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谎的研究回顾

2016-03-09 14:48刘秀丽史华一
关键词:谎言信念动机

刘秀丽,史华一,张 娜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心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辽宁省营口移动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0;3.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儿童白谎的研究回顾

刘秀丽1,史华一2,张娜3

(1.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心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辽宁省营口移动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0;3.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白谎,也称善意的谎言,属于一种亲社会谎言。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既违反又维护人际交流基本原则的社会行为。儿童白谎为探讨儿童如何在与他人交流并建立社会关系中学习社会技能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目前有关儿童白谎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白谎的发展和影响因素两大方面,前者涉及儿童对白谎的道德评价、白谎动机以及白谎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等;后者主要涉及白谎与错误信念、情绪理解、自我控制、道德认知等的关系。未来有关儿童白谎的进一步研究应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的等各方面入手,关注儿童白谎的完整研究体系的建立,同时也要拓展研究范围。

儿童;白谎;错误信念;情绪理解;道德认知;移情

站在道德的视角,说谎或欺骗被视为一种反社会行为,但是站在心理理论能力的视角,说谎或欺骗则是人类个体的一种社会技能,也是一种生存技能。人类个体在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父母教导既要诚实,不能说谎,又要学会说善意的谎言即白谎(white lie),避免因直言不讳而伤害别人。白谎是一种既违反又维护人际交流基本原则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人际交流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交际中提供真实的信息,这一原则需要说话者对他的交流对象诚实,而白谎违反了这一原则;另一方面,人际交流需要说话者和善、帮助而非伤害交流对象,白谎遵守了这一原则。

了解儿童白谎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机制对于理解儿童的社会化有重要意义。它为了解儿童如何在与他人交流并建立社会关系中学习社会技能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研究儿童的白谎行为,就可以探索儿童如何协调看似相反的交往规则及恰当运用于社会情境中。本文即对儿童的白谎研究进行总结。

一、白谎的概念

(一)谎言

根据语义,谎言(lie),就是指假话、骗人的话;说谎(lying)则是指说假话骗人的行为。从心理学科的角度,研究者认为说谎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点,其表现是有意歪曲实际情况,竭力对事实和事件造成不正确的印象。如De Paulo和Kashy(1996)指出,明明知道事实而有意误导他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谎言,它包括言语性谎言和非言语性谎言[1]53-79。Siegler(1966)依据说谎特征对说谎进行了界定,认为典型说谎具有6种特征:说某事;故意去欺骗;所说的某事是假的;说话者知道所说的某事不是真的而是假的;说话者相信他或她所说的是假的;存在交流。Siegle同时指出,说谎并不一定都包括这6种特征,可能会有几个特征的缺失[2]128-136。Coleman和Kay(1981)则引用一个“原型”的观点对谎言进行了界定,认为原型谎言一般由下列3种元素构成:所说的话是虚假的;说话者知道话是虚假的;在说出话的时候,说话者故意去欺骗。这3种元素都是一个成熟的谎言所需要的,但缺少一种或多种元素,一句话也可能被界定为谎言[3]26-44。

以上研究者对说谎和谎言概念的界定都包含Coleman和Kay(1981)在原型观点中所提出的3个认知成分:事实成分(即话是假话,不符合事实)、信念成分(指说话者知道自己所说的是假话)及意图成分(指说话者故意欺骗听者)。这3个要素对于说谎和谎言都十分重要。

(二)白谎

白谎(white lie),也叫善意的谎言,属于亲社会谎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谎言,白谎既具有谎言的一般特征,即有意的欺骗性,它是指在明明知道事实的情况下而做出的有意误导他人的行为;又具有其特殊性,即它是善意的,这是它与一般的谎言特别是恶意谎言(有人称之为“黑谎”)不同的特征。Broomfield,Robinson和Robinson(2002)认为白谎是指说者在充分理解说真话会给听者带来消极反应而说谎话会给听者带来积极反应的情况下,为了听者的利益所做出的违背事实的虚假陈述[4]47-65。因而,虽然白谎也是一种谎言,但是它通常被认为具有积极意义。在某些社会情境中,直言不讳会伤害听者,Sweetser(1987)就将这些社会情境归于礼貌情境。在这些礼貌情境中,为了维持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白谎常常是必需的,它可能同时起着利他和利己的双重保护作用:避免伤害听者的感情,也避免真话所导致的听者的消极行为。所以,人们也常认为,白谎是在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因礼貌或对他人的关心而说的谎言。

