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霾报道”的新闻图片特征分析

2016-03-01 01:37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期

雍 莉(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关于“雾霾报道”的新闻图片特征分析

雍 莉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摘 要:近年来,“雾霾报道”数量越来越多,新闻摄影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传播方式,新闻图片借助画面、色彩等表现元素再现新闻现场,激发和释放了图像叙事的巨大威力。[1]本文基于2015年末最近一次雾霾爆发,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的新闻图片为分析文本,对“雾霾报道”的新闻图片进行特征分析。总体而言,“雾霾报道”的图片力图着眼全局,真实展现雾霾场景,同时关注民生,重视雾霾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图片颜色基调多为冷色调,与文字、版面协调配合良好。但要完善“雾霾报道”,仍需挖掘细节,拍摄出更多打动读者的作品。

关键词:主流报纸;“雾霾报道”;图片特征

2015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北京空气持续重度污染,11月27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29日又将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这是2015年首次启动该预警级别。连续五天的雾霾使得媒体刊载了大量雾霾图片,可以看到,新闻图片在此类环境议题的叙事和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新闻图片对于新闻事件的叙述和传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使“事件”与“叙事”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首先,图像先天的视觉效果极易吸引受众注意,相较文字而言更为直观,具有视觉文化下激活社会公众围观的先天优势。其次,图像是事件的“瞬间凝固”,代表事件发生的某一状态,新闻图片能有效传达事件信息。最后,图片形象是固定的,新闻图片讲求真实性,即使进行多次传播,图片内容也可以最大程度抵抗外部意义对画面信息的入侵。[2]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两份报纸均为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主流纸质媒体。据统计,就本次雾霾事件,《中国青年报》在12月2日整版进行报道,共刊登三幅图片。《新京报》在11月29日至12月2日连续四天头版头条进行报道,共选用十四幅图片。两家报社都花大篇幅进行“雾霾报道”,其中选用的新闻图片更是值得研究。通过分析可知,“雾霾报道”图片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雾霾背景下戴口罩的市民,强调人物与背景的配合,一方面以灰蒙蒙的北京城作为背景,展现雾霾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突出在雾霾天气下,使用各种方式抵御雾霾的人们。第二,雾霾天气下的典型建筑和街道,着重于展现雾霾期间的真实场景,其中还选用了同一建筑不同天气的对比照片。第三,交代雾霾带来的显著影响,如交通管制、学生室内做操等。纵观本次“雾霾报道”的新闻图片,在报道雾霾事件的同时,也呈现出自身特色。

一、着眼全局,展现雾霾真实场景

环境污染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此次雾霾爆发更是触及人们的敏感神经。在新闻事件报道中,图片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手段,向受众展示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图像的视觉形象带着天然的叙事能力和冲击力,因此在本次“雾霾报道”中,媒体无一例外地侧重于“图片叙事”。[3]

“雾霾爆发”这类环境污染事件,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区域,可能涉及一座或多座城市。此类议题的新闻摄影图片需着眼全局,不逃避不遮掩,客观展现事件发生的大环境。目前所刊登的多幅新闻图片中,绝大部分是展现大场景的“雾霾现象”,侧重于传递环境污染事件的巨大影响。与一般摄影不同的是,雾霾图片更着重于展现空旷场景,场景越是空旷,没有建筑物或者树木的遮挡,越是能清晰地分辨出空气质量。在各类雾霾图片中,背景画面占据大部分,由于空气的颜色明显呈灰黑色,所以图片所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这类吸引公共注意力的图像,能真正有效地传达雾霾信息。

二、关注民生,展现雾霾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媒体报道环境污染事件目的是展现其带来的危害,传递客观信息的同时警醒世人。城市环境污染与生存在其中的市民息息相关,从各类“雾霾报道”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它们非常重视人的生存状态。图片中人们继续着日常生活,不同的是,他们都用“口罩”或者“防护面具”进行呼吸保护。虽然是日常的生活场景,但是会形成一定的戏剧冲突性,如戴着口罩打电话的人们,菜市场捂得严严实实买菜的大妈,在景点戴着口罩亲昵拍照的情侣等等。虽然所有场景都普通寻常,但是可以明显看到雾霾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这样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闻摄影在展现雾霾背景的同时,抓住各类生活场景,直观呈现雾霾的影响。虽然相较于人物摄影而言,人在图片中的地位有所弱化,但是图片中人物的设定增加了摄影的鲜活性和叙事性。新闻图片着重展现人们在雾霾中的呼吸保护措施,多从中景或全景展现人物形象,因为要和雾霾环境相配合,所以没有过多展现人们生活的具体细节以及抓拍他们的表情神态等特写。

