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6-03-07 05:03姚加芸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酮体血糖糖尿病

姚加芸

探究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姚加芸

目的探究和分析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指导。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相应时段尿酮体均在阴性范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指导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运动指导;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孕期较为常见的血糖代谢异常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在妊娠24周后首次出现或发现糖耐量异常。有研究认为,在孕期体内雌激素发生改变的情况,可导致胰岛素随着患者体内雌激素的增加其敏感性显著降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患者体内血糖代谢异常而诱发妊娠期糖尿病[1]。孕期高血糖和微血管病变可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体内的高血糖化的血液随脐带进入到胎儿体内,从而诱发胎儿高渗性利尿,导致羊水增多,此是孕妇发生早产、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之一。胎儿因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的母体内,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胰岛素,出现巨大儿,难产几率增高,同时发生胎儿畸形、死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为此,在孕期中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是患者与医护人员主要工作之一。本院对此展开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2]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以及家属均事先知情并同意接受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3.4±2.8)岁,孕期24~28周,平均孕期(26.6±1.2)周。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0.8±1.7)岁,孕期25~28周,平均孕期(27.4±1.3)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头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药物治疗及监测血糖变化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运动指导,请康复科医师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其中运动以做广播体操、孕妇体操、散步等有氧运动为主,3次/d,运动0.5~1 h/次,于餐后0.5 h后进行,运动量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220-年龄)×65%以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3]。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全身发汗、微热等,但在休息后可以恢复为准则。但患有心脏疾病或是双胎妊娠及其他胎盘疾病的孕妇不宜上述运动。此类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在床上活动上肢。

1.3观察指标 于空腹、早餐后2 h血糖以及晚餐后2 h抽取两组静脉血5 ml,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酮体阴性率计算方法为行尿酮体检测可见“-”结果所占比例。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尿酮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相应时段尿酮体均在阴性范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尿酮体阴性率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尿酮体阴性率比较[±s,n(%)]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尿酮体阴性观察组 40 治疗前 7.24±1.21 11.56±3.13 8.63±1.34 12(30.00)治疗后 5.67±1.23ab7.17±1.32ab5.87±1.12ab32(80.00)ab对照组 40 治疗前 7.28±2.51 11.23±3.22 8.66±1.78 13(32.50)治疗后 6.23±1.19a8.14±1.31a6.02±1.83a40(100.00)a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妊娠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妊娠期内孕妇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发生显著改变,而增多的雌激素降低了胰岛素敏感性,因此妊娠期内血糖水平常增高。孕期的血糖异常若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微血管的基底膜会逐渐增厚,血管腔变窄,可能诱发妊娠期高血压,且由于血管阻塞造成肾脏供血不良引起蛋白尿,引起患者预后不良[4]。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至关重要,临床上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常以饮食控制为主,但有时临床效果一般。为此,在本次研究中增加了运动指导,目的是通过运动促进糖的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反应性,降低妊娠期基础的胰岛素水平,改善患者血糖代谢紊乱,避免体重快速增长,从而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于常规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运动指导可有效促进降低各时期血糖含量,控制效果较好。另外,观察组相应时段尿酮体均在阴性范围,可见运动指导可促进改善糖代谢恢复正常,减少对酮体的利用速度,避免出现酮血症。而对比二者不良妊娠结局时可见,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动干预可显著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改善妊娠结局,与王晨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指导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改善妊娠结局,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并推广。

[1]王淑仪,朱微微,杨慧霞.妊娠早期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相关性.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1): 345-346.

[2]张朝燕,田亚强,苏旭东.妊娠早期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6):7612-7613.

[3]高倩,刘兴会.过度肥胖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1例.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3):10-11.

[4]徐洁,杨菁.强化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其新生儿健康的影响.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2):98-99.

[5]王晨,杨慧霞.孕期运动在妊娠期糖尿病预防和管理中的作用.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5):110-1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6.208

2015-11-19]

257200 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

猜你喜欢
酮体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尿酮体“±”或“+”代表啥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