在对白谎进行界定的同时,一些研究者还对白谎的前提条件进行了分析。如Broomfield等人(2002)采用故事情境法研究儿童在失望礼物情境中的说谎,认为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基础上所说的谎话才可称为白谎:能够预测说真话会给送礼者带来消极情绪,这需要理解送礼者的期望(送礼者期望所送礼物能使收礼者高兴)和送礼者的情绪(若收礼者做出真实反应,即告知其不喜欢所送礼物,送礼者会感到难过);能够预测说谎话会给送礼者带来积极情绪,这需要收礼者调节情绪反应(收礼者在不喜欢礼物的情况下说喜欢)、理解送礼者的信念(送礼者会相信收礼者喜欢礼物)以及理解送礼者的情绪(若收礼者做出虚假反应,让送礼者误以为收礼者喜欢礼物,则送礼者会感到高兴)[4]47-65。

可见,作为一种特殊的谎言,白谎除了拥有谎言所需的那些重要要素之外,还需满足下面几个条件: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愿望、信念的推理;说话者对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听话者情绪的推理;说话者的反应选择。概括而言,白谎是一种虚假的陈述,是说话者明知事实,但因为礼貌或不想伤害他人等亲社会原因,故意说出的违背事实的虚假陈述,它的出现需要说话者能够推理听话者的愿望和信念,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反应,能够推理并理解听话者的情绪反应。

二、儿童白谎的发展性研究

(一)儿童对白谎的概念判断和道德评价的发展

白谎作为一种特殊的谎言,其特殊性就在它兼有欺骗性和亲社会性的特点。儿童何时能做到不受谎言欺骗性特点的干扰,根据性质对白谎给予积极的评价呢?综合目前相关研究,儿童对白谎的概念判断和道德评价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年幼儿童也能领会不同谎言的差异。如Bussey(1999)研究指出,虽然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仍倾向于给予白谎以消极评价,但即使是4岁儿童对白谎的评价都不像恶意谎言和一般谎言那样消极[5]1338-1347。这一研究暗示了儿童在学前期就开始考虑白谎的积极意义。

第二,儿童对白谎的积极评价出现于童年晚期,到了青少年时期,一些个体甚至认为白谎并不是谎言。如Keltikangas-Jaervinen和Lindeman(1997)研究了11—17岁青少年对谎言的评价,发现,青少年对伤害朋友的谎言和为获得奖励的谎言的评价非常消极,而对胁迫情境下的说谎或为了某种积极动机(如保护或帮助朋友)的说谎评价为适当[6]467-483。Lee和Ross(1997)发现,青少年(12—17岁)以及大学生都能分辨出反社会谎言,但他们倾向于认为白谎不是谎言[7]255-270。

可见,儿童对白谎的概念判断和道德评价存在一定的年龄发展趋势,始于学前期,发展贯穿于整个童年期,直至青少年时期。学前期个体虽然开始考虑白谎的积极意义,但更侧重于白谎的欺骗性特征,仍倾向给予白谎消极评价;到童年晚期,个体才开始对白谎给予积极评价,意识到礼貌和不伤害他人的重要性;从青少年期开始,个体更侧重于关注白谎的亲社会性或利他性特征,在评价时甚至会否认白谎是谎言。

