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建设路径*

2016-03-09 02:59郑绍红马少军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分服务体系银行

郑绍红 马少军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建设路径*

郑绍红 马少军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杭州310030)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是由学分银行各级机构所组成的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的实体组织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协同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承担着学分银行业务、服务、宣传等基本功能。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有扁平式与层级式两种架构方式。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构建要紧紧植根于所在区域的现实情况,形成“政府统领,开大主体,多方协作,法规保障”的建设模式,并积极寻求相关支持。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开放大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随着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学分银行正成为推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有效途径,成为最近几年我国推进终身教育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举措[1]。在国际上,建立学分银行或类似于学分银行的资历框架已成为许多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共同行动。据国际劳工组织2010年发布的报告统计,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在开发或者已经实施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资格框架[2]。

学分银行最终是为全体社会学习者服务的,其服务需要通过一定的机构体系来组织实施,这个机构体系就是学分银行的服务体系。从最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学分银行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结合近几年国内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对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分析。

一、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内涵

(一)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含义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是指由学分银行各级机构所组成的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的实体组织系统。学分银行通过服务体系构建起一定范围内的学分银行服务框架,使相关机构都参与进学分银行的工作之中,并通过服务体系建立起学分银行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多样性。学分银行的服务体系由多种能够参与学分银行工作的社会机构组成,他们之间性质各异,服务的对象也各不相同,使学分银行服务体系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二是系统性。服务体系是学分银行发挥社会功能的实体依托,要覆盖到学分银行所有可能的服务对象,其内部结构形成一定的有机体系,所以学分银行的服务体系具有系统性的特点。三是协同性。实现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转换是学分银行的重要功能,这需要学分银行各类机构之间相互协作,制定学习成果互认与转换的规则并互认和转换学习者用户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学习成果,搭建终身学习成果的“立交桥”。四是开放性。理想的学分银行应该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管理的终身学习平台,其服务体系应向社会全体学习者以及相关社会机构开放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功能

1.业务功能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是学分银行各项业务的具体组织者与实施者,学分银行的所有业务都是由学分银行的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转换是学分银行的核心业务,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中的各级机构依据职责权限分别对学习者用户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定与积累,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

2.服务功能

学分银行能够为学习者用户提供学习成果证明及学习项目推荐,能够为社会机构提供其所辖学习者用户的终身学习成果信息,同时还能运用数据分析技术给相关机构提供终身教育咨询建议等服务。学分银行的服务体系遍布社会各处,与学习者用户及社会机构联系紧密,为服务功能的发挥创造了良好、便利的条件。

3.宣传功能

学分银行是一个新事物,虽然国际上已经有韩国学分银行等比较成熟的经验,国内对学分银行的研究与初步实践已有多年,但是整个社会对学分银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就需要学分银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相关业务与功能的宣传,加深社会对学分银行的理解。学分银行服务体系肩负宣传学分银行业务与功能的职责。

二、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整体架构设计

(一)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功能单位,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事物功能的发挥及变化发展具有根本影响。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要素是构成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基本机构。学分银行通过深入社会各个层面的机构而形成一个具有广泛覆盖面的服务系统,发挥学分银行的各种功能。

在国内学分银行近几年的实践中,充分调动各类社会机构参与学分银行工作是一个基本趋势。能够参与学分银行的机构大致可以分为学校系统与社会机构系统两类。

学校系统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理想的学分银行应该包含社会所有的学校,即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都应该是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社会机构系统是指与学分银行工作相关的各种社会机构,主体是社会的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中的教育部门、职业资格评定和管理机构与学分银行工作密切相关,学分银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得到这些机构的支持,但是通常不把政府部门作为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要素来定位。

就目前我国学校系统与社会机构的现实情况而言,普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继续教育学校(机构)、社区教育学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社会机构是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成要素。目前,在学分银行建设实践过程中,普通教育学校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院校,初等和中等学校参与的还比较少。

(二)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整体架构

毕竟学分银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不可能完全建立起一个理想化的学分银行,而只能选择学分银行整体功能中的一些方面进行尝试与突破。对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与建设路径不同,则对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架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学分银行形成了以国家为实践主体、以地区为实践主体、以机构为实践主体的不同模式,其服务体系架构存在一定的差异[3]。下面以地区实践主体为例进行说明。

陕西省目前的学分银行实践主要集中在高等继续教育领域。2012年5月,陕西省的17所高校签订了《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院校公约》,高校继续教育机构的学生学分可以相互承认、积累和转换,从而正式建立起了以高等学校为主的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平台注册用户人数已逾万人[4]。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于2012年7月正式成立,通过“分部+高校网点”的方式建立了服务体系。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各区(县)设立了学分银行分部,各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校和自考办设立了学分银行网点。现有学分银行分部20多个,普通高校继续(成人)教育学院网点60多个、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等成人高校网点14个、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点1个[5]。

