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流行语 打造生本课堂
——浅析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2016-03-03 13:57徐永丽
现代语文 2016年14期
关键词:流行语案例作文

◎徐永丽



巧用流行语 打造生本课堂
——浅析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徐永丽

流行语,是一段时间内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语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人们的语言生活逐渐受到了影响——流行语屈出不穷。而流行语也在校园流行开来,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将近几年在语文课堂和作文中出现的流行语做简单的归纳总结,简略谈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策略。

一、曾光顾课堂的网络流行语

在一堂语文公开课上,后排坐满了听课的教师,新来的老师和学生配合的不是特别默契,导致课堂气氛一片死寂。这时,老师调侃道:“用你们最近爱玩的游戏中的语言来评价一下今天上课的表现,简直——”,“弱爆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之后,师生对话渐渐和谐了,课堂气氛也渐渐活跃了起来。一句网络流行语瞬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案例二:心塞

在《声声慢》一课的导入环节中,老师让同学们说一说被“喜、怒、哀、惧、爱、恶、欲”中的一种情感包围时的感受。一个同学站起来大声回答,“老师,当我被‘哀’这样的情绪包围时,我感到‘心塞’。”教室里一片哗然,学生们点头,呼有同感。心塞这一流行语形象生动,近年来在学生中间使用频率较高,孩子不经意间便脱口而出。

案例三:草帽姐

在一堂议论文阅读训练课上,师生在谈到成功的秘诀进而补写论据时,有一个孩子写道:“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付出终会有回报的阿宝及草帽姐,勇敢的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他们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是必胜的信念!信念为他们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这个孩子没有提到像爱迪生、居里夫人这样的著名典型案例,但是老师面露欣喜之色,用掌声给了这个孩子充分的肯定。处处留心皆学问,流行的未必就是坏的。

二、曾亲临作文的网络流行语

案例一:颜值

在一次半命题作文《我的______》写作中,有一个同学这样描写数学老师的外貌特征:“我的数学老师颜值贼高,像极了当红明星——胡夏。”

颜值是近年来迅速走红的流行语,和“贼高”口语化的表达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案例二: HELLO KITTY、童鞋

在一次即兴小创作中,同学们将很多网络流行语写到了作文中,“正当童鞋们各个摩拳擦掌,大展身手的时候,老师进来了,老师不发威,还以为她是HELLO KITTY”。

诸如此类的,还有“奋斗吧,骚年”等。当然,这类流行语出现在作文中,虽然也有无限妙趣,却是中英文混杂,兼之错别字。

案例三:中

在一个酷爱动漫的孩子的作文本上,还曾经为笔者写出了网络流行语“中二”的来源。

原文是这样的,“哪个少年不中二(中二,这个词,通常运用于动漫及网络动漫平台中,泛指那些桀骜不驯,狂放不羁的少年)?在初中生活中,我尤其狂热的喜爱着二次元。哪个少年不中二?再懂事的孩纸,也会有中二的一面……此外,还有 “猥琐宅男”、“黄瓜必须拍,人生必须嗨”等流行语,也常常见诸作文。既然我们无法阻止孩子与网络世界的接触,那么,作为老师,请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与时俱进吧!

三、策略分析

(一)用兼收并蓄的心态接纳网络流行语

综上所述,信息爆炸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时代,除了传统媒介报纸、杂志、电视等,博客、微信、腾讯也都是孩子最喜爱的资讯获取方式,处于好奇心强烈、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年纪,网络和他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而流行语必然会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习惯。流行语在丰富滋养着校园文化的同时,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语文老师,如何让自己语言的影响力大于网络,而不至于湮没在流行语的浩淼烟波中呢?

首先,用兼收并蓄的心态接纳流行语。流行语生动形象,具有鲜活的个性,引领着时尚的潮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然深受学生喜爱。在这个进步的时代,如果让孩子拒绝网络,拒绝流行语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们只能用兼收并蓄的心态来“拥抱”流行语。

其次,教师应不断学习,实现自身知识更新。在这个“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的网络时代,语文老师更应该改变自己。 在网络以不可遏制,迅速普及的形势下,笔者认为,老师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知识更新,巧用流行元素,打造生本课堂。在工作之余,草帽姐要知道,流行的歌应听一听,娱乐节目需看一看,与鲜活的生命共赏流行元素。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实现自身的知识更新,不能与学生一同成长,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自己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经验,那么,对教师、对学生无疑都是一种灾难!

(二)正确引导,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适当学习使用网络流行语,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偶尔出现的流行元素,不应采取打压政策。正确引导,不要过多、过滥使用就可以了。例如前文提到的“弱爆了”、“颜值”、“心塞”、“草帽姐”等流行语,适当引用,可以打造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说来,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脱口而出的流行元素,首先应该肯定其积极好学、敏锐时尚的眼光。其次,看他回答的契合性。如果流行语用得好,无疑为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进而趣味盎然。

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像前文提到的“杯具”、“童鞋”、“孩纸”出现在作文中那就是错别字。“Hello kitty ”、“hold住”、“人生必须High”出现在作文中,就会造成中英文混杂,不伦不类。还有很多新词,像萝莉、屌丝等,连我这个经常上网的80后教师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其意思,更不要说不常上网的老师们了。这时,老师的引导就尤其重要。老师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流行语中的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各种符号混杂的现象和流行语中的谐音字、怪字、错字、别字写进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中,不论是对于汉语规范还是自己的成绩,都是极不负责、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作文中的流行语使用应该予以规范,要明确告诫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表述应当规范。明确写作的规范以后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训练,避免中英文混杂和错别字的出现。

老师只有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网络流行用语,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和作文训练。同时语文老师要兼收并蓄,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巧用流行语,打造生本课堂。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向鲁迅先生学习,对流行语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备注: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流行元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297)成果]

(徐永丽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四中学735300)

案例一:弱爆了

猜你喜欢
流行语案例作文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巧借 流行语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