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瓶颈”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2016-03-08 01:2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瓶颈高校图书馆

王 娇

(湖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北 咸宁 437100)

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瓶颈”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王娇

(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就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体制、经费、资源、人才等方面存在的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制约图书馆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破解“瓶颈”现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思想转型、体制转型、服务模式转型等实质性改革方面,均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高校图书馆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利因素在制约束缚着我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喊在口头上的多,付诸行动的少。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增强图书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图书馆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图书馆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一、 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因素

1.管理体制上因循守旧,缺乏图书馆改革发展的活力

在计划经济调控时期,政府财政拨款是高校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支柱和唯一途径。图书馆长期靠着吃“皇粮”过日子,“手捧铁饭碗”的馆员们,只是满足于风不吹、雨不淋的环境和简单的看看管管、借借还还的服务方式,一切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长此以往养成惰性,工作懒懒散散、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图书馆来工作为的是图清闲、图舒适;工作上因循守旧,只是坐等读者上门,图书馆是 “门前冷落、车马稀少”;图书馆的功能作用、社会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随着经济体制转型期的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来,“阅读丰富人生、知识创造财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形成共识,读书热得到回升,图书馆也遇到了发展的最好时机。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受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发展的冲击,来图书馆“第二课堂”学习的读者仍不占优势。为了寻求图书馆发展的新路,图书馆界的同仁们作了不少的社会调查,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分析、研究后,均认为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大多数图书馆来说,改革的步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迈的步伐太慢了;“雷声大、雨点小”,多数图书馆的改革还停留在宣传阶段或星星点点的“小打、小闹”,没有大面积真正意义上的展开的阵势;“惧风、怕寒”,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有的纯粹就是“干打雷、不下雨”,怕风险、不作为、怕担当,仍延续旧有的管理模式,对那些工作上拖沓散漫的人仍没有真正的触动。至使图书馆天天口头上喊改革,行动上却收效甚微,造成图书馆工作的推进发展因动力不足而缺少活力。

2.资金短缺,制约着馆藏建设和自动化进程

目前,资金短缺是图书馆界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书刊的大幅度涨价,资全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因缺少购书经费,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势必受到影响。而馆藏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图书入藏量的逐年递减和图书的陈旧率越来越高(知识的老化速度越来越快),使得图书馆要满足读者的需要越发困难。资金短缺,也影响现代化设备购置的数量和档次,制约着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的进程,影响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信息资源供给不足,使图书馆在信息市场竞争中缺少实力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任何人要成功地从事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来自多方面的信息。信息的有效利用已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高校图书馆是情报信息的中心,信息市场的产生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图书馆应有绝对的优势参与信息市场的竞争。但是,一方面由于图书馆长期以来封闭的管理服务方式使图书馆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服务理念,缺乏参与竞争的意识,让许多信息资源就这样沉睡于图书馆,最终因陈旧过时而失去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原始的信息资源有限,许多资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尚未开发,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滞后,即便开通了情报检索服务,信息的供给却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图书馆在信息市场的竟争中仍没有实力。

4.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影响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我国,由于人们对图书馆缺乏认识和了解,图书馆工作不太受社会的重视,总是认为图书馆工作简单易行,谁都可以胜任的事。而高校图书馆则几乎成了学校教师配偶、子弟、闲置人员的安置点,造成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低,要从事高层次的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现代信息资源服务明显比较困堆。图书馆特别缺乏的是管理人才,许多高校的图书馆馆长是选派那些年纪大或根本不懂图书馆专业的人来担任,外行治馆,必然就治理无方;加之有些图书馆馆长频繁轮换,“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各吹各打、各是一套,凝聚力不足、向心力不强,使图书馆的发展没有长远规划和目标,工作难以推进,图书馆事业就当然谈不上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对策

