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工作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运用

2016-03-05 22:33石海龙
求知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积极心理学班主任工作

石海龙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而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也正在广泛的传播、推广和应用当中。教育界将教育的理念从关注学生问题向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心理上转变。那么,中职班主任需要做好哪些相应工作才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成长呢?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分析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策略和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积极心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9-14

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学习的关键发展时期,与同龄人相比具有更复杂的心理,而大力推广积极心理学能很好地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中职班主任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妥善解决班级学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

1.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的特殊意义

20世纪末,美国兴起了一场心理学运动,发起人是当今著名的心理学家里格曼,于是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这种心理学倡导的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心态,激发人们本身潜在的积极品质与积极力量,帮助处于逆境的人们求得生存和发展,逐渐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1]在中职学生群体当中,这种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效率较高,针对的是心理状态及情绪与同龄青少年相比更为复杂和不稳定的群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一些中职学生由于家庭环境较为恶劣而产生无助的心理。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很多都是无钱无权的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当中有部分学生对生活、对社会都持有悲观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追求。其次,很多学生的自卑情结表现得较为明显,信心不足,或是学习生活方向感不强。中职学生大多数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不够好,加上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与鼓励,内心比较自卑。但青春期阶段的学生通常自尊心又特别强,一旦被外界否定,很容易放弃目标。再者是社会价值判断上的一种恶性循环现象。学生的压力来自家长、教师和社会。有很多家长和教师过于看重成绩,因为成绩不好而全盘否定学生的情况不在少数,导致学生的自我否定,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学生开始意识到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2]

中职学生一旦出现了心理不良发展的趋势,就会表现为学业消极、人际退缩、兴趣狭窄等,严重阻碍了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中职班主任要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2.中职班主任工作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运用

(1)在细节上强化中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中职学生有一些心理上的特殊性,如,情绪波动较大,自我管束能力较差,容易因为自身原因而影响人际交往。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需要运用积极心理学,为中职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情绪管控,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教育活动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随时掌握自身的情绪变化。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一旦发现学生遇到挫折,就要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的两面性,尽可能地为学生展现积极的一面,从正面帮助学生分析受挫折原因。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情绪。日记中可以记录自己每天感受到的美好事物,抒发美好的生活,也可以记录某天不开心的点滴,让这些负面情绪在日记中宣泄出来,逐渐缓解和消化。

(2)营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积极的班级氛围。班级的人际关系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和性格养成有很大的影响。这层人际关系包括了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友好的生生关系有利于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在这样的班级人际关系交往氛围营造中,班主任要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首先,作为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处理好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纪律问题。对同一学生产生不同评价时,不能一味推诿和指责。此外,还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教师的形象,不能让学生因为不擅长的科目而对任课老师产生厌恶情绪。

其次,班主任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情况。由于中职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性格比较叛逆,喜欢挑战权威,容易引发冲突。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及时有效地化解冲突,并将其转化成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当面对师生冲突时,班主任不要急于表明立场,待学生稍作冷静以后再详细了解情况,做出回应。如果回避与让步都无法化解矛盾,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强制与合作相结合的有效措施进行制止,适时展现教师的权威,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实现共赢的有力手段,双方协商、尊重学生、平等自愿都是侧面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的方式。例如,有些学生对学校规定穿校服的事项进行抗议,那么班主任就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协商:周一统一穿校服,其余时间可以放松规定。再如,有的学生对晚自习固定教师辅导等制度不满,要求与任课老师协商。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该事先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双方达成协议后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需要加强的科目进行复习,并请求相应的任课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些妥善处理矛盾的方式是班主任教育机智的体现,也有利于形成民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是对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利用。

最后,班主任还要引导中职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对中职学生而言,在校接触时间较长的都是同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赢得友谊的主要方式,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职学生的同伴关系的建立是其自主行为,但可以由班主任引导建立并影响同伴关系。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日常交往中不会主动迁就别人,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班主任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共筑友谊,发展友情,又要适时缓解同学之间的冲突。友谊的共筑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手段获取,班主任让学生协商分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同学的长处,发展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同时挖掘自身的领导潜力和执行能力。班主任在缓解学生之间的冲突的工作上需要多下些功夫,要在平时多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状态,按照预定干预目标,安排学生充当同伴集体的不同角色,以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

(3)用多元的方法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只要能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都可以被班主任采用。例如,在班委、团委成员的设置工作上需要多元化,班主任不但要考虑成绩优秀、品德优良的学生出任,也要给成绩不够突出但其他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而面对一些“问题学生”,班主任不能对其全盘否定。另外,在主题班会的创设情境上,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针对一些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班主任不指责、不批评学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得到启发,实现心理满足。同时使任何学生都能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开放和谐的环境下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中,使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的温暖。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重大复杂的工程,不但要求班主任采用温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良好正确的教育。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当前中职班主任走出只管纪律和只看成绩的误区,从更多心理学的知识中提炼教学和教育的有效方式,从而帮助中职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远强.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2-124.

[2]刘 丽.浅谈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9,(30).

猜你喜欢
中职班主任积极心理学班主任工作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