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置换语言对加深文本理解的影响

2016-03-03 13:57姚玉香
现代语文 2016年14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枣树句式

◎姚玉香



浅析置换语言对加深文本理解的影响

◎姚玉香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理解文本的方法有很多,而置换文本当中的标点符号、字词、句式以及段落结构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置换让学生感受一下相同内容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或近似效果,从而引领学生去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一、置换文本中的标点,感受语言特色

标点符号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对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话,用不同的标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因此通过置换标点符号,不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例如《台阶》一文中的“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文章没有按常规在“怎么了呢”后面用问号,而用了句号,当然我们可以把句号变成问号,将句子变成“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但是这样一改读起来就感觉作者对于自己的父亲变得苍老感觉不深。而原句中用句号就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由于父亲为自己的操劳日渐变老,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愧疚,使得整句话充满悲凉之情,而这句话又放在句末,就更加深化了主题。当然标点符号除了深化情感,还能表达不同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重点的句子,我们可以挑选出来,通过置换标点符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二、置换句子当中的字词

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相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现,不同的词汇不但表现出了文章主人公的特征,更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虽然不同的用语都可以将作者的思想表述出来,但是在体现作者情感时却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写老年人走路慢时惯用“步履艰难”、“慢慢”、“缓缓”、“步履蹒跚”等,但是这些词语中只有“步履蹒跚”能很好地体现出老年人动作的缓慢,同时流露出作者的同情。在教学中通过转换文本中的词语来理解文本内容,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置换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将原句的句意变掉,如果将原句的句意改变了,学生虽然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但是却与原来文本失去了关系,所以即便学生对这个句子理解的再深刻,也不会对其理解文本提供帮助,甚至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其他的地方,也就会干扰学生的学习。

三、置换句式,理解文本内容

在汉语中有多种句式,各种句式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如倒装句可以表示强调、排比句句式整齐等,但是不同的句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例如将肯定句转变为双重否定句,将直接引用转换为第三人称转述等。这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我们从起初学习语文就接触了,虽然置换过的句子意思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对于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就不同了。例如将鲁迅先生《秋夜》中的“我家后院有两棵枣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改为“我家后院有两棵树,都是枣树。”虽然句子所表述的意思一样,但无法将作者所要表示强调的意义表现出来。作者在写作当中所运用的每一句话,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对于整篇文章的表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置换时,我们不但要体会句子的不同,更要深入去体会句子在文本当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四、置换文章段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文本的结构对于文章的表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通过置换文本各部分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文本中事情的发展变化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将文本其中的一个或者几段置换掉,例如将文章中所描述的环境更换掉,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去得出其他的结论,这样做实际就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文本内容,这种理解方式更加全面,使学生接触到的文本内容不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当然通过置换文本内容,确实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是在使用中还得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找准置换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置换哪些内容,必须要准确把握,如果不能将文本当中的关键内容找出来进行置换,对于学生题解文本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其次,置换文本内容要讲究相关性。也就是无论怎么转换,置换的内容要与文本内容相关,如果置换内容缺乏相关性,学生就不会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或者会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其他方面,从而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例如让学生假设结局,但是也是在本着文本所描述的环境中开展,这样学生假设的结局才能与文本内容相关。最后,要做好与原文的比对。置换是为了深入理解文章,置换完文本中的内容,要仔细与原文本进行比对,看一看二者的不同,而不是置换完就结束了,这样才能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

通过置换语言来理解文本内容为学生文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文本的方法,但是在置换时要符合语言规范,不能全凭学生的主观来随意判断,因为这样的理解不但不能让学生正确理解,反而会变成一种干扰。同样,学生如果不会置换,需要教师去认真指导,让他们掌握了具体操作方法之后再放手,如果单纯地依据学生去完成,是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姚玉香甘肃省民乐县丰乐中心学校734500)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枣树句式
枣树嫁接 掌握技术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标点符号争吵记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标点符号的争论
门前的枣树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特殊句式
红枣树氮、磷、钾吸收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