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

2016-03-01 01:37杨雅芸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杨雅芸(贵州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论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

杨雅芸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当代传播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传者—受者的二元结构,形成了双向复合的传播局面,预示着全媒体时代传媒发展的新走向。在这种背景下,新闻记者要转变社会角色,成为“事实真相的传播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跨媒体传播者”,同时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新闻记者应追求事实、维护社会公平和观察媒体信息反馈,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维护媒体的声誉和国家形象,推动新闻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事实真相的传播者;维护社会公平;传播正能量

受传播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影响,当代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传受二元结构关系,形成了一种双向复合的传播局面,所有大众均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这预示着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事业中的重要职业,在这种媒体环境中仅仅从自身结构的角度出发,看重传者自身的行为和结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自身放在社会信息的接受者角度来审视传播效果。普通大众使用传播媒介的便利性和普遍性局面,对记者的传播行为及记者职业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同时大众对专业记者所采写的信息持不信任态度。要改变这种窘境,就要转变记者的社会角色,重新认识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弥合大众与专业记者之间的鸿沟,使新闻传播行为成为影响当下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同质化极其严重,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对信息的采集和信息内容的制作均显现为在某一个有限的社会空间中的重复传播。这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信息事实难以辨认,大众容易产生误读,当与某一信息相关的异质性信息传播之后,大众很容易对大量的同质化信息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再简单。仅仅以道德标准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判断,显然不能满足大众了解事实真相的需求。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要进行重新定位。

首先,新闻记者要成为“事实真相的传播者”。新闻从一产生就强调坚持客观报道,以事实为基本出发点,毫无疑问这是新闻活动的根本。然而,随着新闻传播活动与商业性行为结合,新闻的“客观性”总是被经济利益所挟持,以追求吸引眼球为卖点,通过夸张事实、删减事实、歪曲事实等方式来博得大众的接受和再传播。在全媒体时代,所谓图片阅读、数字阅读、视频阅读等多种接受方式的存在,新闻报刊从销量向点击率转变。夹杂在众声喧哗中的新闻信息,真假难辨。同时,在同质化信息社会,坚持传播事实真相,是有效规避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的最佳方式。在大众整体文化水平提高的当今社会,人们不缺信息,但缺乏真实客观的信息。媒体作为人的延伸,是以弥补和完善人在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不足、满足人们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目的而出现的。但是,新闻与广告、影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传递事实真相,严禁虚假捏造的事实,传播事实真相成为新闻活动的“命门”。因此,新闻记者应重新认识传播事实真相的重要性,还大众以真相,以赢得大众对专业媒体记者的尊重。

其次,新闻记者要成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自转企改制以来,新闻传播机构集团化运营模式将商业利益视为首要利益,而将社会效益及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淡忘。新闻记者也在新闻机构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消极怠工”现象,即为了完成稿件而采集一些失去社会观察力的无关痛痒的事件。在全媒体时代,更是将新闻转载或改写视为天经地义,同一篇稿件内容,换个标题或换个传播平台就刊载,目前网络新闻其中的重灾区,大量文不对题的垃圾新闻充斥在网络世界中。而且网络新闻记者的整体素质偏低,错字、别字、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乱用等诸如此类的现象随处可见。在这种传播乱象中,专业记者要秉承社会舆论引导者的角色,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和细致的观察来采集能反映特定时空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良性发展。

例如,通过对大量的社会决策与社会现实的公开报道,对目前社会所关注的政府与民众关系、国家与地方关系、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关系、政治与经济关系等众多领域进行观察,对社会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突发问题、最近进展等如实地报道,从而引导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避免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的虚假新闻到处流播。记者是社会的瞭望者,是社会良知的代言人,其所采写的信息在不违背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应敢于指出是非曲直,而不是随波逐流,混淆视听。因为全媒体时代的舆论问题,既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公众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话语实践,是一种公开化的社会诉求。但是当不合理的诉求产生并传播的时候,专业记者要及时做出引导,对有碍于社会正常运转的现象进行调节。

再次,新闻记者要转变成为“跨媒体传播者”。全媒体时代,跨媒体传播成为一种新型传播模式,其早期是以规避竞争风险而形成的媒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但在传播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中,它又演化为传播活动内部的一种必然选择。在当前,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微博、微信,智能移动终端等共同成为大众传播的载体,其物理的科技属性与信息的消费属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随时随地发布新闻信息成为可能。从这个层面讲,跨媒体传播技术使个人成为跨媒体传播者变为现实。在这种媒介环境中,专业新闻记者责无旁贷地应熟悉和掌握各种新媒体之间的传播方式,并践行于新闻活动中。

