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难为之因”与“作为之径”

2016-03-06 08:06钟朋丽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

龙 润 钟朋丽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难为之因”与“作为之径”

龙 润 钟朋丽4

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是实现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本文分别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困难的原因:外部因素包括教育政策,教育经费,市场经济,教育价值观及“马太效应”;内部因素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水平。而后,从国家宏观治理和学校微观管理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国家宏观治理包括对政府意识、人力资源配置、经费投入、教育价值观和学校社会形象的改造;学校微观管理包括对学校管理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和教学质量的改造。

教育均衡发展;农村薄弱学校;改造

大量薄弱学校的存在成为了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瓶颈”,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影响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中国 80%的人口在农村,80%的在校学生也在农村。同时,广大农村地区散布着大量的薄弱学校。农村薄弱学校的存在是中国教育不公及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客观表现。它的危害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影响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是背离了教育全民性、平等性、强制性的原则;三是引起学生及家长的不满和社会强烈反响,激化社会矛盾;四是制约素质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推进。[1]教育本应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社会摩擦并促进社会进步与良性发展的一种缓冲剂。但是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教育很可能会变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催化剂。因此,发展全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势在必行。

一、农村薄弱学校的界定及其特性

(一)农村薄弱学校的界定

“薄弱学校”已成为教育界一个熟悉的名词,但在使用时每个人对其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我国是在1986年3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中提出“薄弱学校”的概念。国家为顺利改革初中招生制度,要求有关各地“特别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薄弱初中建设,使这些学校的校舍、办学经费、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有较大改善与提高”。而后在1998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大中城市的一些中小学校中,或因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或因领导班子力量不强、师资队伍较弱以及生源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学校管理不良,教学质量较低,社会声誉不高,学生不愿去、家长信不过”[2]。有学者从办学条件、教师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上给薄弱学校下定义。也有学者分别从学校的硬件和软件着手分析。英国皇家学校督导局认为薄弱学校存在着三个共同的特征:低成就的学生、令人不满意的或较差的教学质量和低效的领导。其实质都是通过对薄弱学校的特征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从而对“薄弱学校”下定义。

薄弱学校具有多方面特征。按照薄弱学校的各方面具体特征分析,它是指办学条件较差,教育管理不善和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效益和社会声望低下,师生素质相对较低的学校。薄弱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按照薄弱学校的相对概念来分析,它是指同一时期的某特定区域内,相对于该区域部分优质学校而言的后进学校。从薄弱学校的本质看,它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因长期缺乏办学活力和凝聚力而导致教学质量差、社会信誉差的学校。[3]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相对概念、办学条件(设施、师资、经费等)和办学水平(教育管理、教育质量、社会声望等)等方面,给薄弱学校下定义:薄弱学校是指同一时期同等特定区域内,相对于该区域优质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水平较低的后进学校。农村薄弱学校则是指相对于同一时期内同等特定区域的城镇优质学校而言,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水平较低的农村后进学校。

(二)农村薄弱学校的特性

农村薄弱学校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相对性。农村薄弱学校是与同一时期内同等区域的城镇优质学校而言的后进学校,不论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办学水平上,都处于劣势地位。它的薄弱是相对而言的,在历史的积淀中产生,也能在适时的改革中被消除。

2.累积性和长期性。罗马非一日建成,农村薄弱学校也是多种因素累积造成的。因教育投入少、办学效益差、师资不足、生源素质低、人口流失严重等原因,导致农村薄弱学校形成。又因社会声望低、办学效益差导致农村薄弱学校硬件和软件发展不足,使其陷入恶性循环,长期发展不足。因此,要改善农村薄弱学校也非一日之功,必须做好长足计划。

3.整体性。农村薄弱学校的薄弱点具有整体性。要改变农村薄弱学校的面貌,必须夯实基础,抓住重点,各个击破,整体提升,才能帮助它们“改头换面”。

4.分散性。农村薄弱学校的校址分布具有分散性。大多数农村薄弱学校分散在各个乡镇,并不集中,使综合治理难度加大。

综合以上特性得知,农村薄弱学校是长期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薄弱的涉及面又较多,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综合的治理,改造面临着许多“难为之因”。

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难为之因”

导致农村薄弱学校步入困境的原因众多,这意味着对它们的改造将困难重重。只有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分别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着手,探寻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中的“难为之因”。

