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碎写为初中语文教学增效

2016-03-03 13:57张晓琴
现代语文 2016年14期
关键词:百草园瀑布言语

◎张晓琴



让碎写为初中语文教学增效

◎张晓琴

言语能力是语文课堂致力革新增效的教学关键,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说的多、听的多,而写得少。碎写的机动性优势可以在言语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语文老师应当不遗余力地引领学生进行扎实的技法研究,进行连词、仿写、评论、感想、考证等片段练习。言语本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语用本领。分析言语结构可知,言语知识并不等于言语能力;言语技能才是关键所在。而言语技能的习得必须借助诸多形式的语文活动。

实际上,师生往往说的多,而“说”仅仅围绕狭隘的人文价值展开,并没有牢牢抓住言语技能展开真正的课堂对话,而最有质量的对话莫过于写。说的内容虽然通俗、生动,但由于缺乏缜密的思考和严谨的逻辑而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随意性和无序性,隐形储备和外在输出之间的思维活动相对急促。而写的内容则会将隐形储备更好地激活,更有条理地输出来。如何加强“写”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写可分为大写和碎写。所谓的大写指整篇的写;碎写指融合与阅读课堂和其他语文活动之中,小规模、小片段、小话题、小目的地写。本文拟从碎写的角度略加阐述执行策略。

一、连词成段

连词成段指积累词汇时,创造言语环境,实战化体验因词生段的过程,强化对词汇的深度理解,筑牢言语技能的物质基础。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一些词语很有积累的价值,如高枕而卧、人声鼎沸、人迹罕至等。笔者要求学生至少用上这三个词语写一段有主题的文字。有的学生这样写到:

我家的后面也有一个园,不过,在这里倒不是人迹罕至,而时常是人声鼎沸:一端的加工车间里机器嘶嘶作响,六七个工人进进出出,吆五喝六的。唉,临近这个车间,老爸似乎很有神力,倒能高枕而卧。

这位同学恰当地使用了这三个词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他家的后园。自然,学生对于这三个词语的积累也就水到渠成。可见,词汇的积累拒绝死记硬背,必须创设全新的语境,用“碎写”将它们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意义,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其获得实践灵感。因此,必须要求初中学生延续使用小学练字本、造句本的习惯,确保语言积累的有效性。

二、捕捉成段

捕捉成段指阅读时,从文本中提炼出言语规范和技巧,形成若干技法生成点,再做第二次创造实践,以化为学生实际的技能。语文教材多有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作品处处都可以提炼出言语技法。从初中语文教材体系观察,七至九年级的文本难易程度成螺旋式布局,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设定,所以,相应的技法的提炼能够且也要符合不同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经常做这样的生成,日积月累,便会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趋势,即可取得以小换大、集腋成裘的良好效果。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不要把重点放在内容本身的解读上,而要特别关注技法方面,况且学生不从技法的层面研究何以选材、何以布局等,就不会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领悟文本意蕴之价值。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在引领学生提炼出技法点后务必即刻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比如鲁迅先生描写百草园这一部分有多种技法可以学习,“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里用极富层次的关联词连缀成段,既全景式的呈现百草园丰富的物象,又引出了重点内容,这样行文就详略相宜。再者这一段的写景极有顺序,从静到动,从低处到高处,从触觉、视觉到听觉,从一笔带过诸多事物到重点描述按斑蝥、拔何首乌、摘桑葚和覆盆子,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处处扣住“趣”字,表现出乐来。小小的片段,大大的技法,学生研究透彻之后着手写作,自然佳作便会新鲜出炉。

三、仿写成段

仿写成段指仿照原段的写法,另行选择素材,活用原段的结构、布局和具体的言语技法,甚至发扬原段的风格,即兴创作片段。初中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具有天然的创造力,我们只要给他们足够长的杠杆,他们就会翘起言语技能的大球。当然,仿写的例子要经典,每次仿写点宜少不宜多,一般以两三个言语技法点为宜。比如上段中的写百草园动植物的片段,只要学生能灵活安排写景顺序、突出重点景物、扣住文段中心即可,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扎实演练。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脍炙人口,在一次主题式阅读中,笔者引导学生提炼出“颂”的写法(物——情;反复、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然后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写出片段练笔。请看下面的片段习作:

瀑布颂——啊,瀑布!你在宣泄怒吼/垂直飞下吞饮涧水/好似白龙在翻腾/啊,瀑布!千万个音乐家在奏乐/刚劲有力的鼓声/温婉轻柔的琴声……音符交织着/白色的幕布遮挡着你们的神秘/你载歌载舞/随你的歌声欢乐地律动/啊,瀑布!你就是这样雄壮,温柔!

这个片段突出了瀑布“雄壮”、“温柔”的特征,但没有突出“‘我’——情”,所以存在硬伤。这说明该学生没有完全将研读成果成功转化为言语技能,于是,在我的提示下,该生又做了修改:……音符交织着/唱出了生命的大合唱/啊,瀑布!你就是这样雄壮,温柔/我不得不载歌载舞/随你的歌声欢乐地律动/奔腾出我的瀑布!改作完全体现出了“情”,彰显了“我”的存在。这样就把仿写扎扎实实地落地生根。可见,“片段仿写属于‘微写作’,我们可以结合阅读课文的内容及特点,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之后随时进行,方便又快捷。”[1]除了以上常规碎写之外,其实还有评论成段(针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微型的评论式碎写,如赏析、感想)、考证成段(针对文本中的疑惑点展开考证、探究的研究式碎写)、随笔成段(随时捕捉并记录灵感、做读写札记)等。我们可以借助搭建交流平台、语文测评等手段达到碎写目标。“段”有本身相对完整的结构,有灵魂,自成一体;“篇”虽然具备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必须因段成篇。因此,碎写的意义不在于碎写,而在于着眼成篇的写,有了碎写的能力,便有了缀结成文的能力。我们感叹学生写不出好作文,然而“是我们的学生不会写作文吗?当然不是。不是输在战术上,而是输在战略上。正如兵法所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2]初中学生无法驾驭鸿篇巨著,却可以借力碎写,多快好省地增强言语表达和布局全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耿翠霞.仿写课文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4,(10).

[2]许明宏.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02).

(张晓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级中学226316)

猜你喜欢
百草园瀑布言语
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学校里的“百草园”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瀑布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瀑布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