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民族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6-03-04 17:54旭仁其木格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松原市现状

旭仁其木格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松原市民族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索松原市民族教育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民族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实施双语教学,提高民族教育整体质量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松原市;民族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110—02

松原市是民族教育比较集中的地区。目前,全市民族学校共46所。其中蒙古族中小学44所、朝鲜族小学1所、回族小学1所,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全市少数民族学校在校学生1.7万多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近4千名。以民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双语授课)学生近500名,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语(加授蒙语)学生2600多名。全市民族学校的教师21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近900名,从事民族语文教学的教师130多名。

一、民族教育的基本现状

1.重视对民族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和市教育学院各配备1名兼职干部负责民族教育。前郭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都配备了少数民族副局长或副校长主管民族教育工作,并设置了民教科或民教部,配备相关人员。民语授课学校的校长基本由少数民族担任,加授民语的学校都配备了分管民族教育工作的少数民族副校长或教导主任。近几年,前郭县按照民族学校领导干部“一职三备”的比例,确定了88名民汉双语兼通的少数民族校级后备干部。

2.重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前郭县通过开展“名师工程”“十佳教师”“教学标兵”“学科带头人”等多项活动,培养了双语教师队伍,并多次组织少数民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到北京、内蒙古、延边等地学习考察。近几年招录了80(含特岗教师)多名双语、马头琴教师,充实了双语教师队伍。

3.给予倾斜和优惠政策

吉林省与内蒙古等省区对换招收蒙语授课和蒙语加试考生的政策以及对用蒙语文的考生加分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松原市蒙古族学生学习蒙古语文的积极性。前郭县实行本县籍蒙古族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政策,对本县蒙古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郭县正在起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教育工作条例》,并在讨论稿中写进了“对于蒙语授课升学的大学毕业生予以录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使用蒙古语文。

4.重视民族艺术文化教育

为了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前郭县各蒙古族学校特别重视民族文化建设,校园和班级处处体现民族文化因素。前郭县查干花中心小学把安代舞作为课间操既有民族特色,又起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存在消极学习民族语言文字现象

在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学习民族语文用处不大”“学习民族语文影响学生汉语和其他课程的学习”等思想观念,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对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持消极态度。因此,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放弃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不在民族学校就读。

2.加授民族语文教学效果有限

多年来,松原市大部分民族中小学校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族语文,从小学一年级或三年级开始上民族语文课。目前,不少民族学校加授民族语文的学生母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差。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语的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民汉兼通的人才。

3.民族教育管理指导力量薄弱

松原市是吉林省民族教育特别是蒙古族教育比较集中的地区。但松原市教育局和松原市教育学院没有设置独立的民族教育管理和民族教育教研机构,只配备了兼职人员。他们由于一身多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和关心民族教育,也没有精力去研究和指导民族教育。从民族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情况看,虽然很注意少数民族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但有不少民族学校的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领导的指数和比例偏低。

4.民族语言文字存在失传危险

从松原市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看,农村好于城镇,中老年人好于年轻人,很多少数民族小孩基本不说或不会说母语。这对于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宝库。一个民族世代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经验、道德文化等宝贵财富,要通过语言文字来传递。人们学习使用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和继承自己民族文化的过程。可以说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基因,是民族的核心价值,也是民族教育的核心特色。如果语言文字失传了,作为民族血脉的文化也就中断了,人们的精神家园也就不复存在了。

5.民族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民族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民族学校普遍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较低,办学质量不高。不少民族学校没有像样的“三室”和图书馆,民族类图书资料严重短缺。而这些民族地区的部分学校已经具备了办寄宿制学校的规模,但由于没有经费和资金等原因无法建校舍,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守儿童借住老百姓家或私人车接送,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三、对策建议

1.研究出台适合不同民族地区的民汉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是民族地区实施学前教育和中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最初是基于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汉语障碍的现实问题而实施的。这是现实和客观需要而决定的,也是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目前,民族教育体系中双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或一刀切现象突出。因此建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民族地区进一步规范“双语教育”的概念或定义,并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台适合民族地区不同母语状况学生的双语教育教学模式,避免各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盲目进行单一的双语教育教学。

2.加强民族教育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民族教育虽然具有教育的共性,但同时因为其教育的对象是少数民族,因而存在着许多特殊性。正因为这样,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学校领导班子中的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和指数应当特殊考虑。特别是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领导比较熟悉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教育和上级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这是保证民族教育正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因此建议民族教育工作任务较多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各配备1名懂得民族教育的少数民族领导。民族中小学校长应当由少数民族同志担任,在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中要有民汉兼通的人员。同时要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加强民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民族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加民族学校教师编制,对双语教学班教师给予经济上的补偿或其他优惠政策。

3.加大对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力度

在高考时少数民族考生享受国家相关加分政策外,要制定全省统一的少数民族学生中考和高考加分政策,对“民语授课”和“加授民文”的学生区分加分。民族地区在就业等方面的对“民语授课”学生给予特殊政策。与内蒙古等省区大学生对换招生的政策长期不变,解决好学习民族语文学生的就业问题。建议省里统一全省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和加授民族语文教学的教材、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等,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民族学校学生教材免费问题。

4.加大对民族教育的督导力度

建议省教育厅、省民委每年组织相关专家对全省各市、县民族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民族教师配备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督导、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进全省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11(01).

[2]王清霞.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施途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1(02).

[3]王平.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的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1(06).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松原市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