1.加大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传统管理体制带来的弊端阻碍和制约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大家过去感同身受、有目共睹的。在新的发展时期,图书馆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要与时俱进、展现新的风貌,就必须以改革创新为抓手,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加大力度,让改革实实在在的落到实处。多年来,有的图书馆名义上在不断提改革,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落在实处。比如:在人事管理方面,大家都知道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择优上岗,才能提高服务质量;但在执行时往往只是形势上的下一张聘书,人员岗位基本上原封不动,照样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什么竞争机制,风险意识,还是一纸空文,没有达到改革的真正目的。要改,就必须真枪实弹的进行,不能搞形式,不能搞虚假。要真正使那些工作不认真,不思进取的人有所触动,产生危机感,进而有所转变。不保证人人有事干,但要保证事事有人干,而且要干得称职,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馆领导要下定决心,顶住压力,克服阻力,不怕丢官帽,不怕得罪人,只要能给图书馆带来生机与活力,就得把改革推行下去。当然,改革中还得注意稳定,要先在职工中做好学习宣传,让他们思想上有所准备,没有必要搞突然袭击,让大家措手不及,难于接受。其次,图书馆内要深度改革哪些方面、怎样改法,必须征求馆员们的意见,深入实际、集思广益。对改革中将会出现的负面效应也要有一定预见性和可控性,以便主动应变,妥善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2.优化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过去,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传统单一,只是停留在坐等读者的被动服务形式上,且手续繁琐、效率不高;这样的服务工作难以适应社会快步发展的需要。图书馆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其知识和精神层面独特的作用,就必须在服务工作上多做文章、做好文章。其一,封闭式的服务要向开放式服务实现根本的转变。要改变图书馆封闭型的图书管理模式,少一些条条框框的制约,最大限度地向读者敞开图书馆大门(尤其是面向社会开放),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服务,方便读者,提高图书馆的效益。其二,被动型服务要向主动型服务转型。不能只是坐等读者上门,要主动突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方式,更好的为师生和社会服务。具体来说,要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把图书馆推荐给广大读者,让他们积极有效的来利用图书馆;要搞好采访工作,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及时补充馆藏资源;要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倾向,作好咨询导读工作;要根据读者拥有的阅读时间来制定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其三,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进程。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的收集、贮存、整理、提供、利用上要做到“精、准、快”,尤其是在自建数据库、学科导航上,要多下功夫、形成各馆的特色,更好的全方位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其四,服务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传统单一的借借还还服务,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已不能满足读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态度、净化服务环境,才能不断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拓展服务领域,增强图书馆发展的实力

在我国,国家财政为高校提供的经费虽然每年在不断增长,但毕竟还是有限,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的经费难以得到根本保证。所以,高校图书馆除了在学校争取尽可能多的经费支持外,还要从不同方位和渠道寻求自我生存发展的路子和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愈加广泛,高校图书馆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要的前提下,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社会各界不同层面的联系,抓住发展机遇,面向社会拓展服务领域,发挥其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支撑以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从而争取社会各界对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和捐助。利用有偿服务的收入来缓解经费的不足,以增强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实力。

4.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关心图书馆员的进步与事业发展,增强发展图书馆事业感召力、凝聚力,为人才发展提供条件、创造机遇,使人才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机融合;提倡人文关怀,在馆员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人才个体与组织感情互动的良好氛围;完善现行有关人才制度与人才培养计划,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形成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政治思想工作,结合图书馆业务工作实践,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与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开放模式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馆员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和谐图书馆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机制和制度创新,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图书馆的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树立以馆员立馆的观念,建立有序、高效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引导馆员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图书馆的工作目标密切结合,充分发挥馆员智慧、潜能和正能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馆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小梅.谈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2):25~26.

[2]黄宗忠.中国图书馆学世纪评[J].图书与情报,2001,(1):17~21.

[3]谢晗.新《教育规划纲要》下学校图书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2,(2):44~47.

[4]何蓉.浅谈高校图书馆目前“瓶颈”现象及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2013,(2):462.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3-0148-03

* 收稿日期:2015-12-19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瓶颈高校图书馆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