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纪录片创作如何达到“真、善、美”的融合
——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

2016-03-01 01:37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北京100024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真善美

葛 畅(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北京 100024)



浅谈当代纪录片创作如何达到“真、善、美”的融合
——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

葛 畅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北京100024)

摘 要:近几年来,中国纪录片正改变以往曲高和寡的状态,向贴近观众艺术审美追求的方向发展,这为我国沉寂的纪录片市场创造出新的发展契机。尤其是2012年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可谓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在微博、微信等各种舆论场里都可以看到对其如潮的好评。与传统纪录片“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不同,《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以美食为主的类型纪录片,以其所蕴含的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哲理,引发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豪,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理想效果。短短七集纪录片带给我们的感动是深远的,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之下,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真、善、美”的艺术作品呢?笔者将以此纪录片的第一季节目为例,浅谈当代纪录片创作如何达到“真、善、美”的融合。

关键词:真善美;纪录片创作;《舌尖上的中国》

一、弘扬“真、善、美”是当代艺术创作的最高价值诉求

“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尺度。在当今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之下,“真、善、美”的说法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已成为艺术创作领域的最高价值追求。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以认识功能为中心的真、善、美的统一是艺术美的功用和目的。他指出:“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1]因此,艺术创作者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也应当无一例外地自觉坚持这个根本的尺度,发挥自己服务人民和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实现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真是善与美的基础,人们不仅要有勇气面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还要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这将有利于人们更加坚定地走向善与美。善与美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最高追求,艺术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领域和一种方式。[2]坚持“真、善、美”三大尺度的有机统一,大力弘扬“真、善、美”,也是时代赋予艺术创作崇高的价值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道:“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近几年来,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在艺术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此,我们必须认真把握艺术创作的道德尺度,努力提升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在新时期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使自己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既在思想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和认可,这样才能使作品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树立精品意识,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应是今后文艺工作者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求真”——“真”的再现

(一)反映“真实生活”

纪录片的内容是记录真实发生的事,创作者从中选取表现的视角与价值的取向,以表达其情感和审美。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影片的最大特征,也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通过表现真实发生在社会历史当中的事件,能够引发观众的心理共鸣,从而达到一种令人震撼的观影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当中的事件叙述和情节发展都是通过那些美食的制作者,即普普通通的人民群众来进行的。他们在叙述自己平常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成了片中记录的主人公,同时参与了影片的创作,使影片能够围绕他们的生活、美食、思想进行主题的提炼与升华。纪录片中所反映的美食和故事,就是来自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特别是生活中那些勤劳善良、朴实智慧的劳动者。这样的信源给人一种朴实的信任和真诚之感,即使是单纯的语言和画面表述,也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性。

(二)投入“真情实感”

真,还体现在创作者在进行拍摄和制作的过程当中,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与拍摄对象或事件在情感上融为一体,才能通过画面将所要传达的信息与情感准确表现出来,以情感人。

《舌尖上的中国》的主创团队在拍摄的过程当中,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无比繁华的大都市探寻到大山深处的小村落,在拍摄各种美味佳肴的同时,更记录下了美食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整部片子从内容到形式,从主题到细节都别具一格,突破了以往纪录片的创作形态,从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丰富的画面资料加上用心写作的文案,使声画交融得十分和谐,在充满了温度和温情的旁白解说中,观众能直接感受到创作者通过画面中的美食想要传达出的深刻的人文感情,在直指食物美好的内核的同时,也直达人们的情感世界。

(三)坚持“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

在纪录片创作中,要把握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二者之间的度,用符合创作规律的方法做好两种“真实”的融合。

虽然《舌尖上的中国》的画面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但是每一个镜头其实都是经过精心处理之后展现给观众的。例如,片中使用了大量的景深镜头和细节镜头,这种视觉效果不是我们平常肉眼所能看到的。通过艺术手法的真实表现,从微观层面上展现出了美食形态之美,食物的材料、质感、形态、色彩通过细节镜头一览无余,给予了观众最直接的视觉享受,也能够引发观众对美食的向往和无限的想象。在影片的画面呈现上同时观照了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在音画结构和剪辑节奏的搭配中注重轻重缓急的韵律感和韵味感,使片子的整体风格既清新舒缓又活泼自然,如中国的写意画一般,在行云流水的创作中展现出自然的秀美勃发与人类的敬仰之情。

