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016-03-02 09:34耿伟华福建省仙游县金石中学
新课程(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综合能力物理教学

耿伟华(福建省仙游县金石中学)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耿伟华
(福建省仙游县金石中学)

摘要: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通过阐述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和考试中的地位,进一步指出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等来促进素质教育的五种可行性方法,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以及生活中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物理教学;综合能力

一、高中物理实验的地位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思考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部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既是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与手段,也是将物理课堂变成素质课堂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提高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的大背景下,如何在物理教学领域改变这种不良的状况呢?增加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给学生动眼观察、动手练习的机会,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最近几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现状,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良,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其中,不少重点中学的实验室教学设备已经非常齐全和完备,普通中学的配备也不弱,这为我们的素质教育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也为物理的实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根基。

《礼记·大学》有言:“致知在格物。”格物方能致知,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明确认识物理事实的途径必须是观察和实验,而物理实验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索这个世界,汲取科学的养分,为以后深入完备地学习现代的生产技术夯实基础;实验教学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实验科学还可以为未来的科学研究进行预演和模仿。

二、通过实验,提高能力

(一)提高物理课堂质量于演示实验

自然界所有动物都会被色彩绚烂、生动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人类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处于脑频率极其活跃的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动作、图片和影像的记忆比单纯的文字记忆要深刻得多。而物理实验则像是一场活色生香的旅行,形象生动,直观可感,使枯燥的物理公式、概念和规律在学生脑海里以另一种生动深刻的形式存在着。无数的经验表明,物理源自生活。一个对物理学习有能力的人一定对日常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求知精神;而一个物理学习能力不足的人,他不是不聪明,而是缺乏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从而缺少了可观可感的经验思维。因此,在内容上,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一切条件在课堂上展示物理实验,把生活中的物理场景、历史上的物理现象搬到讲台上,为学生展现生动有趣、丰富可感的物理场景是每一名物理教师的任务和职责。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助,共同配合完成一项实验,或者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亲手演练。方法有很多种,要注意形式和内容上的结合,不可空谈内容或只追求华丽的形式。

在进行新课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教学环节可以设法让学生多参与进来,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代替教师完成实验,甚至将一些容易的演示实验变成学习小组的分组实验,将学生的地位由“看”转为“做”,削弱旁观者的感觉,进而使其能对知识理解掌握得更牢固。还可以将第二课堂作为物理实验的有机载体,将一些生动有趣又紧紧围绕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物理实验设计成小组活动,既深化课本知识,又培养动手能力。

(二)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于分组实验

教师在分组实验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准备和器材准备。在实验前对器材操作和数据收集加以强调,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使其在试验中能养成正确操作、如实记录、爱护器材等好的实验习惯,这不仅对物理实验本身有益,对应试也有好处,因为高考对实验操作和误差分析很青睐。同时设计好实验报告,及时反馈问题并在讲评课中纠正。

(三)激发物理学习兴趣于“小实验”

物理课本中的很多小实验都汇集了编撰者的智慧,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可惜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并没有对其有足够的重视,一度将其划为课外内容而忽视掉,殊不知这些“小实验”往往浅显易懂、极易操作、器材简单、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课本上的知识其实离生活很近,也便于理解书本上比较固化的知识,还能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让学生多走进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应该不定期地、适时地对学生开放。不同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动手能力也较好,如果能给予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想法都会实施。另一些理解稍慢、动手能力也较差的学生往往在分组实验中扮演助手的角色,如果能给予他们机会自己独立完成,相信对他们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机会。

(五)通过排除实验故障,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验中发现故障、排除故障体现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对器材功能情况的了解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旦故障发生时,需根据故障现象及器材特点作出分析,对可能发生问题的器材及部位进行排查,直到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应分阶段、分过程地逐步完成,除了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操作能力建立在对器材的了解、对原理的熟悉、对实验步骤的认识之上。也就是说,只要教师肯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各种小实验加以合理的利用,做一个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实施者,相信会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取得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维.探索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方法[J].学周刊:中旬,2014(5).

[2]石长录.物理实验教学浅析[J].课外阅读:下旬,2012(5).

[3]廖强.中学物理课堂中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4]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栗国花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综合能力物理教学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