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结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2016-03-06 01:42张璟宏周辉霞熊湘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六味地黄空腹血糖

张璟宏 周辉霞 熊湘平

六味地黄丸结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张璟宏 周辉霞 熊湘平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结合阿卡波糖片(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口服拜糖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血糖改善水平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低血糖、胀气和腹泻。结论六味地黄丸结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六味地黄丸;阿卡波糖片;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临床高发常见疾病,2型糖尿病占全部患者90%以上,西药常用药物包括磺酰脲、双胍类等[1]。这些药物在控制血糖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糖尿病并发症效果不显。传统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气阴两虚是其基本病机。拜糖平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对餐后血糖的下降作用较为明显[2]。对气阴两虚糖尿病采用六味地黄丸结合拜糖平的方法,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男67例,女50例,平均年龄(41.9±6.5)岁,平均病程(4.3±1.2)年。随机分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男32例,女26例,平均年龄(42.1±5.5)岁,平均病程(3.8±1.5)年;观察组男35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3±7.1)岁,平均病程(4.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者;既往服用药物治疗后血糖均未达标者:糖化血红蛋白>6.5%或空腹血糖>7.0mmol/L;以往未服用过拜糖平,患者知情同意参与观察。排除1型和妊娠期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拜糖平(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治疗,1~3 d口服50mg/次,第4天起加至100mg/次,3次/d,饭前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治疗,8丸/次,3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患者2周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4周测糖化血红蛋白;记录用药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体征正常或明显改善,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 h血糖<8.3mmol/L;有效: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明显好转,空腹血糖<10.0mmol/L,餐后2 h血糖<8.3mmol/L;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善或加重,各项指标未达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血糖改善水平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5%,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指标 对照组(n=58) 观察组(n=59)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 9.77±1.21 8.13±1.32 9.95±1.03 7.18±1.21ab餐后2 h血糖(mmol/L) 13.28±1.83 11.25±1.59 13.87±1.72 9.05±1.15ab糖化血红蛋白(%) 10.03±1.58 9.33±1.82 11.21±1.91 8.72±1.03ab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 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低血糖、胀气和腹泻;治疗组低血糖1例,胃肠胀气2例,腹泻1例;观察组低血糖1例,胃肠胀气1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所致疾病,常伴高血脂、高血压等,长期高血糖环境下,机体众多组织、器官会受到损伤,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眼底病变、心脏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及延缓慢性并发症发展的有效途径。

传统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主要是由于饮食、情志、起居生活各方面失调所导致。气阴两虚是其基本病机。气虚无力推动阴液在体内运行,致使阴液在体内聚湿生痰,痰聚日久则化火,火伤及阴液,则致阴虚,火热侵及上焦为上消,侵及中焦为中消,侵及下焦为下消。肾为水脏,为气之根,故消渴病的治疗重在滋肾养阴,益气生津[3]。

拜糖平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或减慢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特别对餐后血糖的下降作用较为明显,是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六味地黄丸是中医古方,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臣以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 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合,是为“三补”。佐以泽泻利湿泄肾浊,减熟地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湿涩。三药称为“三泻”。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改善糖耐量和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抗氧化损伤、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胰岛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4]。本次研究以六味地黄丸结合拜糖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合应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

[1]毛月芹,魏丽.糖尿病管理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14,54(16): 99-101.

[2]黄琼.拜糖平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55例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3):60-61.

[3]谢奇.六味地黄丸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与研究.中医临床研究,2013,5(1):116-118.

[4]李保院,姜宏,边瑞民,等.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进展.药学研究,2014,33(3):170-1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119

2016-02-21]

510120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六味地黄空腹血糖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