(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困难的外部因素

1.教育政策的不均衡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化大革命”期间,薄弱学校问题并不明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逐渐恢复和整顿了教育制度,主要是重新确立重点学校体系,重建以高考为核心的择优教育体系,并建立与学历相联系的人事劳动制度,提高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变个人命运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我国先后颁布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办好重点中小学的几点意见》两个文件。前者加强了对重点学校体系的建立,后者分别从教育投入、教育管理、优秀教师资源分配、优秀生源配置和学制等方面大力推动重点学校的建设。这样就加大了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距离,使教育不公现象愈演愈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政策,重点学校政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由其产生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当初受益的学校现在依然处于优势地位,薄弱学校形势严峻,农村薄弱学校更是成为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重点学校普遍位于大中城市,城镇的重点学校占其比例的一小部分。在城镇重点学校面前,农村薄弱学校相形见绌。虽然我国对农村教育问题一直有所跟进,力度越来越强,但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体系还未完全建立,任务依然艰巨。

2.教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与分配不均

首先,我国总体上对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以2014年为例,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表明,中国教育经费为32806.46亿元人民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26420.58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5%。这一比值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其次,我国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较大。这主要体现在投入资金及其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上。同样以2014年为例,由表1反映的数据可得知,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 1779.5亿元,居全国首位;经济发展较弱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仅119.59亿元用于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居全国末位。两省投入公共教育的金额竟然相差了1659.91亿元。就投入资金方面,相比较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江苏省、浙江省等省份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四川省等地区对教育的投入资金较多,中部地区如江西省、湖南省等省份投入资金其次,西部地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份投入资金少。在对教育的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方面,山东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的20.34%,居全国首位;青海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1.59%,居全国末位。两省在比重上相差了 8.75个百分点。总体上,全国各地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在11%至20%之间。中部地区对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较东、西部而言略高一点。除此之外,受我国传统“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教育的重点放置在城市学校,对城市学校的教育投入资金较多,比重较大。大部分城市学校往往能够享受比农村学校更优质的待遇。可想而知,在教育投入已经较少,而城市学校又占据较大比重的情况下,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可谓是寥寥可数。当城市一座座唯美壮观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时,某些农村地区的孩子却只能在危楼里刻苦奋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薄弱学校都不一定能分到教育财政投入的一杯羹,更别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薄弱学校了。

表1 2014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3.市场经济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而走向市场经济的怀抱,该举措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系统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及同一地区校际资源的差距,直接决定学校建设水平和办学质量上的差距。”[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投资主体转向多元化趋势,大量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兴起。该类学校以其优越的硬件办学条件,优质的师资,制度化的教育管理,独特的学校文化吸引了大量优质生源,赢得较好的社会声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积极发展。而农村薄弱学校既没有足够的外部援助,又没有良好的内部发展,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面对大量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兴起,农村薄弱学校也只能“望洋兴叹”。

同时,市场经济带动了农村人口的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广大农村人口走向城市。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的同时也带走了部分农村学龄儿童。随着农村流向城市人口的日益富裕,更多人选择让儿童留在城市上学,也存在部分家境并不富裕的家庭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而选择城市学校。这就大大减少了农村薄弱学校的生源数量,其中很可能包含大部分优质生源。在师资上,农村薄弱学校给教师提供的待遇相比城市优质学校而言差很多。丰厚的待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吸引许多优质师资流向城镇,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日益减弱。

4.教育价值观的偏离与“马太效应”的交互作用

在现代社会,学历与个人的工作、待遇等利益直接挂钩,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也日益攀升,不仅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学,更盼望着他们能够上一个好学校。一个好的起点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好的平台,从而影响他/她日后上升到更好的阶段。为了缓解薄弱学校的问题,我国实行《义务教育法》后,逐步取消了考试的择优制度,对学校的生源分布也是按照就近原则。但这引起家长们“以权择校”“以关系择校”“以财择校”的做法,非但没使薄弱学校的问题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拉大了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间的差距,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更是受到冲击。

