓住所处在怎样位置上的“直立、茂密、色彩、庞大或者形状构成等”所固有的特点,模仿、运用“比拟、比喻、命名”等有效手法,让性格化与人格化彰显,去写自己的观察与感悟。达到学以致用,练以秀文的目的。

总之,教学理念需活力,教学方式需开放,课堂改革重在價值取向。把握好“基本点”,让教学应学生需要而“变”,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发”的灵性促进教改,提高质量;以魔幻般的生活情境走入课堂,促发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中创造出奇妙的景象。

猜你喜欢
情境课堂实践活动情境教学法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课堂的路径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
角色扮演在初中音乐情境课堂中的研究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课堂创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