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西学中用”的第一个版本

2016-02-26 19:38张国刚
南风窗 2016年4期
关键词:象数徐光启及第

张国刚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徐光启(1562~1633),上海人,明崇祯朝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其科技名著《农政全书》写进了中小学历史课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这样一个内阁辅政级别的高官,在梵蒂冈的档案里,却是一名归化了的基督徒,教名Paul,中文名字叫徐保禄。

徐光启归化天主了吗?法国学者谢和耐就不相信,我也不完全相信。那么,如何理解“徐保禄现象”呢?

徐光启生长的16、17世纪的江浙地区,已经不再完全封闭。西洋人在马六甲的活动、在澳门和珠三角地区的经营,带来了新气息,传教士就是深入内地传播新气息的使者。徐光启万历九年(1581)中秀才,二十五年(1597)中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及第。总体而言,科举功名是比较顺利的。

中举之前,徐光启赴广东韶州任教,就结识了耶稣会士郭居静。1600年,进士及第之前,他在南京与利玛窦有一面之缘,并于进士及第前一年,即1603年受洗入教。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理”,给利玛窦的论著作序推介。1616年的“南京教难”,徐光启挺身而出,作《辨学章疏》,不仅为耶稣会士说情说理,进而提出要全面翻译“天学”书籍,“凡事天爱人之说,格物穷理之论,治国平天下之术,下及历算、医药、农田、水利等兴利除害之事,一一成书”,若其中有内容荒谬悖理,不足劝善戒恶、易俗移风,可以即行斥逐,“臣与受其罪”。他还举出历史上的例子,秦穆公用西戎的由余,佐助秦成霸业;金日磾来自西域之子,成为西汉的名臣。苟利于国家社会,何论远近呢?

显然,徐光启始终用务实的态度对待西方宗教与科学知识。明朝末年,由于利玛窦规矩的影响,儒耶之间并没有表现为严重的信仰冲突。天主教的意义,对于他而言,主要具有补益儒学,修身做人的实用功能,不具有宗教信仰的意义。

徐光启说利玛窦的天学“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另有一端“别为象数”。大者为修身事天的道德、宗教,小者为格物穷理的哲学、科学,其“余绪”则为象数。无不可以补足儒学在道德和政治层面、科学技术、个体救赎问题方面的短板。

《二十五言》是继《交友论》之后,利玛窦编译的一部伦理箴言集,内收二十五则短论,故取名“二十五言”。利玛窦自称,该书 “只谈人内心的修养”。1604年徐光启为之作《跋》。徐光启感慨万千地说,“百千万言中求一语不合忠孝大指、求一语无益于人心世道者,竟不可得”,归根结底,徐光启仍是在儒学的框架内接受和容纳西学,通过借取他认为切实可行的天主教道德体系, “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

在他眼里,天主教道德规范,因借助一种外在理性的监督,能迫使人实现约束内心,传教士的夸张性宣传,使他深信西方因尊奉天主教,而成为一片无悖逆叛乱的乐土。他比其他士人更热衷于以这种虚幻的西方乐土,补益儒学之不足。徐光启早年受阳明心学影响,而在思想中留下基于善疑的开放性,利玛窦附会古儒,以拒斥、批判佛老二氏和宋儒,这与徐光启拒斥佛老,痛恨明末空疏、虚浮的学风很相契。

徐光启除了肯定“其教必可以补儒易佛”,特别推崇的是其“格物穷理之学”,“凡世间世外、万事万物之理,叩之无不河悬响答、丝分理解,退而思之穷年累月,愈见其说之必然而不可易也。”“格物穷理之中,又复旁出一种象数之学。” 包括物理、数学、几何等,“大者为历法、为律吕,至其他有形有质之物、有度有数之事,无不赖以为用,用之无不尽巧妙者。”徐光启自称“生平善疑”,接触了天学之后,竟然到了“了无可疑”的境界。对于身为科学家的徐光启来说,对于西学中科学技术内涵,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完全可以理解。

总之,徐光启是中国接触西方文明后,第一个设想通过引进“天学”,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人,是张之洞等洋务派主张“西学中用”的先驱,是“中体西用“的最早版本。

猜你喜欢
象数徐光启及第
以象数扫落象数
论钱澄之以《易》理为旨归的易学观
从河图浅述人体的气机升降理论
中国易学象数对越南阮朝都城顺化的影响
ABSTRACT
试论徐光启对明代科学逻辑的新构建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
你知道“几何”的由来吗
徐光启的军事改革思想
希望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