同时,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重新抬头。当前媒体报道了许多关于教育的负面新闻,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某初中毕业生下海经商成富翁等,从侧面使农村人口对教育产生消极观念。首先,大部分农村的经济水平不高,许多农村人口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低且认为供子女就读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费用昂贵。许多农村人口认为反正供不起,子女读书好坏无所谓,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不足;许多农村在校学生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产生消极懈怠的学习情绪,学习欲望降低。其次,农村薄弱学校升学率低,学校学习的知识“为农服务”意识不强,与农村生产生活脱节,导致即使大部分农村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后,升学无望且所学知识对农村的发展并无太大作用。再次,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成为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无权无势的背景下农村走出去的学生就业更加困难。以上三个原因造成了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盛行,导致农村人口产生消极的教育观念。

“马太效应”加剧了农村薄弱学校的问题。“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反之,若在某一方面失败,就会积累劣势产生更多的失败。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的社会声望低、声誉差,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吸引不了好的教育投资;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就没有学校良性的发展;日复一日,差的变得更差,于是农村薄弱学校日益衰弱。

(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困难的内部因素

1.硬件设施亟待改善

学校的硬件设施指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校舍建筑、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必备的物质性的材料。这是学校教育的物质基础和现实依托,也是办学最基本的客观条件。[5]优质的硬件设施为学校提高办学效益提供物质基础。现代社会,校舍建筑由实用性逐步走向实用性与美观性并行的发展道路,校舍建筑由原本的小平房变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美观建筑。校舍建筑也按区域细分为各个教学楼、办公区域、自由学习区和活动中心等,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氛围,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在仪器设备上,不同学科有各种各样配合学科教学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像物理、化学等需要实验器材来生动展示实验过程的学科,对学生理解学科知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多媒体设施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是推动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图书资料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也从侧面体现一个学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

但这一切美好的物质条件在覆盖全部重点学校的同时,并没有完全走进农村薄弱学校。学校经费不足使农村薄弱学校的财政捉襟见肘。许多农村薄弱学校的校舍建筑属于危房,房屋数量少且环境狭小、简陋、破烂不堪,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只能在必要时对危房进行力所能及的修补。许多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和学习,甚至过住宿生活,情况令人担忧。若基本的教学场所都成问题,辅助教学的精美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就成“空想”了。这些也都成为严重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这样的情况将日益好转,但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还是难以看到希望。

2.软件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的软件水平,主要是指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等方面。

良好的管理水平是推动学校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的原因,农村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地理位置偏远和一直以来对教育的不重视,致使农村薄弱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理念与城市脱节,对学校的管理散漫、消极。同时,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匮乏,也制约了农村薄弱学校管理的改善。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部分。农村薄弱学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师资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老龄化。许多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年龄都在50岁以上,30岁以下的教师较少,甚至有部分偏远农村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二是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少,大多数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都是民办教师,没有编制,有的甚至不符合任教资格。三是严重缺少英、音、体、美教师。农村薄弱学校在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主科教师都短缺的情况下,就更别说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英语、音乐、体育及美术老师了。这导致了农村薄弱学校在综合艺术方面发展严重滞后,有些学校由其他科任老师任教这些课程,部分偏远学校甚至无法开设此类课程。四是教师流失严重且整体素质较低。由于农村薄弱学校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受限,许多优秀教师想尽办法调走,留下的一些教师往往教学水平相对较差。同时,由于没有适时和良好的培训活动,也没有很好的学习外校优良经验的机会,大部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恪守岗位,死板教学,更别说参加教育科研了,这使得农村教师更加落后于城市教师。

生源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源,学校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农村是留守儿童的聚集地,许多儿童因缺乏家长管教,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作风,成为学校的后进生。农村薄弱学校中留守儿童占可观的比例,学校风气上不去,学生成绩上不去,自然而然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城镇更好的学校。部分学生因为成绩上不去还产生了消极心理,家长也因此对孩子失去希望,让其辍学。这让原本生源不足的学校一步步走向更加窘迫的境地。当城市优质学校在对数不尽的择校学生采取择优录取的举措时,农村薄弱学校的生源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差强人意。

教育政策不均等外部因素导致农村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水平越来越落后,从而使农村薄弱学校越来越“弱”,而越来越“弱”的农村薄弱学校又让教育政策的天秤更加倾斜,学校的硬件设施愈加落后,软件水平愈加低下。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甚为艰难。

三、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作为之径”

(一)国家宏观治理

农村薄弱学校作为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典型产物,对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利。政府是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主体,农村的薄弱学校又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所以改革农村薄弱学校,政府责无旁贷。

