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与提升研究

2016-02-24 10:49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设计

陈 荔

(福建江夏学院 教务处, 福建 福州 350108)

●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与提升研究

陈 荔

(福建江夏学院 教务处, 福建 福州 350108)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征,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存在诸多问题.结合质量管理理论,从思想认识、质量管理、指导力量、配套支撑四个方面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与提升系统体系,从而全面有效控制与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 控制与提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我国迫切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培养精英人才这两个目标下实现平衡发展,而本科毕业论文就是检验两个目标是否达成的“试金石”.[1-2]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高校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其质量直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征.

然而,近年随着高校扩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普遍存在:选题空洞宏观,脱离社会和生产实际;内容空泛,论据不足、缺少实际调研或实验等一手资料,论证分析不充分、缺乏说服力;论文格式不规范;不同程度的抄袭、剽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因此,如何控制与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保证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3]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高等教育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借鉴质量管理理论进行管理,促进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主要受学生、指导教师、管理、教学、图书馆资源、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资源等方面影响,其中全校师生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思想重视程度是先导要素,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完善是关键因素,指导力量是否强大雄厚是必备要素,支撑体系是否完善夯实是基础要素.因此本文结合质量管理理论,分别从思想认识、质量管理、指导力量、配套支撑四个方面构建由上而下金字塔形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与提升系统体系,从而有效控制与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见图1:

图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与提升系统体系

1 加强全员思想认识

1.1 学校领导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目的意义

ISO9000:2000中,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第二条就是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一定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4]因此,学校领导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的重视对全校师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对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性,明确毕业论文(设计)功能定位,在整个教学工作体系中给予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重要地位和足够重视,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要求,确定有效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目标和改进计划,围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督促教学管理部门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提高师生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视.

1.2 建立全员性、全程化、全方位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观

ISO9000标准认为:“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5]全面质量管理本身就是要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因此要建立全员化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观,促进全体师生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同时,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流程环环相扣、各层面相互关联,如选题质量即影响全文质量,全校师生应树立全程化、全方位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观.

1.3 多维度各方面宣传,加强各层级思想认识与重视

既然质量决定于组织的全体人员,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就必须不断地对全体师生进行质量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各层面的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在管理上能掌握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管理方法,并有高度的操作水平,这就需要通过培训或开会等来开展质量教育.

在学校、学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各层级召开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不同层面充分认知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意义,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树立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意识,了解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合格的严重后果,加强思想认识,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明确教务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指导教师职责,通过组织开会或文件通知对其管理方法、流程程序、标准要求等进行质量教育.

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适当介绍毕业论文(设计),并传授相关知识;学校将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成册,陈放于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毕业论文(设计)专栏,供学生阅读借鉴;定期举办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展览,并邀请教授专家讲解;开设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宣传专栏,使学生尽早了解毕业论文(设计).

2 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体系

2.1 过程管理

引入ISO9000“过程管理”理念,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先后顺序,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划分为15个质量控制流程环节:前期准备、命题选题、制定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调研实习或实验实践、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评阅、质量检查、抄袭检测、答辩、成绩评定、归档、总结.其中,选题检查、中期检查、质量检查、抄袭检测、答辩这5个环节是重要控制点.通过对各质量控制流程环节实现严谨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尤其针对重点环节严格控制,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2 组织管理

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设计)组织管理体系是控制与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施执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教学校领导的领导下,实行校、学院(部)、系(教研室)三级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安排、指导、协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估和总结,开展经验交流推广等活动.各学院(部)负责审定本学院(部)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指导教师,确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和质量要求,组织安排检查和答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毕业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各系(教研室)负责组织选题和开题报告,具体安排检测、质量评价、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2.3 监控评价

建立毕业论文(设计)监控评价体系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监控与评价,是控制与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关键.学校制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评价办法》,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管理、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各学院和系(教研室)据此进行自查,自行发现问题自行整改.学校组织有关专家根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评价办法》对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反馈并督促改进,通过监控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3 强化指导力量建设

3.1 加强指导教师师德建设和思想认识

学校通过宣传教育、管理制度等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加强指导教师师德建设,培养教师良好学术风范,提高其思想修养和学术素养,使教师真正重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与实习实践、实验相结合,对于不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或所指导的多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低下等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惩罚.

