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刘洋:别人眼里的“猪太郎”

2016-02-28 01:50何君林尹有江
农村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刘洋太郎野猪

何君林 尹有江

马刘洋:别人眼里的“猪太郎”

何君林 尹有江

马刘洋参加中国西部农交会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甚至荣耀。一个名叫马刘洋的人,因为创业养殖野猪成功,便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耀。2012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2013年当选“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4年被农业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共同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佳青年农民”,并荣获“重庆市五四青年奖章”。

——题记

在地处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的重庆市忠县双桂镇龙桥村,你看到的不只是农家小院的炊烟,不只是成片的柑橘林以及久负盛名的“莲花柚”,你还将看到一种很特别的东西——野猪。尤其令人惊奇的是,你看到的不是一头野猪,而是成百上千头,仿佛这里有一支由野猪构成的队伍。

当然,这些野猪不是生长在丛林中,而是生长在圈棚里,属于人工养殖的牲畜。

这些不属于丛林的野猪,生性凶猛暴躁,村民们看到都躲着走,但在那个名叫马刘洋的青年人眼里,它们都是乖巧的宝贝。因为,马刘洋养野猪已经近10年了,他也因此获得了“猪太郎”的称号。

从校园投奔野猪栏让他挖到“第一桶金”

1982年出生在龙桥村的马刘洋,虽然生在农家,却天性聪明好学,且志向远大,打小就渴望以后能上大学,干出一番事业来。

上大学的梦想其实并不遥远,1998年初中毕业的马刘洋,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业,并以优异成绩于1999年考入四川外语学院成教分院,2000年2月又任院学生会主席,让同学们羡慕不已。那个时期的马刘洋,可以说是意气风发,激情满怀,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踌躇满志。

马刘洋参加中组部农业部培训获得优秀学员证书

康复后的马刘洋,看到陷入困境的父母,心头备感沉重。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生病造成的,自己是家庭走向贫困的罪人。此时的他已无心学业,只想着如何为父母做点什么。显然,呆在大学里什么都做不了,只有走出校园到社会打拼,才能有所作为。于是,经过反复思考,马刘洋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举动:放弃学业,退学创业,尽早赚钱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创业?对于18岁的马刘洋来讲,过去也只是在想象中瞎琢磨过。当他真正面对社会,想要创业的时候,才意识到过去的想象是多么苍白无力,才真正明白什么叫现实。起初,他只能在重庆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打工养活自己,跟梦想中的创业毫不沾边。这显然不是马刘洋想看到的,他内心始终有个声音在喊叫:你必须赶快创业,赶快赚钱!

但到底该怎么创业?又到底该做什么才能赚钱呢?在一次聚餐上,马刘洋平生第一次吃到了鲜美的野猪肉。就在那一刻,他灵光乍现,瞬间迸出养野猪的念头。在他看来,野猪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符合现代人崇尚健康绿色的饮食理念,肯定有市场。

说干就干,马刘洋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的山上,租了一间废弃的牛棚。因为缺钱请不起人工,他只能自己动手买来河沙、水泥,把70平方米的废牛棚改造成一大一小两间屋子,大的当猪圈,小的当自己的卧室。随后,他就从北方引进了20头野猪崽,看到这些活蹦乱跳的野猪崽,他心头升腾起满满的希望。

有希望就有激情,就不怕苦、不怕累。为了节省开支,2吨多的酒糟料,马刘洋硬是一个人从公路边背到养猪场。而且,每天早上6点半,他就起床去坡上割猪草。经常在半夜的时候,他还会条件反射地从床上爬起来,到一墙之隔的猪圈查看一番,生怕这些野猪崽会出现什么状况。

虽然他小心翼翼,但意外还是发生了,野猪崽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焦急中,马刘洋请教老兽医、询问种猪场、上网查阅资料,才弄清了原因。原来,野猪食量不大,正是他的过量喂食,导致了小野猪被胀死。如此惨痛的教训,虽然让马刘洋很伤心,却没有让他崩溃,而是在挫败中站了起来,继续前行。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些存活下来的野猪崽,在马刘洋的精心照料下,第一年就赚钱了,让他挖到了“第一桶金”。再经过随后几年的摸爬滚打,他不仅成了养殖野猪的行家里手,而且养殖规模也不断壮大,并积攒起一笔财富。这时,马刘洋又萌生出新的念头,他想回自己的家乡养野猪。

