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研究

2016-03-08 01:2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解决对策高校

吕 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针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的研究

吕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540)

摘要:教育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行,提高了我国人口的基本素质,让更多的学生得以迈进高校的大门进行学习。高校英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又是高校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但是近几年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取得的成果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主要重视对学生阅读与听力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翻译教学环节。但是在当前全球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英语俨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就变得十分重要。对此,高校应重视对学生中英文双语翻译能力的提高,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部分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翻译的综合能力。

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状况

高校英语教学是基础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而忽视了英语翻译教学。并且我国很多的高校都没有设立单独的英语翻译课程,与翻译教学相关的知识寥寥无几。与此同时,学生受到毕业压力与英语考试习题结构的影响,忽略了对英语翻译的学习。加之英语翻译所占分数比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很多学生便彻底放弃了英语翻译学习。除此之外,高校非英语专业也没有设立专业的英语翻译教学,对英语翻译教学的文化、技巧传播程度不够,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积极性,使英语翻译教学效果数年来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当前社会发展对翻译市场的需求比较大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往来的日益密切,语言交流便成为了彼此沟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跨地域文化差异的存在,彼此之间的语言交流就存在障碍,从而激发了对翻译人才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同时也成为了高校加强翻译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高校翻译教学人才培养能力有限,每年合格毕业的学生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必须增强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

2.不同行业领域对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量增加

高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在英语专业及英语系内进行。但是,市场发展需要具备相关行业专业知识的综合性英语翻译人才,这就导致很多英语系及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在其他行业从事相关翻译工作,所以学生必须在掌握双语能力的基础上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而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所以,高校应积极地在非英语专业中开展英语翻译课程,培养对口的英语翻译人才,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3.英语学习的需要

英语教学需要重视学生阅读及听力、翻译能力的培养,三者缺一不可。这是因为翻译与听、说、读、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做好英语的翻译才能够更好的了解资料中表达的含义,并掌握相关词汇及语法的具体用处。其次,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词汇、语法知识的再次巩固,还可以在翻译中掌握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机会,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

三、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西方经典文学主要由非英语专业翻译者完成

通过文献查询发现,除了少数的文学著作之外,我国主要由哲学、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专业学者完成了西方经典的翻译工作。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内部专门进行英语翻译工作的人群较少,英语翻译行业人群中本科专业为英语的人数低于百分之三十。

2.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扎实

通过对高校学生英语成绩的调查发现,很多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成绩相差无几,这点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非英语专业类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牢固。

3.国内高校对英语翻译教学的探索

我国诸多高校已经开始了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索,并采用了新型的“3+1”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自由灵活的进行英语基础课程的选择与学习,为学生提供英语翻译知识学习的机会。其中像河南理工大学等部分院校已经开始使用更加前沿的英语翻译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期成绩分流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英美文化翻译等课程学习的机会,为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高校缺乏对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视度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综合教学,但是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仍占有较大比例,听、读、写是综合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国家派遣出国留学的考试让高校对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再上一个台阶,由此体现为课程设置比例偏向于听说课,而忽视翻译课程。翻译试题在考试中所占比重太小,翻译能力的好坏也不会对英语考试成绩产生影响。所以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就忽视了翻译教学环节在整体课程设计中的比重。

2.高校针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师资配比不够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地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翻译教学工作,从而使得学生的语言交流技能出现障碍,降低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性运用能力。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高校应选择具有较强双语能力及文化交流经验的教师任教。由于近些年高校生源增加,导致高校内部英语教师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对此高校只能够大量扩充新的英语教师,但是这些新入职的英语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英语知识的基础并不牢固,甚至个别教师自身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少翻译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无法胜任英语翻译教学任务。而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由于经济或职业发展方面的原因选择了其他职业,这些都是造成英语翻译教学师资配比不足的原因。

3.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工作不到位

做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当前高校英语翻译研究工作长期受不到重视,我国多数学者及专业人士对英语翻译研究工作并没有多少热情,当前存在的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成果也屈指可数,所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英语翻译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这就导致翻译教学缺乏指导性纲领,无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4.传统教学模式禁锢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高校英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十分严重,在教学中习惯性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由于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互动,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消化吸收大量的翻译知识,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5.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与实践差距太大

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加强高校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做出来明确要求,但是在“要求”中所提到的对高校英语教材翻译理论、方法等的具体要求都没有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得到落实。很多高校在翻译教学中依旧采用课后翻译练习的方式,主要教学精力依旧放在英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讲解上,从而让英语翻译教学跟不上教育发展要求,使翻译教学目标与实践发生脱节,造成差距的产生,最终影响了翻译教学的质量。

五、高校英语翻译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高校师生的英语翻译教与学

首先,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严格的按照《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与《要求》中提出的英语翻译教学培养的标准进行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应改变教师对英语翻译教学的看法,在课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其次, 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中除了利用课后短句翻译进行教学外,还应该增加多媒体英语播放、开展英语辩论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英语翻译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课堂上的反复练习实际考察学生的翻译技能,从而加强高校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

2.完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首先高校应为英语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理论翻译能力与口笔翻译技巧。其次,英语教师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的教学方法理论。汉语知识的丰富程度和运用能力在英语翻译中十分重要,这要求从事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汉语知识量,加强中英文转化能力。最后,系统学习其他学科和世界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师的知识储备,以便于出色完成英语翻译教学工作。

3.强化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以研究成果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的时候,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翻译经验才能够有效的完成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需要进行长期的英语翻译科研研究。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翻译教学成果就必须以科研成果为支撑。英语翻译教学的科研应从以下角度入手:从宏观角度入手,根据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剖析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的自身特点、师资力量的结构、教学的方法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学习英语翻译知识的教学模式;其次从微观角度入手,应基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测试方法等角度进行科学的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4.基于教学培养目标科学设计教学大纲与所需教材

首先应了解翻译市场的社会具体需求情况,保证教学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的基本同步和一致。其次,由于《大学英语课程大纲》及《要求》中对具体的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及教材的编排并没有具体的办法,所以,高校应通过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市场需求的分析、学生自身的水平等多个角度去对翻译英语教学大纲进行制定。通过采用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层次细化的方式设计教学大纲,然后通过测试的结果对其科学的调整,从而提高其实用性。在指定教材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又需要增添丰富的文学文本翻译、应用文本翻译等教学课程,为翻译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5.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影响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高校应重视英语教学模式和课堂组织形式的改进与创新,立足于不同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差异,设立新的针对性翻译选修课程,添加基础性与综合性课程,让学生掌握选择的权利。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对翻译理论的运用与理解能力,摒弃灌输式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采用师生互动机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学习质量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英语翻译知识的掌握水平,及时地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计划。

6.加大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力度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语法用法、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等,有助于学生英语翻译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重点既包括英语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同时也包括汉语言知识量的丰富,避免出现翻译内容词不达意、文不对题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国外名著欣赏、交换生互相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能力。

7.强化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翻译是两个不同语种之间语言的转化,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及历史背景就不能够准确的进行语言的翻译与含义的表达。所以在翻译教学中需要对中西文化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解析,通过引导学生大量阅览西方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明等相关的音乐、影视、图书类作品的方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摄取西方文化、体验西方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中西跨文化意识,感受翻译时彼此的文化差异,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综合能力。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3-0095-03

* 收稿日期:2015-11-1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解决对策高校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