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地膜的利弊及可持续利用方法初探

2016-02-25 22:39范天赐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4期

范天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田地膜的定义、沿用历史、种类和利弊的分析,初步探讨农用地膜作为田地衍生物对作物生长及农业发展的影响。农田地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废弃地膜对农田造成的危害却不可忽略。本文从探讨这一对立关系出发,分别从优点及缺点两面阐述了农田地膜的利弊,并从中国农业发展现状,提出防止及清理废弃地膜的方法,最终引起大家对农田地膜的关注,为农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田地膜;使用利弊;清理防治对策;

1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据调查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20亿亩,然而农民在栽种田地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农田废弃物,例如农田地膜、农药玻璃瓶、塑料瓶、塑料袋等白色污染,这些废弃物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削弱了土壤的耕种能力,影响美观。在其中,尤其以农田地膜、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废弃物对土壤各种理化性能影响较大。

地膜覆盖技术自二十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以其保温、保墒、保土、增产等显著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称之为农业中的“白色革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使用地膜已成为确保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是地膜覆盖技术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危害。研究农田地膜的优缺点及其防治清理措施将扩大农田地膜的适用范围,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收益。

2 农田地膜的定义及种类

地膜是农业耕作时常用的一种工具,地膜的化学本质就是石油化工产品聚氯乙烯产品。经过多次多地的实地测验结果,确定了地膜适合于在中国推广使用,其对中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我国是一个地膜覆盖栽培大国,截至 2014 年,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已经达到1500万平方米,地膜使用量达到1000万吨,地膜使用技术已经覆盖新疆、黑龙江、陕西、甘肃等高寒冷凉、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40多种农作物,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因此,科学有效地使用农用地膜,同时加强残留地膜的防治与回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田地膜的种类:1.无色地膜:具有保温保墒功能,可明显提高地面温度,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加速土壤有机质的腐化过程,提高肥效,保水抗旱,促进作物早熟、高产。2.银灰地膜:除有普通地膜的增温、增光、保墒及防病虫作用外,能反射紫外线,有明显的驱避蚜虫的效果。此外,增加地面反射光,利于果实着色。用于夏季蔬菜栽培,可降低地温。3.除草地膜:除有一般地膜的增温、增光、保墒及防病虫作用外,还具有防除田间杂草的功能。包括含化学除草剂的地膜和有色地膜。

3 农田地膜的优点

农田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温:农田薄膜功能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允许短波辐射透过,另一方面它又阻止长波辐射透过。太阳光主要是短波辐射,因此,白天阳光穿透地膜为土壤加热。同时农田地膜有利于保墒,盖地膜后,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除此之外,地膜能减轻土壤板结,盖膜后还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和流失。由于以上优点,地膜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膜栽培比不覆盖的提早5~7天成熟,增产30~50%。农田地膜还可以改善植株周围的小气候,在塑料棚或温室内栽培时,地膜还会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因而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4 农田地膜的缺点

4.1 对土壤的危害

水分渗透量因农田地膜等废弃物残留量增添而减少,因为农田地膜为有机化合物,对于水有阻挡作用,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从而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使得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另外,残余农用地膜影响土壤结构等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

4.2对作物的危害

由于农田废弃物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必然形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具有垃圾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难降解白色垃圾把隔离则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查阅已有权威资料: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5.17%,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棉苗死亡1.19,子叶期棉苗死亡3.08,现蕾期推迟3~5天。株高降低6.7cm~12.9cm。

4.3对生态的影响

由于回收农田地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地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地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地膜等白色垃圾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形成“视觉污染”。同时地面露头的农田地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等家畜误吃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5 防治及清理地膜对策

目前处理农田地膜的方式主要有:焚烧、人工捡回、再次利用。这三种方式人工劳作强度大,对环境及农田造成的影响巨大。所以我们必须探求一些新方法来防治及清理农田地膜。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农业局等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此方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认清农田地膜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只有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才能形成防治残留地膜的根本基点,为以后进一步清理地膜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现在,新型材料形式不断现世,一些新型地膜具有功能强、强度高、回收简便的优点,为了循序渐进的消除残留地膜,应推广使用这种新型材料以配合现在的需求及提高现代化水平,同时为了提高农民使用新材料的信心,当地农业局应先试点采用,再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助,加速新型材料的使用;第三,为了清理粘连在泥土中的残余地膜,应研制高效率的地膜清理机,普通的清理机常采用搂膜式或滚筒式,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取长补短,研制新型清理机。

参考文献:

[1] 何会文.农田残膜“白色污染”将终结[J].天津日报,2010.

[2] 张德奇,廖允成,贾志宽.旱区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N].干旱地区研究,2005

[3] 张学军.残膜分离与输送装置的研究[J].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