(1)情报信息机构科技在服务于创新领域的工作过程中,其知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2013年前总体呈上升态势,并在2009年和2013年达到高位,之后其文献发表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表明近几年情报信息机构在知识服务领域的研究活跃性降低。

看到父老乡亲的笑脸心头备感欣慰

当初退学创业,父母坚决反对。这次马刘洋又要把歌乐山上已经风生水起的养猪场卖掉,跑回老家来办养猪场,父母同样不情愿,主要是担心他摔跟斗。用父亲的话说,你在歌乐山上干得好好的,干吗要跑回来重起炉灶呢?龙桥村的人从来就没养过野猪,连野猪长什么样都没见过,你跑回来干什么呢?

对于父母的担心,马刘洋能够理解。但他更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正是因为龙桥村没人养过野猪,才有养殖野猪的空间。虽然父母不那么情愿,但看到他信心满满的样子,也只能任由他跑回来“折腾”。事实上,父母心里也很清楚,当初连马刘洋退学都没能挡住,又怎能挡住他跑回来养猪?再说了,办养猪场也算是做正事,谁又敢说他不会成功呢?

2016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颁奖仪式

父母不再阻挡了,也就没人能挡住马刘洋。他把前几年养猪攒下的钱,全部拿出来在龙桥村租地,办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野猪养殖场。对于养野猪,马刘洋已是轻车熟路,现在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从歌乐山转回到自己的老家而已,该怎么养还怎么养。事情确实跟想象得一样顺利,养猪场一办起来就步入了正轨,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照马刘洋的话说,野猪比家猪的食量小,虽然只能长到七八十公斤,但肉质好、有口碑,80%提供给酒店等固定客户。

生产经营稳定,投入产出态势良好,按说马刘洋可以守着这个养猪场过安稳赚钱的日子了。但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有大梦想的人。这不,他又开始琢磨扩大规模了。在他看来,小打小闹只能过小富日子,只有大打大闹才能过大富日子,还能带动周边乡邻过上富日子。

当时,忠县正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积极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显然,马刘洋赶上了好时候,他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响应号召于2009年成立了重庆猪太郎农业股份合作社,准备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自己养野猪是一回事,带领乡亲们养野猪却是另一回事。要知道当地的村民从未养过野猪,必须得让他们真正切切地认识到养野猪是增收致富的好途径,可以挣钱发家才行。马刘洋很清楚,这些邻里乡亲都很朴实,他们只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据此,马刘洋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免费送猪仔、免费培训技术、免费打针喂药,再全部回收。

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的野猪养殖场作为基地,作为大本营,采取“基地+农户”的饲养方式,把仔猪免费送给养殖户饲养,等长到50公斤以上后,再回收到基地。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降低养殖难度,二是可以保持野猪的野性。而且,回收的野猪并不是马上出栏,还要进行改善饲养,等到野猪各项指标达标后再出售。

在马刘洋这里,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绝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加入合作社的村民除了养野猪挣钱,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赚钱,就连帮基地割青草一年下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能赚钱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实惠就有吸引力,于是,愿意加入合作社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38户,养殖农户416户,2015年出栏生猪3500余头。

每次把钱发到社员和养殖户手中的时候,看到那一张张因满足而乐开花的笑脸,马刘洋备感欣慰,甚至有一种成就感。他欣慰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欣慰自己总算对乡亲们有所帮助,欣慰自己对脚下这片土地有所贡献和回报。

一块老腊肉延长产业链增添了底气

看到自己的野猪养殖规模不断壮大,看到自己从当初的“光杆司令”变成现在统领一支颇具规模的野猪养殖队伍,马刘洋心头的感慨可想而知。每次巡视猪舍,看到成群的野猪挤着向前,哼叫着要吃的,他就像看到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样,瞬间生出一种亲近感。