根据学分银行的加盟机构在学分银行整个服务体系中的不同组合与工作方式,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有两种架构方式,即扁平式与层级式。

扁平式的架构由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与分部(分中心、网点)两级构成,管理中心直接管理各个合作机构,合作机构之间平行而无隶属关系。

层级式的架构由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分部、分中心、网点等按照业务上的隶属关系构成,合作机构之间具有业务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学分银行服务系统。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扁平式与层级式结构各有利弊。扁平式结构中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直接领导各个学分银行分部(分中心、网点),实行业务上的扁平化操作,能够免去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环节,便于学分银行各项业务工作的执行。但是,扁平式结构中学分银行的分部、分中心、网点之间难于形成有效的协作关系。而层级式结构便于与目前地方的终身教育层级化机构(如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社区教育系统等)合作,构建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层级化结构会导致学分银行的业务管理复杂化,可能会影响各项业务的开展。

为了充分发挥扁平式、层级式两种结构各自的优势并同时避免其不足,实践中可以采取体系层级化与业务扁平化相结合的方式。

三、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就国际经验来看,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对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采取了不同的思路与模式。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构建要紧紧植根于所在区域的现实情况,在分析多种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分银行服务体系。

(一)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

1.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理论研究缺乏

虽然学分银行在国内已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6],但是目前关于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门研究仍然比较少,对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许多问题仍然有待探讨,导致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实践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

2.建设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待建立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相关社会机构。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是政府,但是具体的建设工作需要多方参与协同推进。这一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需要有完善的机制加以确认和协调,目前这方面的机制仍处于实践探索过程中。

3.相关法律保障缺失

从长远来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构建及运作必须依托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权威的支持与保障。但就目前而言,学分银行建设可依靠的法律只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终身教育法》尚未出台,相应的学分银行管理条例等规章也尚未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7]。

(二)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是各级各类教育融通与衔接的立交桥,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应该努力构建“政府统领,开大主体,多方协作,法规保障”的建设模式。

1.政府统领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立必须由政府主导进行。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关联的因素太多,各种利益、责任、权利交叉其中,纷繁复杂,要统筹各个利益相关者,必须由政府全面统领、指挥协调。政府统领既关乎学分银行体系建设的效率和权威,又关乎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协作和执行效果。

2.开大主体

开放大学是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依靠力量。开放大学不仅在成人学历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构建了一定范围内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能够为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现实支撑。

3.多方协作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由社会相关的众多机构组成。学分银行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工作,只有各组成机构形成统一的合作理念,达成切实可行的合作协议,最终建立起制度及技术层面上的协作框架,才能真正推动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

4.法律法规支持

强调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推动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立,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一项具体内容。依据相关法规推动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这项工作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权威性。要稳定地推动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在现实情境下,必须依靠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有力保障。

(三)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

根据我们勾勒的构建模式,结合实际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相应的保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保障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大工程,所有参与者必须具有同步或同质的理念及思维。学分银行要通过规划、培训、宣传等途径保证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理念和思路的融通。

2.专业技术保障

学分银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及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依靠一支专业的团队力量。这个团队的构成人员应包括从事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专家学者,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专家与管理人员,以及非正式学习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

3.法律政策保障

我国已全面进入依法治国的时代,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政策保障。就目前而言,虽然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等为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政策依据,但还需要诸多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提供更加具体的保障。

4.财力物力保障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实体工程,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投入。财力方面的投入主要用于系统建设前期咨询与调研,网络系统建设与运行,以及其他必要的开支。

5.监督评价保障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运行既要保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应该接受监督。成立由各方认可的监督评价机构是很有必要的。该机构的作用在于发挥监督、评价职能,保证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各项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郝克明.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2]王边喜,亓彦伟,鄢小平.国家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

[3]张润芝,王迎,黄荣怀.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模型及其路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6).

[4]史晓娟.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开户用户突破万人[DB/OL].[2016-06-03].http:// www.sxrtvu.edu/ddzx/xwkb/6671.htm.

[5]佚名.高校网点[DB/OL].[2016-06-04].http://www.shcb.org.cn/coop/coop!index.action.

[6]汤诗华等.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5).

[7]鄢小平.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架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5(1).

G728

A

1008-7656(2016)04-0028-04

郑绍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与远程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学分银行;马少军,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远程教育、成人教育。

[责任编辑 张宜]

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6SCG252);2015年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科学研究课题(编号:XKT-15Z01)

2016-07-02

猜你喜欢
学分服务体系银行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学分美食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