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校就业竞争力的方法与对策*

2016-03-09 22:57吴志明罗光云李丽琼杜理丽
光明中医 2016年2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竞争力毕业生

张 明 吴志明 林 燕 罗光云 李丽琼 杜理丽



提升我校就业竞争力的方法与对策*

张 明 吴志明 林 燕 罗光云 李丽琼 杜理丽△

阐述我校的中医专业特点,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建议:培养高尚医德,树立“仁者之心”;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医学实践技能;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就业心理素质的调整与完善;拓展就业思路,提高就业成功率;以期为中医院校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就业竞争力;中医专业;方法与对策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在校大学生,需要对自身就业竞争力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或判定,以便为将来面临解决就业问题之时提供自我衡量和自我改善的依据。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主要体现在知识积累、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养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优势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脱颖而出,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1]。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作全面、客观的分析,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掌握“主动权”,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缓解的关键问题。

对于医学行业来说,就业竞争力应包含优良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技能、开拓的科研创新能力、全面的求职技巧等诸多方面[2]。综合考虑到中医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有关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1 培养高尚医德,树立“仁者之心”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了形成中医药特色的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以及中医药学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和人文价值。中国传统医德强调“医乃仁术”,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因此,作为一名合格而有责任心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医学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兼备医者的高尚的医德修养,本着医生所必备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耐心、细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担负起社会责任感,才能最终成就为医之道。

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毕业生的核心素质,也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最根本素质。高等中医院校以培养医学人才为主要任务,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来所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理应沉浸在“以人为本”“人命至重”“精诚合一”“德术并重”等中医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中,使医学生们在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时刻警示自己,怀着一颗“仁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3]。

因此,自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该开始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与熏陶,灌输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宽容大度等优良医德医风,帮助他们稳定专业思想,深化专业认同感,端正学习态度,使之贯穿学生们的整个大学生涯,并嘱其作为医者一生所受用的行医和为人准则。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竞争力。

2 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加强医学实践技能

毕业生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是就业竞争力的最基本、最首要的要素。提升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方面。中医院校学生在1~3年级期间,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通过主动而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保证毕业前修满学分,为后期进入实习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在校期间,还应该鼓励学生获取医学专业各种资格和能力证书,为进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这对于提升专业技能具有促进作用。

中医院校学生进入4~5年级时,将有大约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医院或医疗机构进行实习或见习工作。对于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们来说,就业前都会获得一些临床实习体验,但是,由于医学行业的特殊性,在掌握精准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临床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方面,具有较高标准和要求,因此,毕业实习期间的实操训练远远不够,不足以让医学生们获得熟练而自信的操作技能。所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势在必行之举。

我校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我校现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18个,其中医学类实习基地70个(包括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13所,实习医院34所,西医临床教学基地11个);中药及药学类实习基地43个;非医药学类专业实习基地5个。对于我校毕业生来说,毕业实习就是接触社会,锻炼操作技能,实现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的最好途径。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获得更多与社会的接触机会,把在校获得的专业基础知识付诸于实践。在这一点上,毋容置疑,不仅是中医类毕业生,几乎所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均具有较其他非医疗专业更具优势的就业竞争力,我校学生亦不例外。

近年,我校陆续开展了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以促进学校发展,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良性互动、互利共生。我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了无缝对接,提高了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对那些在导师带领下有机会能参与到其中部分研究活动的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其他未有此经历的同届毕业生相比较而言,相应地在其就业竞争力上增添了砝码。

另外,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优化改进实践课程的安排,增加临床技能培训的课程,合理调整学生阶段实习课时,合理调整和安排毕业实习的内容计划,致力于增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效地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3 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我校已开展了各种就业指导,如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积极组织校际职业规划大赛并参加校外院校组织的职业规划大赛活动等,提高了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但由于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要求的影响和高校自身教学改革的约束,导致从毕业生长远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方面不足。通过跟踪采访发现,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少部分毕业生虽然完成了临时、短期的就业,但却没有将就业与择业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工作单位变动性较大,甚至频繁辞职、失业。针对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依据。

3.1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健全主管就业工作领导的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增加就业指导中心常务管理人员的设置,让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更多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使就业工作队伍体现出既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又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特点。