(二)儿童白谎行为的发展

关于儿童说谎或欺骗发生、发展的研究较多,且发现儿童早在2岁时就能说谎,但仅是行为主义水平的说谎,即儿童只是想通过否认行为结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避免惩罚或消极后果的出现),未能把说谎理解为使他人建立错误信念的误导他人的行为;而心理主义的说谎需要到4岁以后,其以信念为基础,通过说谎引起他人的错误信念来误导他人的行为[8]13-18[9]146-156。

但相比说谎或欺骗,儿童白谎行为的发生发展研究十分有限,最有代表性的就是Talwar和Lee(2002)和Talwar,Murphy与Lee(2007)两个研究。Talwar和Lee(2002)创设逆向胭脂任务,以3—7岁儿童为被试,直接探讨了儿童白谎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结果发现,大多数儿童(85%)都表现出白谎行为,而且即使是3岁儿童也能成功掩饰他们的真实情绪,表现出白谎行为[10]160-181。但逆向胭脂任务也遭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如任务中对白谎动机的直接提问不适合评估儿童说白谎的实际原因,任务所创设的情境不接近于儿童的日常生活状态。为了避免上述问题,Talwar,Murphy和Lee(2007)又采用失望礼物范式探讨了3—11岁儿童在收到失望礼物时是否能够说白谎。结果发现,即使3岁的年幼儿童也能说白谎;大多数儿童(77%)出现白谎行为;年长儿童(9—11岁,84%)比年幼儿童(3—5岁,72%)更倾向于说白谎,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也更擅于说白谎[11]1-11。

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研究对儿童白谎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探讨,但并未涉及白谎的发生。如Xu,Bao,Fu,Talwar和Lee(2010)以7、9、11岁儿童为被试,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倾向于在礼貌情境下选择说白谎[12]581-596。Garrett-Peters和Fox(2007)研究了失望礼物情境中4—7岁儿童情感反应的跨文化差异,同样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白谎行为[13]161-169。

综合上述研究可见,儿童白谎行为的发展性研究虽然没有涉及儿童白谎发展阶段的问题,也没有得出白谎是否像说谎或欺骗那样具有从行为主义水平向心理主义水平发展的特点的研究结论,但是可以明确得出儿童白谎行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3岁的年幼儿童就能够成功说白谎;第二,儿童白谎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相较于年幼儿童,年长儿童会更倾向于说白谎;第三,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更能成功地说白谎。

(三)儿童白谎动机的发展

研究者发现儿童说白谎存在两种动机:一是自我保护动机,即避免对他们自己的消极后果;二是亲社会动机,即避免伤害给予者的感情。

最初Talwar和Lee(2002)采用逆向胭脂任务研究发现,虽然3岁儿童也能够成功说白谎,但其中有51%的儿童回答他们不知道或忘了告诉实验者鼻子上有红点或者他们根本没有回答;17%的儿童认为红点是天生就有的,而没有更多解释为什么是天生的就会阻止他们说真话;只有11%的儿童解释自己说谎的原因是想避免引起尴尬。他们据此猜测儿童说谎可能混合着自我保护动机和亲社会动机[10]160-181。这一研究结论引发了其他研究者对白谎动机的深入思考,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解释。一种认为儿童在逆向胭脂任务中表现出的亲社会说谎,实际上可能是自我取向的动机,因为如果儿童说真话,他们可能要面对成人的消极反应;但如果说谎,不仅能避免不愉快的结果,还可能会取悦成人。而另一种则认为儿童的白谎可能确实是亲社会的,因为儿童从小就被大人教导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表达亲社会目的的谎言。Talwar,Murphy和Lee(2007)采用失望礼物范式,进一步探讨了这两种不一致的解释。他们认为,失望礼物情境创设了一种能使儿童置身于有悖于他们自己的期望和感受、为保护他人的情感而选择说谎言的情境,若儿童在失望礼物情境中选择了说谎,就是出于亲社会的动机;若儿童选择说真话,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结果发现,大多数儿童选择说白谎,即证实了儿童白谎是出于亲社会动机[11]1-11。Popliger,Talwar和Crossman(2011)发现了相似的研究结果,即使4岁儿童也拥有亲社会的白谎动机[14]373-392。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儿童白谎的动机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动态变化,大多数年幼儿童出于自我取向的原因而说谎,而大多数年长儿童出于亲社会的原因而说谎,或者说是从年幼时的自我保护动机逐渐发展为年长时的亲社会动机[12]581-596。