1.强化政府改造意识

首先,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改造薄弱学校的重要性。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所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这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职责,是贯彻教育公平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唤。[6]其次,政府既要看到对薄弱学校改造的希望,但同时也要看到这项任务的艰巨,坚定改造薄弱学校的信念。最后,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真正为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做实事。作为薄弱学校改造的主要责任者,各级政府要成为薄弱学校建设的“后勤部长”,秉持“教育公平”的理念,强调区域内学校的均衡发展。

2.优化对农村薄弱学校的人力资源配置

优化农村薄弱学校的资源配置是对它们进行改造的重要基础,包括对校长的配置,教师队伍的建设,政策性的调整和经济的大力支持。

首先,一个学校的校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校未来发展的走势。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优秀的校长可以带领出一支优秀的领导班子,进而带出一批优秀的人民教师,增强学校的积极影响。许多农村薄弱学校真正弱就弱在没有一个专业的校长来对学校进行强有力的管理。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村薄弱学校甚至存在着没有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校长,这样的校长不了解青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不具备有力的领导才能,试问这样的校长怎么帮助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有效的改造呢?有人说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狮群,这正体现了带头人的重要性。同样,如果给每一所农村薄弱学校配置一名优秀的校长,相信脱“薄”指日可待。

其次,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带领农村薄弱学校脱“薄”的重要力量。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总体素质较低,职业发展空间狭小且缺少教师间学习交流的机会。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个人发展,也不利于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如韩国、日本早就实行了教师定期流动轮换制,我国沈阳市也在2006年开创国内首例。教师定期流动轮换制是指一名教师在某所学校工作满一定的年限后,教育部门会将其调动到另一所学校任教。政府可以多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为期几年的任教。为让优秀教师真正有力推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政府应采取一定的照顾措施,如设定区域教师统一工资标准,照顾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的教师福利,解决流动教师的后顾之忧。这样既可以消除被调动教师的心理压力,在农村薄弱学校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又能让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政府可以多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充实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此外,增加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进修机会,提高学历和教师技能,减弱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向城镇流动的走向。

最后,对一定区域内的农村薄弱学校进行资源重组。其一,将一些特“弱”农村学校进行撤点,与同地区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合并,从数量上减少农村薄弱学校。而后加强农村薄弱学校之间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从质量上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其二,对城镇重点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进行点对点式的扶助,从外力上帮助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改造。其三,改革农村薄弱学校教学制度,多开设一些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加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办出学校特色,扭转薄弱局面。

3.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

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经费支持是进行改造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总体投资呈上升趋势,虽然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但总体都集中在城市学校中。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的经济扶持。

首先,中央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济投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著名的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是扩展其服务给新增消费者的成本为零,且无法排除人们享受的产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被称为公共产品。[7]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也就是说义务教育是一种全国性的产品。按照受益者买单的原则,政府应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一直是由中央、省及地区三部分划拨构成,部分地方政府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未能承受所有的义务教育费用,特别是农村地区,地级政府对农村教育不够重视,自然划拨的款项较少。对于相对薄弱的地区,中央政府及省级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财政义务,扶助农村薄弱学校发展。

其次,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公用费用投入。虽然实行“一费制”后,为保证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地方财政会按照农村学生人数进行相应的补贴,可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这些补助往往是杯水车薪。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公用费用的投入,将有效缓解部分薄弱学校经费运转困难的局面。

最后,科学制定“一费制”标准。“一费制”就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全面清理农村中小学收费,严格核定书费、课本费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核定一个最高标准,只向学生收取一项费用,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其他费用。[8]“一费制”的实行减少了学校乱收费的现象,但是对一些农村薄弱学校却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财政大大减少,有的甚至赤字。面对这样的困境,各地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既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也给学校留足运转资金。

4.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当前农村居民的教育观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家长追求优质教育从而将子女送入城镇更好的学校中,另一种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或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让子女中途辍学。两种都严重影响到农村薄弱学校的生源。第一种家长往往是流向城市的人口,见识了城市的繁华,意识到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因此为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会将子女送入城镇更好地学校。另外,由于农村薄弱学校过多,农村居民难以看到教育带给农村的有利影响,且农村薄弱学校的升学率往往不尽如人意,加上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重新抬头,就产生了第二种观点。第二种家长认为读书对于改变命运并没有很大的作用。

