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哲学思考

2016-03-04 17:29李慧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群众政治思想

李慧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1120)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哲学思考

李慧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1120)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只有根据双向性,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处理好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好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起点 学科功能

一、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向性,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每当提到思想政治工作,人们就会想到领导对群众进行单方面的教育。按照矛盾学说,这只是事情的一面,事情的另一方面就是群众对领导的思想政治的监督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领导是主体,群众是客体。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向性。领导对群众的教育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采取的一项主要方法。我们强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用共护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人民群众,使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而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领导者除了因为知识结构的欠缺造成决策的失误以外,还会因为思想作风的原因,给事业带来损失。这样,人民群众就应该运用对决策的民主监督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依循政治、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对领导者的错误决策实行否定权,形成群众对领导的约束机制。[1]

二、根据思政治工作的渐进性,正确处理系统性教育与日常性教育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必须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的过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这就是说,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渐进过程。”人类认识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渐进性钓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可以分成系统性教育与日常性教育两种。系统性教育,也称作基础教育,日常性教育也叫现实教育。二者是辩证的关系,都必须遵循渐进性的原则。日常性教育一般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群众所关注的“热点”和思想认识上的“难点”,结合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思想间题来进行的。实践证明:把系统性教育和日常性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二者结合的关键在于用基础理论去分析、回答和解决现实教育中提出的间题。用系统教育统帅日常性教育,用日常性教育保证系统性教育的进行。两种教育都要遵循渐进性的原则,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2]

三、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二重性,处理好政工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究竟由谁来管呢?许多人顺口回答:“当然是由政工部门管了”。行政管理部门要不要管呢?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政工部门要管,行政管理部门也要管,两个系统要有机地配合,共同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二重属性决定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管理工作,认为生产过程是人与劳动资料能动的结合,企业管理不仅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还表现为对职工心理和思想政治的管理。因此,应当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种人则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自觉能动的活动,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唯物辩证法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分解为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无不具备二重性,只是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而已,思想政治工作既具有政治属性,又具有管理属性。政治属性,是指它在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是为社会政治制度和党的政治任务服务的。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又具有管理属性。这是指它对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具有直接管理和调解职能的属性。因此,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政工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抓好,二者要协调一有机配合,不能互相推诱当然,对群众大量的系统性教育,应以政治工作部门为理论探讨主,而行政管理部门也要适当配合。[3]

四、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治理原则,处理好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的关系

我们党要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千秋大业。要实现这一伟大而光辉的业绩,就需要做好全体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起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组织要管,各行政部门要管,各群团组织、机关学校都要管,造成一个人人关心思想政怡工作的良好社会风气,这就是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综合治理的原则下,既要抓好有意识教育,又要抓好无意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无一不是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既包括有意识教育,也包括无意识教育,是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的辩证统。无意识属于人的非理性心理活动,但它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我们所说的无意识教育,是指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之潜转默化地受到教育,意识教育有许多形式,诸如:影视广播、文艺汇演、体育比赛、文化娱乐等等,我们强调无意识教育。[4]

事实上,个人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必须有一个从外面系统灌输进去的过程。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一以贯之,成为各个岗位上人们的自觉行动,很大程度要靠有意识教育。但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还是受所处环境和氛围熏陶的结果。所以,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提倡把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有意识教育,又要注意发挥无意识教育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1]陈林.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4):35.

[2]郑永廷,董伟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J].江苏高教,2008(5):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4]王颖.思想政治教育学: 与名与实、走出混沌[J].理论与改革,2013(5):93.

猜你喜欢
群众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