三、儿童白谎的相关因素研究

影响儿童白谎行为的因素与影响儿童白谎道德评价的因素各不相同,现有研究对这两个领域的相关因素研究的侧重程度也不一致。就儿童对白谎的道德评价来说,现有研究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情境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相对而言,儿童白谎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数量较多,主要集中于与儿童自身心理能力等内部因素。

(一)白谎道德评价的相关因素

目前关于儿童白谎道德评价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主要涉及的是外部因素。例如,Ma等(2011)发现,儿童对说白谎道德评价受其社会结果的影响,当说真话会导致消极社会结果时,儿童评价说真话更为消极,说白谎更为积极;而当正确的信息可能有助于他人将来获得某种成功时,儿童评价说真话更加积极,说白谎更加消极[15]308-321。

(二)儿童白谎行为的相关因素

相较于儿童对白谎的道德评价而言,儿童白谎行为的关系研究较多,且集中于儿童自身心理能力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错误信念理解、情绪理解、自我控制、道德认知等,同时也涉及情境因素。

1.错误信念理解

Broomfield等人(2002)指出,在失望礼物情境下,儿童表现出白谎行为需要理解送礼物者的期望或愿望(送礼物者希望所送礼物能使收礼者高兴),以及需要预测说谎话能引发送礼者的错误信念(让送礼者误认为收礼者喜欢自己的礼物)[6]47-65。也就是说白谎需要儿童能理解送礼者的愿望、信念并进行相应的推理。可见,白谎与心理理论的核心领域——错误信念理解、愿望理解存在紧密的关系。

一些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儿童白谎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例如,Gross和Harris(1988)以4岁和6岁儿童为被试,以讲失望礼物故事的形式研究了儿童的白谎,结果发现,6岁儿童通常建议收礼者表达虚假的表情反应,并且也能正确推测出旁观者会对收礼者的情绪拥有错误信念;而4岁儿童明显不会建议表达虚假表情。Gross和Harris认为,6岁儿童能正确预测观察者关于情绪状态的错误信念是因为他们能理解二级心理状态,即“A希望B相信X”[16]475-488。有关研究也发现,4岁儿童不能理解二级心理状态,而6岁儿童可以[17]749-773。但也有研究者持不一致的观点,如Banerjee和Yuill(1999)认为,4—6岁儿童在此能力上的发展主要反映的是社会经历而不是社会认知理解,只需理解一级心理状态以及理解一个人的表达行为影响另一个人的情绪,而不需二级心理状态理解。他们使用与Gross和Harris(1988)相类似的任务发现,与未通过二级信念任务的4—6岁儿童相比,通过此任务的儿童更多地建议做出虚假回答,在亲社会动机和自我保护动机中均是如此,但是因自我倾向动机而建议虚假回应与二级信念理解存在较强相关,而因亲社会动机而建议虚假回应与二级信念理解之间的相关较弱;而且无论是否能够通过二级信念任务,大多数儿童都能够正确回答旁观者的信念问题。所以,Banerjee和Yuill得出结论,礼貌情境下的虚假反应只是一种亲社会反应,只需要一级信念能力,不需要二级心理表征理解[18]111-124。上述两个研究的最大差异就在于是否对白谎的动机类型进行区分。可见,儿童不同动机水平的白谎所需要的心理状态理解水平也不一样,亲社会动机的白谎仅需要预测自己的行为表达会影响他人的情绪,所以仅需要一级心理状态理解,但自我倾向动机的白谎则需要推测自己的表达行为会引发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所以需要二级信念理解。