其实,马刘洋的感慨,远不止因为自己从小打小闹到现在的规模化养殖。他的感慨还有情感和家庭方面的因素。想当初,一个人在歌乐山上创业,由于整天在猪圈里转,身上难免有味道,当时的女朋友觉得他从大学生变成了带着怪味的猪倌,很没面子,便提出了分手。可以说,因为养猪,让他失去了曾经美好的爱情。不过,同样因为养猪,他又收获了新的爱情,还结婚成了家。如今,他女儿已经5岁了,一家人可谓是其乐融融。尤其让他欣慰的是,女儿特别喜欢和小猪仔玩,妻子也不厌恶。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美好,让人心满意足。但干事业往往没有这么简单,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是奔跑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路上。事实上,马刘洋就遇到了新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把自己辛辛苦苦养出来的野猪卖出去。

如果只是养几头野猪,要卖出去一点都不难。但一年养几千头野猪,要卖出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产品就是这样,往往是生产不难,但销售难。马刘洋的野猪养殖基地也不例外,随着出栏量的提高,销售难题便紧跟而来。

销售问题不解决,出栏再多的野猪都是白搭。为销售自己的野猪,马刘洋成天都在外面奔波。以前的老客户没问题,都知道他的野猪1年才长到150斤,而饲料猪4个月就长到200斤,因此都认可他的野猪肉肉质好,品质有保证。但老客户毕竟有限,消化不了那么多的野猪。那就广开渠道,到超市试一试。然而,他兴冲冲将野猪肉送入几家超市,结果进场费太高,野猪肉定价也被抬高,根本卖不出去。

本来,按照传统思路,通过直接销售生猪给屠宰场即可,但大量的生猪出栏加上销售处处碰壁,让马刘洋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要真正做大产业就必须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什么是产业链?简单地讲,就是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养殖生产没问题,但怎么加工?加工成什么?有一阵子,马刘洋被“加工”这个词纠缠得不可开交,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随时随地都在琢磨这事。有一天,埋头走在路上正琢磨加工这事的马刘洋,猛然抬头看到村里人家门口都挂着腊肉,心头豁然一亮,心想或许可以把野猪肉做成熟食,延长产业链。

以前没有搞过,那就动手去搞。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他先后拜访了忠县畜牧兽医局、忠县农业委员会及西南大学等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了解深加工流程及相关技术,为降低合作社风险,他决定通过代工模式深加工猪肉产品。在考察了15家食品公司、经过3个月的研发,以野猪肉为原材料的系列休闲食品成功面世。

从单一的生猪到加工出系列产品,无疑为解决销售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添了底气。马刘洋很清楚,像肉类这种持续性消费产品,最好是减少中间环节,才能让消费者得利。于是,他主动拥抱互联网,建起了网络平台,宣传、销售自己的野猪肉。为了做推广,他还注册了“猪太郎”商标,同时开展全国招商加盟。

通过网站,“猪太郎”系列野猪肉食品销售到了贵州、四川、云南、湖南、广东、福建、湖北等地。同样值得庆贺的是,这些野猪肉加工产品还先后成功进驻忠县及重庆各大超市和特产店。2015年,仅“猪太郎”系列产品销售额就达到600万元,社员户均再增收4000元。从养殖到加工的转型,从销售难到广受追捧畅销,马刘洋又一次成了胜利者。

马刘洋、“猪太郎”,将二者放在一起念,给人一种莫名的和谐感。“我的名字听起来像‘马牛羊’,受苦受累的命。但是我倒也不怕苦、不怕难,命硬。”正是抱着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马刘洋走出了一条先苦后甜的成功创业之路,演绎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如今,他沿着自己开拓出来的路,正继续向前奔跑。

马刘洋参加中组部农业部培训为大家现场讲解

(责任编辑:刘晓)

E-mail:liuxiao317@126.com

猜你喜欢
刘洋太郎野猪
孤独是基本条件
萌萌的小野猪
A class of two-dimensional rational maps with self-excited and hidden attractors
又见刘洋
从暴走战士到西瓜太郎
刘洋作品
刘洋 藏石欣赏
智慧的野猪
野猪受骗
「舞姫」の研究——豊太郎の二つ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