跨媒体传播在信息播散中的多元性、碎片化也容易使新闻信息成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断裂碎片。从接受者的角度看,这类信息有一定的可观性,但缺少新闻事件的整体呈现,碎片化信息表面上以传播速度极快著称,然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这种碎片化传播模式最终将导致信息之间的舛误、抵消甚至对抗,并不利于实现“延伸人”的全面功能,容易导致受众产生对“速度”追求的激情而忽视信息真相的有无。因此,专业新闻记者在使用跨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

总之,媒介环境及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促使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也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既符合时代的需求,又与新闻活动在当前受到的冲击紧密相关。

二、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所谓的社会责任,指扮演某一角色的个人或角色群体,对构成角色关系的其他角色或角色群体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及社会义务。就记者而言,其社会责任是通过社会观察来关注时代的变化,反映时代的脉搏。“新闻记者把人们不知道的掩映于暗处的新闻事件传送给了人们,为人们提供着众多的信息……新闻记者不仅有相当大的自由权和主动权,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那就是为社会守望、对社会负责。如果说所有的职业都有其道德规范,都要考虑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那么新闻职业更加如此。”[1]新闻事业一直是党和国家整体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员,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员、人民的宣传员,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鼓舞,其实质性含义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

在全媒体时代,中外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无处不在,无事实真相的垃圾信息更是铺天盖地,如果受众不加分析,就很容易产生误判,以至于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作为新时代的新闻记者,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除了要坚持党和国家的基本宗旨之外,更应该身体力行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第一,追求真实。真实性与客观性有联系,也有区别。真实性是基于事件发生的过程而言,存在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是事件以客观现场和访谈对象陈述的方式显现的内在机理。而客观性是相对于新闻采编活动现场的客观呈现而言,很大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在我们的新闻活动中,大多数新闻记者将客观呈现的样子等同于新闻真实,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差别,导致许多新闻活动有事实而无真实可言。在全媒体时代,大众话语狂欢的消费方式和碎片化非理性阅读使得以真实性为基本的新闻价值丧失。

要扭转这种尴尬的局面,新闻记者就要到新闻现场全面了解事件的原委,而不能片面截取采集的信息制作新闻内容,否则对事件的真实性具有致命的毁坏作用。同时,这种对新闻信息的处理方式不能消除大众通过不同途径对提供的事件的质疑之声,对新闻记者的声誉而言,也会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因此,应排除主观经验,全面采集信息,依据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客观处理信息内容,还大众以真实、合理、可信的新闻信息,则成为当前新闻记者重要的社会责任。

第二,维护社会公平。在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传播机构的官方地位,新闻传播机构无一例外地必须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监管,这与党和国家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巨大贡献紧密相连。因此,新闻也有“党的喉舌”之美誉,坚持党性原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闻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党所代表的是千千万万民众的利益,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历史主流,是我国长治久安的坚强后盾。因此,我国的新闻活动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紧紧地融合在一起。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受商业利益的诱惑,有些新闻记者违背了这个前提,以维护少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采集新闻信息,成为“金钱的奴隶”,成为少数领导彰显个人私欲的“奴才走狗”,严重违背了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滋长社会不公行为。这不仅不是坚持党性原则,反而是以破坏党的形象、毁坏党的声誉为前提的新闻“无作为”,对新闻事业发展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

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中,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必须领悟党和国家的文件精神,以维护社会公平为己任,在敢于传播真实的基础上,反映社会广大民众的心声,体会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的大局面,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第三,观察媒体信息反馈,传播正能量。全媒体时代,民众与官方、私媒体与官媒体、专业媒体与商业媒体之间相互博弈,站在局外难以判断孰是孰非。当作为新闻记者应保持冷静,抛弃个人成见,观察媒体信息及其反馈,及时作出判断,以敏锐的洞察力来分辨是非曲直,平息无谓的争执和无根无据的讹传,传播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以积极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希望的新闻信息影响最广大的社会民众。

要传播正能量,前提是新闻记者自身要有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不为名不为利,观察当前的社会发展变化,公正公平公开地撰写有深度、有内涵、有时代标志性的新闻信息。同时,要敢于揭露社会中存在的假丑恶,张扬真善美。

总之,全媒体时代,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及其历史使命要发生转变,以应对虚假的、破坏社会公平的、不健康的信息的流播,及时遏制其不利影响。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变革对新闻活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它是把双刃剑,需要正确对待。在同质化信息和无事实依据的信息到处漫延的传媒环境中,新闻记者应成为事实真相的传播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熟悉跨媒体传播的技术人才,在新闻实践中规避大众的质疑,彰显专业精神。新闻记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发生转变,要辨别新闻真实性与新闻客观性的异同,追求新闻真实,在争取理解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维护社会公平、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及时掌握媒体信息反馈,以公正公平公开的职业操守传播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急需的正能量,维护媒体的声誉和国家形象,推动新闻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181-182.

作者简介:杨雅芸(1985—),女,新闻学硕士,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贵州民族大学校级课题“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及社会责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XJS028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017-02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
全媒体时代早间电视新闻栏目的困境与突围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