2.情绪理解

白谎产生于人际互动情境当中,这势必会涉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推理,以及对自我情绪的了解和控制,例如在失望礼物任务中,儿童说白谎时,必须要先能预测说真话会给送礼者带来消极情绪,说谎话会导致送礼者的积极情绪,并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从而表达积极情绪[4]47-65。儿童只有拥有一定的情绪理解能力,才能够正确识别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语调表情,并能够恰当推理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所导致的他人的情绪,最后才有可能说白谎。也存在一些支持白谎与情绪理解之间存在关系的实证研究,如Garner和Power(1996)在探讨家庭成员的情绪表达与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时发现,儿童在收到失望奖励时的积极表达与儿童的情绪理解呈正相关[19]1406-1419。

3.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对于儿童白谎也至关重要。儿童在面临礼貌情境时,需要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语和情绪,如在不喜欢礼物时说喜欢,抑制失望情绪而表达出高兴,所以需要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Broomfield等人(2002)曾明确指出失望礼物情境下的白谎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就是要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即收礼者在不喜欢礼物的情况下却能说喜欢[4]47-65。现有关于白谎与自我控制或自我调节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也都得出了一致性结论,即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如Cole,Zahn-Waxler及Smith(1994)考查了在失望礼物情境中个体表达控制的个体差异,证实了在失望情境中个体存在表达控制,但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20]835-846;Simonds,Kieras,Rueda和Rothbart(2007)在探讨7—10岁儿童的自我调节时发现,执行注意与努力控制及失望礼物情境中的微笑回应相关[21]474-488。

4.道德认知

理论上,白谎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其发展水平与道德认知发展水平有关。也有实证研究证据说明了白谎与道德认知的相关关系。如Xu等人(2010)在研究7、9、11岁儿童对于谎言的道德理解以及在礼貌情境下实际的说谎行为时发现,儿童关于谎言的社会道德知识与在礼貌情境下儿童实际的说谎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特别是当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理由与礼貌情境下说谎的动机相一致时,这种相关更加显著[12]581-596。Popliger等人(2011)研究发现,儿童的道德理解确实能预测儿童实际的白谎行为[13]373-392。另外,近几十年来,道德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者早已指出,儿童是如何从根据外部的结果(如老师的指导或惩罚)发展到根据他人消极内在后果来评价道德违反事件的[22]119-154[23]789-857;而有关儿童白谎动机发展的一些研究也发现,儿童白谎的动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动态变化,从自我保护的动机逐渐发展为亲社会的动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与白谎动机发展存在着一致性的趋势,也间接反映了道德认知与白谎的密切关系。

5.情境因素

儿童个体的发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处于一个相互关联的情境之中[24]210-213,情境因素如送礼物者的身份、年龄、送礼者与儿童的关系程度、有无父母的指导以及父母的现场效应等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白谎行为。例如相比无指导条件,父母指导条件下的儿童收到失望礼物时对送礼者说白谎的人数显著较多。

四、研究展望

目前儿童白谎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一,从研究目的来看,直接以儿童白谎为主要研究目的的研究较少,不能使我们对儿童白谎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儿童白谎本身。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实验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儿童白谎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更为缺乏,未来的研究应更多采用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机制问题。第三,从研究内容和范围来看,研究内容单调,研究范围狭窄,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特殊儿童白谎、儿童白谎神经机制以及跨文化研究。另外,儿童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和成长特点[25]188-191,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儿童白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研究。

[1] De Paulo,B.M.,Kashy,D.A..Everyday lies in close and casual relationship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8(74).

[2] Siegler,F.A..Lying [J].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66,3(2).

[3] Coleman,L.,Kay,P..Prototype semantics:The English word “lie” [J].Language,1981,57.

[4] Broomfield,K.A.,Robinson,E.J.,Robinson,W.P..Children’s understanding about white lie[J].The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20(1).

[5] Bussey,K..Children’s catego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es and truths [J].Child Development,1999,70.

[6] Keltikangas-Jaervinen,L.,Lindeman,M..Evaluation of theft,lying,and fighting in adolescence [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97,26.