三、“扬善”——“善”的表现

(一)展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从老庄到道家都侧重于“天道”或“自然之道”,孔孟儒家更加注重的是“人道”或“伦理之道”。天、人统一于“道”,这个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3]可见,人道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更蕴含了关于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在取向和行动上的深刻哲理。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讲述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但是它表现的重点其实已经超越了美食本身。影片中的每道佳肴是“形”,而“道”则体现在美食与人、美食与社会、美食与自然的关系上,最终体现的是人类孜孜不倦寻求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永恒话题。通过影片的美食展现,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是如何因地制宜地供给自己的衣食住行,从食物一个小小的方面,揭示了中国人在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渗透了较强的人文关怀,整部影片镜头的中心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创作者在一种平等的理念之下,对劳动人民的生活给予多方位、多角度的拍摄及选材,从而传达出本片对劳动、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的尊重和感恩,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选取动人的“平民视角”

平民视角即选取普通民众作为影片主人公,表现出他们对周围人物、环境和社会的看法与观点,从而表达出纪录片独特的人文关怀。

《舌尖上的中国》各集的主人公,如挖藕人圣武、采松茸姑娘丹珍卓玛、看管竹园的老包等,都是生活在你我周围的普通民众。选取他们作为影片的主角,即代表了本片所要表现的正是千千万万个正在为祖国、为社会奋斗的中国人这个整体。观看这部纪录片的人,也正是片中的主人公——这种叙事主体的选择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使故事的讲述可感可信。在节目播出之后就有网友表示,看到片中主人公们无怨无悔地忙碌劳动、辛勤工作的画面,就不禁想起了自己老家的父母和亲人,情到深处不禁潸然泪下。

四、“弘美”——“美”的传达

中国传统美学的“形神”关系,在强调形神统一的同时,更加侧重于“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因此,艺术作品的创作,尤其是纪录片的创作,欲达到“美”,就要将“形式之美”和“内蕴之美”统筹兼顾,实现受众视觉和心灵的双满足。不能过分看重“形”的塑造,这样做会显得过于华丽或空洞,易使其缺乏“神”的审美愉悦;也不能过于强调“神”的部分,否则容易造成曲高和寡,缺乏了“形”的可观赏性。[4]能否准确把握好“形神”之间的关系和两者的平衡点,是艺术作品能否达到审美要求的关键所在。

(一)“音画共融”的形式之美

《舌尖上的中国》画面的拍摄既精致又大气,搭配上对白、旁白、音乐音响等声音元素的恰当使用,使整部纪录片充满了人文艺术意味,在纪录片的形式之美上可谓达到了极致。例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头,镜头画面行云流水地略过了高山林海、湖泊岸边,此时的旁白解说词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 ……”灵动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主题音乐穿插在画面与解说词中充当背景,既在直观上展现出了祖国自然的秀丽与壮美,又使人们透过画面感受到了食物来源地人杰地灵、食物制作者心灵手巧的深层含义。精致大气的画面、温暖动听的解说与优美舒畅的音乐,巧妙地营造出了本片的意境,使观众仿佛穿梭于历史与现实、近邻与远方之间,经历着一场奇妙的时间旅行,营造出了一种美妙的人文艺术效果。

(二)“神形兼备”的内蕴之美

“神”的塑造与体现,主要通过片中普通民众的行动、话语来进行传递,这种朴素真挚的表达方式,更加突显了人生哲理的深刻意味。《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有一段饱含深情的故事,以食物为载体将朴素的人间情感和宏大的民族精神蕴含其中,使其成为一部极具东方文化气质的纪录片。例如,片中有一段苗家母亲送女儿龙毅上学时所说的话:“满女啊,现在天快亮了,你自己走吧,这个天是越走越亮的,我要回家做事去了。”这平实的画面、动情的语言,让人犹如喝了一碗心灵鸡汤,温暖而感动。通过这样一个朴实场景的展现,就可将浓浓的亲情与人生的哲理饱满地传达出来,使观众感受到朴实人性和顿悟启发之美。

五、结语

通过分析《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真、善、美”的创作理念和手法,笔者认为在当代的纪录片创作中,既要在坚持作品真实性的基础上展现出创作者的情感性,也要将着力点放在表现手段的平面视角化和展现内蕴的人文关怀化上,最终达到能够使观众身心都享受到“美”的最高追求。同样,艺术创作者在艺术领域当中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也都应无一例外地自觉坚持“求真”“扬善”“弘美”的根本尺度和标准,竭力发挥自身甘于服务人民和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实现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最高的理想目标与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7:89-100.

[2]窦海军.当代艺术还得追求真善美[N].中国青年报,2015-3-16(06).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46.

[4]郑世明.论影视艺术创作中“形神”把握的两个原则[J].现代传播,2009(4):79-80.

作者简介:葛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090-02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真善美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我身边的真善美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习惯了真善美才能拒绝假恶丑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纪录片的情感表达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