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维生素B12对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研究

2016-03-07 05:03王宽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叶酸半胱氨酸血症

王宽红

叶酸、维生素B12对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研究

王宽红

目的研究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单纯急性脑卒中和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各44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4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各组两项指标检测异常例数。结果研究2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异常例数明显多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异常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会呈现异常降低状态。

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维生素B12

本文对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单纯急性脑卒中和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各44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4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研究1组中男25例,女19例;体重43~76 kg,平均体重(54.7±7.8)kg;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0.4±7.6)岁;脑卒中发病时间1~8 d,平均发病时间(3.1±2.5)d;研究2组中男26例,女18例;体重44~79 kg,平均体重(54.4±8.3)kg;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0.7±8.2)岁;脑卒中发病时间1~7 d,平均发病时间(3.3±2.4)d;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体重46~72 kg,平均体重(54.6±7.4) kg;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0.7±8.2)岁。三组研究对象性别、体重、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研究对象在入院当天或次日的晨起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液5 ml,放置冷却至4℃,然后在5000 r/min的条件下实施离心处理,处理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将血清取出置于-20℃的条件下待检[1,2],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各组两项指标检测异常例数。

1.3指标异常评价标准[3]当叶酸水平<15 μmol/L时认定为叶酸水平异常,当维生素B12水平<440 μmol/L时认定为维生素B12水平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结果 研究2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叶酸和维生素B12两项指标检测异常例数 研究2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异常例数明显多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异常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结果比较(±s,μmol/L)

表1 三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结果比较(±s,μmol/L)

注:与研究2组比较,aP<0.05;与研究1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叶酸 维生素B12对照组 44 16.32±2.44ab453.82±88.73ab研究1组 44 13.99±2.51a431.20±65.74a研究2组 44 9.80±1.46 390.85±43.17

表2 三组叶酸和维生素B12两项指标检测异常例数比较[n(%)]

3 小结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一种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目前已经被临床医学界和流行病学研究领域所关注,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仍然处于起步性阶段[4,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叶酸水平和维生素B12水平会普遍出现明显降低表现。该项指标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而进一步减少,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这一特点,为临床对急性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使临床对疾病的监测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准确。

[1]杨金新,赵清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4):5827.

[2]王小娟,彭卫平,李军涛,等.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055-3056.

[3]王青海,徐会圃.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4):582-584.

[4]徐旭,刘耘.2型糖尿病患者Hcy与尿微量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0,18(30):109-110.

[5]黄宇彬,杜心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2):175-1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014

2015-11-24]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叶酸半胱氨酸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缺叶酸 多吃蔬菜和豆类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