三、版面协调,使用大幅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

从排版中可以看到,本次“雾霾报道”注重图片的版面协调,同时使用大幅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例如,《中国青年报》12月2日在第三版“特别报道”中整版介绍雾霾事件共刊用三幅图片,并且分别搭配不同的新闻报道。第一幅图片“男子戴口罩街头等公交车”宽度占据版面四列,位于主标题之下,十分醒目;第二幅“市民雾霾天气逛早市”的图片搭配“环保部督查组彻查雾霾”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抚民众、稳定民心的作用;第三幅图片为“竖式”,正好搭配最后一个短篇报道,和前面两幅图片在布局上形成呼应。图片排版错落有致,在安排上比较紧凑且相互呼应,重视了在版面上的视觉轻重关系。

与《中国青年报》不同,《新京报》的图片编排更加活泼鲜明。《新京报》在11月29日至30日将雾霾作为头条进行报道,虽然报纸头版并未刊载相应图片,但在具体版面上则采用大幅图片进行展现。29日图片宽度占据四行,30日图片更是占据了五行之宽,版面大小与图下两则文章篇幅相当。12月1日至2日,《新京报》将雾霾事件作为头版图片,且在具体新闻版面中更是大胆启用多幅图片,配合数据图像进行创新编排。总的来说,1日、2日的图片均居中靠上编排,布局紧凑,其中不同大小图片相互配合。多幅图片的集中展现,有利于新闻事件的叙述与传达,试图全面展示本次雾霾带来的各类影响。

四、冷色基调,传递凝重压抑氛围

图片的色彩基调与人心理情绪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新闻摄影的不同色调能够传达不同的情绪,可恰当表现图片氛围,让观者产生联想。[4]雾霾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而冬季的色调本就不像其他季节那么绚烂多彩,雾霾的爆发更使得冬季色彩单调沉重,显得画面更加沉郁萧瑟。

“雾霾报道”的所有照片均为冷色基调。一方面由于雾霾影响空气质量,气体的颜色为灰黑色,而背景色占据图片的大部分,所以整体基调就多以灰黑色为主;另一方面,冬季的北方城市色彩较为单一,虽然人们可能身着艳丽服装,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衣服也不再鲜亮。图片更多展现的是人们在雾霾天气下各种呼吸防护措施,透露出一种小心翼翼的生活状态,使得图片整体传递出一种凝重压抑的氛围。

五、图片符合报纸定位,与报道题材、内容相配合

新闻图片所传达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报纸的风格,《中国青年报》作为党报,风格相对严肃庄重,而《新京报》作为都市报,风格更为前卫活泼。

《中国青年报》直接表现市民生活,如本次报道的三幅图片中,摄影主人公分别为“等公交的上班族”“逛早市的大妈”“北京天坛穿着古装的工作人员”,他们代表了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普通百姓,同时也覆盖了不同的年龄层,力图展示北京人的真实生活场景。图片配合报道《雾霾吞噬的那五天》《环保部督查组彻查治霾“漏洞”》《如何治理区域性的污染输送》,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新京报》选择的图片则更为生动独特,如“雾霾中骑车人‘全副武装’”“雾霾中戴着口罩亲昵的情侣”,画面生动形象,选取人物独特鲜活,让人过目难忘。另外,“学生室内做操”“交通管制”等照片,直接展现雾霾对于人们生活造成的不便以及应对措施,而选取“同一地点遭遇雾霾前后对比”,画面信息一目了然,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要远胜于单一照片。《新京报》全程关注事件动态发展,更有助于事件的全面展现。

总体而言,“雾霾报道”的图片力图着眼全局,真实展现雾霾场景,同时关注民生,重视雾霾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图片颜色基调多为冷色调,与文字、版面协调配合良好。虽然雾霾爆发时间短暂,本次“雾霾报道”图片着眼全局,已经能够较好传达事件全貌。但要完善“雾霾报道”,仍需挖掘细节,拍摄出能真正打动读者的作品。这样对于事件的传达,将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郝丽,黄丽.新闻图片叙事的特征及效果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27-128.

[2]肯尼思·科布勒.美国新闻摄影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7-259.

[3]卜新章,李培林.“读图时代”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J].当代传播,2003(3):47.

[4]张继渝.试论色调的表现及应用功能[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54.

作者简介:雍莉(1991—),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