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关注“法官跳槽”背后的法治生态

2016-02-27 02:23朱永华
领导文萃 2016年4期
关键词:跳槽公平正义体制

朱永华

日前,39岁的法官张伟将辞职信和工资条发到网上,引发了人们对“法官跳槽”这一现象的关注。受制度规定的约束,法官跳槽必须要等到满2年之后才能在“人脉资源地”做律师,独立担任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据了解,很多企业喜欢招跳槽法官做法务工作,高的能拿到50万的年薪。

更显而易见的是,法官跳槽之后选择到企业去做法务是“双赢”,企业可以利用离职法官的审案实践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寻找法律政策“缝隙”,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违法的最低风险。而对离职法官而言,企业法务工作的身份不但可以让原有的人脉资源保持延续,更可以让资源得到新的“滋润”。两年期满后,不仅可以做律师让这种人脉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聘用其做法务的企业与其之间更形成了新的且坚固的利益链条。

法官跳槽时下成为了一种“热”,确实非常值得警惕,这一方面表明法官的职业尊严与其收入出现了失衡;另一方面更折射出我们法治环境不容乐观,尤其是法官本身人脉资源的积累受到商业企业的青睐,并且还能成为“好律师”的成功资本,更折射出我们社会存在诸多不良的“法治生态”。而反过来,利用任何人脉资源说到底,都是对法律公平正义的侵蚀,都是透支法律的公平正义。

显而易见,一些法官跳槽并不单纯是这些法官个体的价值追求甚至职业神圣感出现了问题,恰恰相反,是他们已经不甘心在这种法制生态环境下再继续与有悖法治的某些体制做博弈。因此,我们更应当通过法官跳槽的表面去分析我们法官队伍所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不断探讨和改革体制和机制中的某些弊端,健康我们社会的法治生态,让法官不仅能够享有与法律同等的职业尊严,更能让他们的判决都定格在天平正中心。

(摘自中国青年网)

猜你喜欢
跳槽公平正义体制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忙着跳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