各地区政府应让农村居民看到更多的教育成果,提高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具体措施如下:在农村街道张贴宣传标语;开办公众教育讲座,宣传教育理念;举办具有传输教育理念的文艺活动等。

5.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社会形象

农村薄弱学校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穷乡僻壤,不仅管理水平低,教育质量差,发展前景也令人堪忧。由此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导致了农村薄弱学校一直在走下坡路。要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有效的改造,最好的方法就是倾听大众的声音。教学水平高的学校社会声望往往高于教学水平较差的学校。

首先,身处农村薄弱学校的师生应对改造本校充满信心,并从自身做起,树立大众对农村薄弱学校的良好印象。

其次,现代大众媒体迅速发展,农村居民也时常关注。政府可以利用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公众平台,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突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意义及其教育风貌,争取获得民众口碑。这对于扭转大众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印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微观管理

农村薄弱学校对自身的管理是其是否能够进行有效改造最重要的一环。农村薄弱学校要改造成功,最重要的是从自身建设做起。

1.加强学校管理建设

农村薄弱学校的学校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导致校内教师工作懒散、不思进取,学生不求上进,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首先,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制定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计划。其次,加强对普通教师的管理。让教师制定各时段的教学计划,按计划形成对教学的反馈并上交给学校。同时,规范教师每日工作内容,形成章程,使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制定学生日常学习手册,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2.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日渐颓靡,很大的原因是它们的发展方向与农村的实情不符。农村薄弱学校升学率普遍偏低。在升学率低,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农村生活脱节的情况下,许多农村学生从薄弱学校毕业后往往既不能升学又不能很好地就业。

首先,各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融入到学校课程中,在有经济支持的前提下,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这样即使升学率低,学生毕业后也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农村薄弱学校可以多举办校园对外宣传活动,如校园开放日等,定期开放校园,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校生活;也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并改变家长会的举办形式,让家长在轻松良好的氛围中改变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印象,从而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最后,改变校内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此外,学校不定期举办文娱活动,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注重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心。虽然农村薄弱学校可以结合职业教育实现自身转型,可是仍然要重视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工作。许多农村薄弱学校在升学率上败给了城镇学校,根本原因就是教学质量差。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狠抓教学质量。

农村薄弱学校的管理者应看到,农村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往往比城市学生更加刻苦、努力,但由于起点低,受教育质量不高,发展会比城市学生差。教职工及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优势。而农村薄弱学校的劣势在于在其余各个方面都较为薄弱。与其将力量分散在各个方面,不如找到一个突破点,集中全力结合自身优势去发展。例如,A地区的某所农村薄弱学校,学习成绩一直是地区倒数第一,但该校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好,体育能力强,这样的情况下,该校可以将教学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体育教育上来,通过体育提升学生的升学率。

综上所述,农村薄弱学校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改造中面临的困难也是来自多方面的。虽然本文针对改造面临的“难为之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实际中农村薄弱学校的成功改造,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1] 杨指挥,冯文全,黄育云.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0):21-23.

[2] 李桂强. 薄弱学校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对策——基于k中学的个案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4:2-5.

[3] 郑友训. 薄弱学校的成因及变革策略[J]. 教育探索,2002(10):43-4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5/s3040/01510 /t20151013_213129.html.

[5]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 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 人民教育,2002(5):9.

[6] 袁彩哲. 薄弱学校改造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2005:5-16.

[7] 张侃. 多维视角下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研究——以江苏省泰兴洋恩初中为个案[D]. 江西师范大学,2006:21.

[8] 肖正德. 公平与均衡:农村薄弱初中建设的新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70-73.

The ReasonsWhy the Rural Weak Schools’Reform is in Deep Water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ONG Run & ZHONG Pengli

Transforming rural weak school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s why the rural weak schools’reform is in a fix from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The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educational policies, education funds,the market economy,education values and "Matthew effect".The internal factors include hardware facility installation and software construction.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concrete measures from two apspects: the macro governanc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micro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The macro governance includes consciousness of government,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funds investment,education values and schools’ social image reconstruction.The micro management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managem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ural weak school; transform

G459

A

2095-6762(2016)06-0016-09

(责任编辑 叶云)

2016-09-29

龙润,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26);钟朋丽,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26)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