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德育工作的思考

2016-03-04 20:34孙新武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浅谈德育工作初中生

孙新武

(广东省惠东县白花莆田学校 广东惠州 516300)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德育工作的思考

孙新武

(广东省惠东县白花莆田学校 广东惠州 516300)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成长、心理转型的重要时期,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学习难度和学习负担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在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叛逆心理,并且鉴别能力非常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的联系。

心理健康 初中德育 有效策略

初中阶段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不仅仅是因为学科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还因为学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常伴随着心性不稳、心智不成熟的问题,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培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干净、纯洁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我将针对初中德育工作,浅谈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1]

一、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德育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为了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但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地位未能得以重视,使得德育工作的实效较低,提高工作实效是当下的重点任务。于是教师可以借助教学中各种可用的教育资源,将其进行有机整合,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比如教师可以将班会作为重要的工作形式,在以往的班会中,只是简单地总结班上最近的学习情况或其他事物,并没有相关的主题教育。那么现在教师可以设定具有针对性的主题,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教师可以将每月的最后一次班会作为个人表彰大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上讲台来谈一谈这一个月内自己做了哪些值得表彰的事情,比如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也可以是为班级主动做好了清洁工作。同时也可以检讨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哪次没有按时出勤班级活动。通过这样的自身检讨,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引导学生不断进步,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优秀中学生。[2]

二、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学生目前的解决能力较低,很多情况下都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心理问题给学生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教师必须在发现问题之时及时的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自信心不足,由于初中学习的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总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学习能力不足,对自己产生没有信心的感觉。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解决,一方面,是直接的学业辅导,教师可以联结全体任课老师组成一个帮扶小组,对班级中的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未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构建好知识结构,提升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引导,在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比如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来让他们回答,在空闲时加强沟通交流,让这些后进生知道自己同样受到老师的关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受到直接的鼓励,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提升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榜样的作用,所以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自身出发,提升心理素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个人心理素质:第一,做一个诚信的人,在当前的教学中,诚信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重视个人诚信,对于自己承诺的事情说到做到,以身作则。让学生在考试中、在作业中坚守诚信,独立完成;第二,做一个自立的人,在现在的初中生群体中,还有很多学生不能脱离家长的怀抱,在日常生活上都不能独立完成,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注重言行引导,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三,做一个积极的人,在现在的生活中常见到充满负能量的人,需要教师用正能量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在思想上积极向上,行动上踏实认证。只有教师做到了这些,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身上直接地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成为更优秀的当代初中生。

四、坚持价值参与原则

德育工作离不开实践活动的组织,既是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材料,更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将思想转变成行动。所以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是重要坚持价值参与原则,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发现自身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品质。比如在抗战胜利纪念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纪念馆,让学生直接地感受到这段史实,感受革命前辈为了中华民族所做出的壮烈牺牲,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可以带领学生慰问抗战老兵,他们身上了解那段令人深思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发展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价值,进而能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一个有理想、有素质、有道德栋梁之才。这样的活动相比刻板的理论教学更有教学意义,学生直接参与其中,走进历史,获得最直接的感受,从中获得力量,获得信念。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生而言,不仅仅要学好文化学科知识,同时也要维持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品质。所以要做好这些,各个学科的教师要引导高效教学以外,还要能够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育工作联系起来,用科学的策略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使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然而德育工作是一项细致严谨的任务,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人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1]钱兵.翟媛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02):7-10.

[2]胡炀.冯文全.浅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J].科教文汇,2010,(14):182-182.

猜你喜欢
浅谈德育工作初中生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为诗浅谈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