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016-03-04 02:39马秀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马秀莲

(青海省循化县清水学区清水小学 青海循化 811100)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马秀莲

(青海省循化县清水学区清水小学 青海循化 811100)

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实现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更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帮助。

小学 数学生活化教学 途径 策略

前言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在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建立密切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使得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健康发展。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也要实施生活化教学,不断挖掘生活资源,融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机会从熟悉的事物中不断学习数学,探究数学,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应当受到教师的积极重视。

一、以生活化理念为指导,注重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掌握的生活背景为出发点,和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给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让生活问题更加的数学化,让数学问题体现生活化。数学本身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的掌握,不仅是牢固的,更是灵活的,,只有实施生活化教学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数学教学要实施生活化教学。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生活化理念为指导,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持久的学习热情,贯彻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让学生能够把自觉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会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在进行这类型内容的教学时,一味的运用传统方法,公式化的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学生将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更没有多大的热情。即使有些学生愿意学也是机械地跟着教师进行模仿,不能真正培养持久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能够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乌龟和兔子比赛粉刷墙面的生活情境,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想分出胜负,必须先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于是学生自主地就投入到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当中。这样的教学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实际,以富有生活化情趣的游戏把学生带进数学习中去,以生活化理念为指导,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效学习数学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对一门课程非常的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教学当中,如果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不仅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更会产生厌恶感,所以,即使教师一味的给学习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教师要经常性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不断提高认识,有效学习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这样,数学教学才能更为有效。

想要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师,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出发:第一,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唤起,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了解和认识,学生对生活会在大脑中进行记忆,在实际教学当中,只有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唤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例如,对于1+5=?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有一支冰棒,又买了5支冰棒,现在有几只冰棒,学生都有买冰棒的经验,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会立即闪现这样的情境,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算出是6支冰棒。这样,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有效把数字与实物结合起来,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就能被打开,问题很容易就能得到解决。第二、还原生活经历。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愿望就越强,因此,在面对学生“不开窍”的情况时,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尽量还原生活内容,使学生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对于115-88=115-89+1这个等式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家长陪着他们买衣服的情境,妈妈带了115元钱到商场买了一件88元的上衣,这时,教师把这个115-88写出来,并进一步还原生活内容,这时妈妈给卖者阿姨了89元钱,阿姨要找给妈妈一元钱,才对,这样表示就115-88=115-89+1,这样,通过还原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就可以有效认识这种抽象的数学内容,学生能够轻松理解这种简便运算,学习效果突出。

三、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用数学

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数学的教学,教师应该经常给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更要突出生活化,让学生能够亲身的体验生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在特定的生活情境当中,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价值,不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的能够在动力趋势下,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口诀”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使学生有效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情境如下:老师要组织学生去春游,为了春游我们要准备一些零食。我们要用40元钱买零食,超市的这些食物的价格是:可乐2元;面包3元;话梅2元;饼干3元……,大家怎么买,才能保证合理购物,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吃饱。请学生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的探究积极性都很高,他们积极地交谈着,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学生的对乘法口诀加以应用,有效认识到乘法口诀的现实使用价值,教学效果显著。

结束语

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数学知识中体验生活,更利于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有效的运用的到实际生活中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1]赵方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中华少年.2017(05).

[2]魏福蕊.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7(09).

[3]林秀媚.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7(07).

[4]王莎莎.对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7(05).

[5]卓玛才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7(01).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