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让学生真正做班级的主人

2016-03-04 02:39高能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班集体班干部

高能婷

(江苏省仪征市枣林湾学校 江苏仪征 211400)

自治,让学生真正做班级的主人

高能婷

(江苏省仪征市枣林湾学校 江苏仪征 211400)

“管理是集体的骨架。”——魏书生

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其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显得有条不紊,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传统的班级管理,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本人认为,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做集体的小主人,才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自治——制定目标,激发自主意识

“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著名教育家斯宾塞

良好的班级管理首先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管理目标,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既是被管理者,更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的小主人“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1.总目标

总目标应从全局来考虑,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

2.分目标(分横、纵两个方面)

(1)横向。“横向”的字面意思是平行的;非上下级之间的。横向目标在班级管理上主要涉及学风、纪律、班风等。对其中每一项目标,都予以量化,变软性任务为可检测的硬性指标。

(2)纵向。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横向目标”要达到不同的标准,这个具体标准需明确设计。如达标运动会前两个月,我组织学生讨论班级达标目标:首先年级组争一保二;其次,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能制定个人目标;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达到个人及班级目标,并制定个人训练计划。

学生通过参与目标的制定与实践,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心,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自治——组建班级自治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1.建立“轮换制”的值周制度

一个班级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干部组织,可这个组织不能是静止不变,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当干部的锻炼机会。

“值周班长”是经民主推选产生的临时班长,每六位同学一组自由结合,组成一届临时班委,负责本周班级的日常事务。其中一位同学总负责,任值周班长,其余五位学生分工负责。或者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老师”。班中的事由值周小老师全权负责。这些形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装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 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团结,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建立得力的班干部队伍,改革班干部的选举方法

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我采取班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班干部从没有担任过的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同学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干部以后走上社会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事业的关系。

3.完善的自治小组

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轮流执政”的值周班干部小组,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各管理小组组长分别向自己的主管同学汇报,主管同学再向值周班干部汇报。值周班干部把各主管同学汇报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并向班主任汇报。

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

三、自治——开展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叶圣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员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主题班队会。每学期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老师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去集思广益,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的主题队会,制定好一学期的主题班、队会计划,并选好主持人,做到人人参与,富有个性。

2.晨会课。晨会是班级活动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同学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老师应尽可能性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晨会内容有新闻交流、小品表演、辨论赛等。

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常规化的系列的活动,既有针对性,又有启迪教育意义,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班集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自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每个学生自找一名对手(水平相当),老师可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时时可激励双方。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快。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装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以自己为本,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班集体班干部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爱我的班集体
竞选班干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