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口算教学

2016-03-04 02:39王萌萌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算题笔算口算

王萌萌

(瓦房子镇局子沟小学 辽宁朝阳 122000)

浅谈小学数学口算教学

王萌萌

(瓦房子镇局子沟小学 辽宁朝阳 122000)

小学数学中的口算教学比较单一、枯燥,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新教材的修订,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角度考虑,为数学教学增添了许多比较新颖的东西,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看似更愿意也更有兴趣去学习,可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在一步步倒退,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教学,对比今昔两种计算的教学,我们必须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

小学数学 口算教学

前言

口算是指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而进行的计算。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对于如何加强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成为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口算的含义

口算也叫“心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口算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不但是计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而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口算能力的形成,必须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

口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口算直接关系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生口算错误成因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口算能力比较薄弱,从平时的家庭作业检查中发现,很简单的口算题,也会出现错误,这是“粗心”造成的。实际上,学生在口算中出错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从课堂作业的批改中也可以发现学生口算出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或把“45”看成“54”等。

在教学中曾遇到的:学生在进行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计算,把第一步的结果当成最终结果。如在计算8+6-9时,有学生便将结果写成14,而正确结果应该是5,这样看来明显就是学生分心所致,漏掉下一步计算。

三、提稿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写意图

纵观小学数学九年义教教材,不难发现:口算是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低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都用口算完成。编者编九年义务教材时也比较重视这部分的内容,在课本的第一册里编排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在课本的第二册里编排2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在课本的第三册里编排了乘法口诀表。这样,利用表上的数进行加减口算练习和乘除口算练习,可以节省教师出题的时间和学生的书写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到了中高年级引入笔算,仍然是以口算为基础。即使到了分数、小数计算,亦是如此。

口算是温故知新的桥梁,是组织教学的有效方式,是导入新课的最佳手段。尤其在低年级,刚一上课,教师就出示口算卡片,这是无声的命令,顿时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口算题上,专心致志地进行思考、计算,老师说上多少句话,也起不到如此效果。而且这些口算题,是对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铺垫。教师应用这些口算题卡,复习旧知识,进行旧知识的再现,转入新课。教师只要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点,稍加点拨,学生便发现了知识的变化而获得了新知。

口算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的好形式。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练习,这些练习开头是为了巩固新知识而编排的,它既是对本节课新知识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再现,又是应用新知识、巩固新知识的必要手段,对以后进行思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思维有了依据。课中编排的口算练习,既可调节学生情绪,又可借助口算发现新原理,认识新规律。例如,第六册89页1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800÷800,3200÷40,22×300,700×400……它一方面巩固了商不变的性质,又对比了乘法与除法之间完全相反的变化情况,学生也受到了锻炼。

2.排入课堂教学,认真落实

(1)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且要持之以恒。由于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经常是教师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思维也比较直观,因而教师必须做出长计划短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口算训练,而不能没有选择地拿着什么,就练什么,必须坚持基本口算天天练,特殊口算结合教学进度练。

(2)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儿童认识事物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口算教学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在应用中加以巩固。

(3)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常用的口算训练方式主要有:看算、听算、小黑板上算。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训练方式。有时,可以采用几种方式结合,如教学乘法时,先出示卡片:9×8=72,然后再提问加上9得多少,这样有利于分配学生的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同时,单一方式的口算在低年级中最容易使学生乏味,因而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如用卡片、口算表、扑克牌等进行口算,采用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口算,还有“找朋友”、“送信”、“组与组比赛”等。但在训练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动静结合,讲求实效,提倡简便易行。

(4)教给学生口算的方法。教给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不应是现成的知识,而应是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口算过程。如,教8+9+2时,应教给学生用凑10法。先把8+2=10算出来,再用10+9=19。

结语

综上所述,口算训练要注重算法的指导,口算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1]白阳.浅析小学数学口算教学[J].学周刊B版,2013(10):145-145.

[2]汤永艳.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3(23):45.

猜你喜欢
算题笔算口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根据“倍数”巧算题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小灵通算题
小灵通做口算题
巧算题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