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与咀嚼,让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更有味

2016-03-03 13:57侯少雄
现代语文 2016年14期
关键词:品味散文初中语文

◎侯少雄



品味与咀嚼,让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更有味

◎侯少雄

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既给了学生美的语言范本,还有力的撞击学生思想。如何在散文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让散文更具散文味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妨可以通过“品味与咀嚼”现实,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提高对散文作品的鉴赏与品味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品味散文的情感,体验作者的真切感受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每一篇散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经历,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在受到感染之后,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对新授内容进行导入时要拟定情感的基调,用情感来塑造人,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验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充满活力的春天》时,作者寄情与山水之间,让我们体验到亲近山水之后获得的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教学导入时我们就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释放情感的不同方式。可列举这样的事实:有的利用听听音乐来消除烦恼,有的通过运动来缓解心中的压力,还有的通过欣赏大自然的风景来摆脱尘世的苦闷。然后出示课题,让学生体悟一下季羡林在《幽径悲剧》寄托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样的导入极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教师也可以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以及排遣的方式,获得真切感受。

二、分析散文的意象,体味散文优美的意境

散文总是通过一定的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就是通过作者自己的情感结合当时的背景来描绘出的眼前的景象。因此,散文中的内容已经在学生脑海里形成的具体画面,这种画面可能是抽象的,因为它不能具体展现给所有人看,而且每一个学生对于散文中描写场景的联想是不同的。意境是以具体的事物为基础,运用触景生情的方法,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平时的散文鉴赏训练当中,学生就需要把握散文中作者的情感,做到正确解答出题目所提出的要求。体会散文,感悟散文中所表达的意境,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作者通过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充分反映了当时作者内心的苦闷,给人渲染了一种分外悲凉、凄冷的氛围,使得学生们通过阅读这篇作品,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当时作者内心的寂寞和惆怅之情,同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三、咀嚼散文的语言,感悟散文蕴含的哲理

我们纵观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会发现,教材中许多文本都隐含着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和尊重,由此可见语文的学习还承载着对人类文化传承的重担,包括人伦道德以及人生哲理思考,让学生的情感获得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学会感恩和奉献,做一个关注社会热爱祖国的人。因此在教学文本时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还要能够在识记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之后,继续对文本进行挖掘,发现隐含其中的具有哲理性的内容,让学生在体会人本精神以及人生哲理中获得感悟、受到影响,思想境界获得提升。例如:在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作者为我们阐述了敬业与乐业的关系。还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古代的、外国著作中的。将这些事例与作者的亲身经历相结合,用卓有成效的经验告诫青年一代,只有敬业才能乐业,只有乐业才能人生幸福。作者利用这么多哲理事例进行,让文章更富有说服力。

四、选择思维发散点,提高散文教学效果

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发散点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如很多文本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甚至可以诗意的把阅读内容变成一幅靓丽的图画。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唐诗宋词,这是启发学生想象思维的素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从而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诗意的画面。心理学研究发现,从文字到图象是个体思维加工的过程。每个学生的想象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引导学生就“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展开讨论,全班每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说:“是藤野先生强大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他!”有的学生认为:“是藤野先生鼓励鲁迅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去”。有的学生则认为:“是清国留学生的言行提示了鲁迅先生。”从这些发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中能展开丰富的联想来理解课文的主旨。这样的发散思维让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充实,而且启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总之,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是作者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然后通过塑造美的形象,进而抒发美好的情感,于此同时,又通过一定的哲理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因此,通过对散文的品味与咀嚼达到审美的境界,从而让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更有味道,这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礼桥.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课外语文,2012,(08).

[2]陈大伟.初中散文阅读鉴赏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语文,2014,(02).

[3]黄琪.基于情感体验的语文情境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2013,(07).

(侯少雄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223002)

猜你喜欢
品味散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品味年画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