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6-02-23 07:59
小康 2016年3期
关键词:雪糕雾霾小康

专家点评

对于雾霾反思的反思

包晓峰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

2015年入冬以来,北京遭遇了又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甚至启动了最高级的红色预警。 更有报道称北京此次雾霾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历史上著名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3日之后的一周时间里,伦敦经历了严重的烟雾污染,由此原因直接导致4000人丧生,伦敦市区的能见度低至零度,伸手不见五指。

且不论此次北京雾霾和伦敦烟雾事件是否具有可比性,雾霾在近几年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是不争事实。每逢入冬,关于雾霾的报道无一例外成为各级媒体的主要关注对象之一。 这似乎也成了一种“新常态”。《小康》杂志一月号的两篇文章:《北京治霾:一场刚刚开始的战役》及《雾霾下的互联网+课堂》构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逻辑结构,可以称之为对于这一“新常态”的极佳诠释。一方面治霾之路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在漫长的治霾过程中,我们该做的是怎么样调整思路和行为习惯,以应对“新常态”下的新形势。

时至今日,对雾霾消息的传播应该由信息传播向知识传播转变。传播是一项必须履行一定功能的社会活动。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正式将传播功能定为: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国内很多媒体, 尤其是地方媒体,往往片面追求了传播效果而忽略了传播功能。举例而言,对于大面积雾霾产生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莫衷一是,乃至出现了一些类似于中国人炒菜重油是城市雾霾罪魁祸首的奇葩论调。 当普通市民对于真相感到扑朔迷离时,很容易会把目标对准政府和机制。《北京治霾:一场刚刚开始的战役》一文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论证很好地传递了雾霾知识,令人信服地描述了治霾的艰巨性。《雾霾下的互联网+课堂》虽然没有给我们一个治理雾霾的有效之道,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在短时间难以抗拒的恶劣环境中,作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所应有的态度:从容,不抱怨;积极,不等待。

小康微博互动

@小康杂志社:无需抵押即可贷款的网贷企业不止陆金所一家,许多P2P平台都放出了这样的“狠话”。

@重庆土包纸:借钱容易还钱难!

读者观点

希望蓝天快回来

我一直是一个海外读者,我的老家在北京,时至春节,回北京来看亲朋好友,谁知道刚下飞机,就被北京的雾霾呛到了,第二天开始咳嗽,每天出门见到周围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在一路南下去深圳的过程,高铁上也看到窗外有很多城市受到了雾霾的困扰,通过小康杂志的封面报道,了解了很多关于雾霾的现状、治理和对策,学校停学,医院的病人增多,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努力,希望蓝天尽快回来。

——纽约 于兆丽

记者手记

互联网企业的小康故事

《小康》记者 于靖园

自从杂志开启了小康故事这个栏目,我就开始关注互联网创新企业的小康故事,近三个月,采访了许多家互联网企业,涉及教育、定制、饮食等,这些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借用了互联网的便捷,但是又一步一个脚印,在线下做得认真仔细,丝毫不忘记自己是一个创新企业,不仅力求创新,还力求产品与众不同的质与量。

我接触到了为了食品安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雪糕企业,他们拥有创意,创新了几十个不同的口味,还和大型公司合作做活动,让新鲜甜美的雪糕进入到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我还接触到了高端鲜花定制企业,创始人的目的很简单,只是希望给身边忙碌的人生活中多添加一丝色彩、新鲜、活力。

他们的初衷都很简单美好,看到身边的人过得不快乐、不幸福,于是就尽自己微薄之力创造令他们快乐、幸福的环境,新鲜的花束与果汁,不添加防腐剂的雪糕,最快的生鲜送达服务,令人向往的自由行,关注心智健康的儿童心理教育……

这些企业有的为了节省成本只在写字楼地下租了三个车位用木板搭建起一个工作室,还有的从包装、服务、运输都亲力亲为,他们大部分是80后,年轻,有梦想,觉得再不做自己想做的就晚了。

同为80后的自己,感触很深,即将全体迈入30而立大关的80后,确实到了而立的时候了,沉稳下自己的心境,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建自己独有的小康故事。

猜你喜欢
雪糕雾霾小康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脆皮雪糕好好吃
疯狂雪糕“战”
雪糕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