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实现高效阅读

2016-02-23 21:04彭斌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彭斌

【摘 要】阅读习惯的养成直接牵系到以后的语文的学习和阅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听读、学读、阅读和品读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段阅读 阅读习惯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39-01

在生活快节奏、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习惯决定命运”更成为至理名言。对于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为重要。文章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小学语文低年级段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问题。

一、听读——激发兴趣

对于一、二年级小学生而言,汉字认识的不多,让他们自行阅读是不太现实的事。所以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以拼音和识字为主,将阅读教学束之高阁。一节课40分钟,2-3个拼音字母教学,虽然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但教学内容难免有单调、乏味之嫌。而在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偶尔给学生一个小插曲——听读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每一节课之前,教师提前走进教室,手捧一本书,或者故事,或者儿童绘本,或者动漫杂志,孩子们会感到好奇,“老师又看到什么好听的故事,好看的书了?”于是,会期待老师给他们读一段。然后,把这节课读过的书放在教室里的书架上,课间自然会引去很多小朋友,他们会一起翻阅一下,讨论、交流故事中的人或事,甚至也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讲一讲、说一说,并且,也会根据老师读所听到的内容,再根据图片内容而猜测汉字的读音和意思。

经过半个学期的听读的训练,拼音教学也告一段落,逐渐认识汉字,随着汉字量的增加,学生的自主阅读就可以开展。而对于这段时间的听读,学生不仅养成听读的习惯,也养成了如饥似渴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为以后的阅读迈开成功的一大步。

二、学读——培养习惯

“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朱熹有句经典的话: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读”是由“听读”过渡到“自主阅读”、“学读”的关键。这个过程也急不得,自主阅读也不能激进,先由拼音学得好的学生,课前、课后阅读,课堂上代替老师读,让这些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这个听读的过程,既可以提高读书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更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更加激发阅读兴趣,使读书成为习惯。另外,听读的学生也会不断萌动要表现的欲望,课后也会多读,以寻求"当小老师"的表现机会。教师逐渐在读与听读之间,注意角色的转变,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阅读的快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要读”、“我会读”。

三、阅读——形成习惯

继“听读——学读”之后,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阅读教学。经过了“听读”到“学读”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逐渐接触阅读课文。而此时的阅读教学,教师们往往走进一个误区——识字、认字为主,忽略了阅读方法的引导,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习一篇阅读文章前,首先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以《磨菇该奖给谁》为例,谈谈阅读方法的指导。

1. 借助于拼音识字。克服生字障碍,是阅读的第一大关。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毕竟认识的字不够多,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一课都有5个以上的生字,这些生字的解决是阅讀的核心部分之一。如这篇课文中的“提”“练”“参”“乌”“比”“加”等,对于这些生字,让他们自己根据拼音而识字,并试着组3-5个词语,这样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指导中,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如让他们在阅读文章找到生字词,如《蘑菇该奖给谁》,可以让他们画出一些生字词,如蘑菇、临走、嘱咐、得意、参加、骏马、冠军、奖品等。再让他们给文章标注出自然段落,圈出生字,画出新词和佳句,画出喜欢的句子。

(二)小组合作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学生们难免不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合作阅读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如《蘑菇给讲给谁》的课文中,“最大的蘑菇奖给了谁”的问题,学生们轻而易举能找到答案,而对于“为什么”的问题,多数学生不能细心阅读和彻底理解,他们也不会明白,在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最大的当然该奖励给跑得最快的,所以他们会有疑问。对这个疑问,可以让学生们相互讨论交流,集思广益,教师也可以在讨论之后“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恍然大悟。

品、评——提升阅读品质。

学生们阅读兴趣形成,习惯养成,方法掌握后,提升阅读质量是阅读教学的宗旨。因此,应注重“品读”和“评价”的能力的提高。“品读”和“评价”,关键在于教师的问题的设计,对于低年级段的小朋友来说,怎么品、品什么、如何评都需要老师的引导。

如对于《蘑菇该奖给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白兔为什么“得意”?小黑兔为什么“难为情”?小白兔比赛的对手是___,小黑兔的对手是___,兔妈妈把蘑菇奖给了___,因为___敢和高手比;高手又是什么意思?指什么?你认为兔妈妈的奖励办法正确吗?你要是兔妈妈的话,把蘑菇奖励给谁?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培养他们抓住关键信息阅读的能力,也培养他们敢于表达、善于交流的能力。

总之,阅读是人不可或缺的素养,爱读书、会读书,体现一个人的基本语文素养。教学中,教师应循序渐进、“授之以渔”、提高阅读能力和方法等,让学生从书中汲取营养、积累语文素养,提高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