3.2 提高指导教师业务水平

建立健全导师培训机制[6],通过加大运用培训、进修、绩效考核、沙龙讲座等多种手段的力度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水平、外语水平和指导水平.同时,注重提高指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尤其是许多要转型为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更要制定相应的人事制度,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本学科专业的实习实践和生产活动,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行业一线调研学习、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踊跃申报或参与横向科研课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争取获得发明专利或研究成果,提高教师自身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同时提升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

3.3 建立指导教师合作机制

(1)定期召开研讨会.指导教师共同讨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使指导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动思考、形成共识、共同提升.

(2)创建导师组.导师组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实行强弱搭配,以强带弱,使弱变强,共同提高指导水平.让学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资深教授带领和指导科研能力较弱或指导经验不足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方向不够吻合的指导教师,从而提高指导教师们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弥补部分指导教师对某些选题不熟悉不专业的缺陷,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3.4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内培外引”工作

加大培养教师力度,采用培训、进修、聘请校外专家上门指导和讲学、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借助经验丰富年长教师的作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适当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从而带动指导教师学术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聘请相邻高水平高校同专业高水平教师或校外相关行业的科技带头人兼任指导教师,既增强师资力量,又可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提供较强的学术和实践氛围,对本校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具有经验交流、借鉴启发的意义价值.[7]

3.5 严格控制指导教师指导人数和资格

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严格审查指导教师资格,助教不得独自担任指导教师,对一些学术能力弱或责任心差或往年指导效果差的教师尽量不选聘为指导教师.

4 健全毕业论文(设计)配套支撑体系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仅与学校的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思想重视程度、组织管理情况、指导力量建设有关,还与其他很多方面存在关联,需要切实提供充足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相关教学经费,保障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和质量提升,并从软件、硬件方面健全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与提升的配套支撑体系.

4.1 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坚持奖惩相结合,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广大师生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的积极性,约束师生轻视毕业论文(设计)的行为.

(1)建立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奖励机制.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对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赠予《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给予奖金奖励,以此激励广大师生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2)结合评价机制进行奖励.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为一项占比较高的重要评估指标列入二级学院的教学检查和评估中,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评价结果与指导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奖金发放相挂钩.对组织管理优秀的院系、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把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表现与其评先评优、职称(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福利津贴等方面相关联,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表现与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发放、评优评先、就业推荐等相关联,从而激励全校师生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努力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水平.

(3)实行责任追究制或惩罚机制.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较差的院系、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问责.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过关或涉及抄袭作假等的学生,坚决评定其成绩为“不及格”,严格要求其不准毕业;对其指导教师给予通报批评或追究教学事故相关责任,甚至影响职称评聘等,从而引起指导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高度重视.[8]

4.2 妥善处理就业(考研)、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之间的关系

(1)合理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对考研初试和复试时间、当地人才招聘会时间、公务员考试时间等进行梳理,尽量错开这些时间点对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节点进行合理安排.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时间前移,延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要求学生结合第6学期暑假专业实践或社会实践,提前思考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于第7学期提前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工作,学生可利用第7学期寒假初步形成毕业论文(设计)框架或部分初稿;第8学期结合毕业实习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毕业论文(设计),保证有效的工作时间,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积极建设融实习、就业、毕业论文(设计)于一体的实践基地.学校争取和本地区行业内排名靠前较具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学生以能留在该单位实习工作为荣,实习表现优秀的学生可直接被录用,从而妥善解决学生就业和实习的关系.同时,学校还可对历年毕业生就业单位和就业想法等进行调研,了解哪些既是学生愿意就业、容易就业、职业发展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可将其发展为实践基地,提高在校生实习过程的就业成功率,使之成为实习与就业一体的实践基地.与此同时,实践基地配合学校有机结合安排实习时间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根据企事业实际情况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引导学生实习过程中对毕业论文(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探索,企事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实习不仅不影响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反而有助于毕业论文(设计)贴合实践生产需要,使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妥善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之间的矛盾.