[7] Lee,K.,Ross,H.J..The concept of lying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testing Sweetser’s folkloristic model [J].Merrill-Palmer Quarterly,1997,43(2).

[8] 刘秀丽.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及欺骗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

[9] Lewis,M.,Sullivan,M.W.,Stanger,C.,Weiss,M..Self development and self-conscious emotions [J].Child Developmental,1989,60.

[10] Talwar,V.,Lee,K..Emergence of white lie-telling in children between 3 and 7 years of age [J].Merrill-Palmer Quarterly,2002,48.

[11] Talwar,V.,Murphy,S.M.,Lee,K...White lie-telling in children for politeness purpos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7,31(1).

[12] Xu,F.,Bao,X.,Fu,G.,Talwar,V.,Lee,K..Lying and truth-telling in children:From concept to action [J].Child Development,2010,81.

[13] Garrett-Peters,P.T.,Fox,N.A..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emotional reactions to a disappointing situ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7,31(2).

[14] Popliger,M.,Talwar,V.,Crossman,A..Predictors of children’s prosocial lie-telling:Motivation,socialization variables,and moral understanding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1,110.

[15] Ma,F.L.,Xu,F.,Heyman,G.D.,Lee,K..Chinese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white lies:Weighing the consequences for recipients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1,108.

[16] Gross,D.,Harris,P.L..False beliefs about emotion: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misleading emotional displays [J].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 Development,1988,11.

[17] Miller,S.A..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econd-order mental states [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9,135(5).

[18] Banerjee,R.,Yuill,N..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elf-presentational display rules:Associations with mental-state understanding [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17.

[19] Garner,P.W.,Power,T.G..Preschoolers’ emotional control in the disappointment paradigm and its relation to temperament,emotional knowledge,and family expressiveness [J].Child Development,1996,67.

[20] Cole,P.M.,Zahn-Waxler,C.,Smith,K.D..Expressive control during a disappointment:Variations related to preschoolers’ behavior problems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30(6).

[21] Simonds,J.,Kieras,J.E.,Rueda,M.R.,Rothbart,M.K..Effortful control,executive attention,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7-10-year-old children [J].Cognitive Development,2007,22.

[22] Smetana,J.G..Social-cognitive domain theory:Consistencies and variations in children’s moral and social judgments.In M.Killen & J.G.Smetana(Eds.),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23] Turiel,E..Th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In N.Eisenberg,W.Damon,& R.M.Lerner(Eds.),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Social,emotional,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Hoboken,NJ:Wiley,2006.

[24] 王海英.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25] 张宪冰.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Review o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White Lie

LIU Xiu-li1,SHI Hua-yi2,ZHANG Na3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2.Yingkou Mobile Corpor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Yingkou 115000,China;3.Teaching and Research Training Centre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0,China)

White lie,contrasted to malicious lie,belongs to pro-social lie.As a social behavior,it violates and upholds the basic rule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White lie-telling in children provides a window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by which children learn necessary social skills to interact with others and form social relations.The current research of children’s white lie focus on two major aspects:one is the developmental study on children’s white lie,which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white-lie behavior,white-lie motivation,white-lie moral evaluation and concept understanding;The other is the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hite lie which include false belief,emotion understanding,self controlling,moral cognition and empathy.Future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establishing a research system of children’s white lie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aspects:methods of research,contents of research,and purposes of research.And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xtend the field of study on the children’s white lie.

White Lie;False Belief;Emotional Understanding;Moral Cognition;Empathy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4.024

2016-01-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4YJA880047)。

刘秀丽(1973-),女,浙江乐清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史华一(1988-),女,黑龙江大兴安岭人,辽宁省营口移动公司职员,硕士;张娜(1983-),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员,博士。

G44

A

1001-6201(2016)04-0146-06

[责任编辑:何宏俭]

猜你喜欢
谎言信念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为了信念
动机比能力重要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动机不纯
真实的谎言
谎言
揭穿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