(3)鼓励学生提前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研究.鼓励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为毕业论文(设计)做准备,提前收集并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明确大体研究方向,或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学科竞赛等进一步研究,或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基础上展开研究,或提前开展社会调研,或提前进行相关实验等.

4.3 完善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知识培训体系

(1)开设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培训讲座和选修课,教授学生文献搜索、阅读、引用、综述的方法,文章论证分析方法与技巧,研究方法与工具,论文规范排版,英文摘要翻译,创新方法培训、科研计划设计和实施,PPT等多媒体知识,图纸绘制或数据计算等专业软件使用方法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2)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元考核方式,多布置课程小论文,锻炼学生论文撰写能力.

(3)尝试开展学年论文,根据年级布置要求不同的学年论文,把完成各学年论文作为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资格审查的一项内容.[9]

4.4 建立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建立充裕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加大开放共享力度,构建灵活有效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科研育人平台机制,为学生结合实验、工程实践、实习等实践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供有力保障.

4.5 提供丰富便捷的图书文献资源

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需要,进一步丰富图书和文献资源,尤其是外文文献资料,充分涵盖学科专业知识需求,建立便捷的借阅查阅机制,建设先进方便的电子阅览室和电子系统,科学优化图书馆管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理论知识素材方面为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坚强后盾.

4.6 深化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使学生重记忆、轻思考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互动式、练习式、问题探究式、训练与实践式、读书指导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

(2)改革授课内容.课前安排多本教学相关书籍供学生预习思考;课堂上讲授多流派知识观点,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课后安排开放式思考论述题作业供学生思考写作.

(3)采用灵活开放的考核方式.少考核死记硬背的内容,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减少标准化、客观化考核,增加文字性论述、论文考核方式;减少单个知识技能的考核,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加大对学习过程包括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实验报告、社会调研报告等成绩的考核比例.[10]

(4)强化实践训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参观、认知、见习、实习、实训、模拟、调研、社会实践、实验、竞赛等实践性环节,多举办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为学生撰写高质量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基础.

(5)加强科研锻炼.在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和科研所需的素质能力.学校资助学生科研立项、科研竞赛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提供多形式科研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设学术讲座,使学生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氛围,拓展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兴趣与积极性.

[1]李培根. 高等教育还需面向什么[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4—6.

[2]张欣.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99—101.

[3]尤建新, 周文泳, 武小军, 等. 质量管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袁经勇. 浅谈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认识[J]. 中国勘察设计,2001,(9):19—22.

[5]百度百科.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xCred61Q4MQcJRAOjnhHHzE71BQ1wLUnHay9mtNFT5ACe6GnWTZ

2n3Is4eMYUt7x3fYdjrf92gWNAzz87rmxa.

[6]张惠典. 地方本科高校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 (11):123—126.

[7]刘波粒. 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7 (7): 89—90.

[8]朱义强, 李静, 刘玉龙, 等.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的研究与实践[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 (12): 108—111.

[9]谢丽霞. 大学生考试作弊动因及对策研究[J]. 前沿,2006 (8): 55—57.

[10]叶云飞.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46—46.

Research on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of undergraduate thesis(design)

CHEN Li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Fuzhou 350108, China)

Undergraduate thesis(design) is a reflec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undergraduate thesis(design) quality exists many problems. Combine the theory of quality management, from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quality management, guiding force, matching support four aspects to construct the system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design)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control and improveundergraduate thesis(design) quality effectively.

thesis(design);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2016-08-16

福建江夏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与提升研究》(J2014A004)成果.

陈荔(1984— ),女,福建莆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G642.477

A

2095-7408(2016)05-0100-05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质量设计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质量投诉超六成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