3.2 高度关注国家有关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使用海报、图表等毕业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将国家最新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到位。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求职需求,及时为其解读有关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困难帮扶等政策措施,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延伸分析就业形势,协助就业定位,正确把握就业方向,让学生具备应时而动的心态。

3.3 合理设置和增加就业指导课程,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不定期开设专场职业创业指导讲座:优秀校友讲体会、专家学者讲形势、创业典型讲经验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就业创业,并可邀请他(她)们担任兼职导师,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创业方案。

3.4 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合理确立职业目标,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增强其应对竞争及挫折的抗压能力。同时,帮助毕业生正确评价自我,以及时调整符合自身条件的就业目标,避免好高骛远。

3.5 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就业环节中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家庭的影响非常重要,父母所从事的职业、父母的期望性职业以及价值观等都会深刻影响到其子女的择业观。因此,在毕业之际,学校应该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支持。通过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使家长也成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者,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有益的帮助,这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4 就业心理素质的调整与完善

客观认识自己,准确就业定位。在应聘过程中,结合自身个性特点、兴趣特长、未来发展的方向,选择相应的应聘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和薪水待遇,不过高要求一次性成功的就业预期,以免走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误区,由此可能丧失许多擦身而过的就业机会。毕业生应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认识到在应聘时碰壁是正常现象,拥有足够的自信,力争好好把握下一次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寻找机会参与各类就业应聘会。

5 拓展就业思路,提高就业成功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目标不能仅限于专业对口单位,而是要拓展就业思路,选择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选择到社区、单位基层和偏远农村锻炼成长、建功立业,鼓励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推荐学生参与国家和省级的项目就业,选择踊跃响应国家政策应征入伍等。此外,我院每年均有约10%~20%毕业生积极参与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以适应医学学科专业不断变化更新特征的要求。

紧密结合国家新推出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等重大战略,探索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渠道、新形态。在需求就业的道路上,要勇于尝试,把握机会,决不放弃,以寻求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成功率[5]。

通过切合实际地分析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就业择业指导,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使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率得到稳步提高,从而提高我校就业竞争力。

[1] 黄建波,李海滨,徐挺,等.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探究[J].电子制作,2013(18):223-224.

[2] 何殷,舒彤,黄亮,等.加强医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提升就业率[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456-457,507.

[3] 省格丽,蒋洁,孙湛.以中医药文化提升医学生的竞争力[J].新疆中医药,2014,32(4):81-83.

[4] 杨春华,杨玲.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9,29(5):39-45.

[5] 张波.21世纪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分析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9(8):103-104.

本刊针对个别网站及个人以本刊名义从事非法活动的声明

1 本刊郑重声明

凡非本刊版权页上公布之个人网站或下属部门或各地联络站或广告发行站,均与本刊无关,其活动应属假冒本刊名义的非法活动,本刊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权利。同时,敬请读者鉴别,谨防上当。

2 关于本刊网站的情况说明

近来有不少读者来电来函质疑网络上有许多光明中医征稿的网站,现正式声明如下。

2.1 本刊唯一指定的官方网站是:http://www.gmzyzy.com光明中医杂志社。凡与该网站相关的所有法律、经济等相关事宜,本刊必将负责到底,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2 科技部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的有关本刊的网页(站),均系本刊在政府有关政策指导下之联盟网站,但本刊无法对读者承负相关责任。

2.3 有些有友情链接或某些学术部门、分支机构之网站(页),也在为本刊征集稿件,但本刊无法对这些稿件之作者承诺任何义务和责任。并在此郑重声明,凡与非本刊指定官方网站发生的任何关系,与本刊无关。

3 通联地址、信箱说明

3.1 本刊全国统一专用汇款、通联信箱:北京105信箱(即通讯地址)。收件人可写“光明中医杂志社”或具体部门,如“光明中医校友会”、“光明中医杂志社财务部”、“读者服务部”、“编辑部”等。邮政编码:100036。凡与其他信箱或个人发生联系,本刊将无法对您承负相应的任何责任。

3.2 所有来稿,请附第一作者详细的通联办法(电话、地址、邮编、电子信箱),以便及时沟通。本刊唯一投稿邮箱:gmzyzy@sina.com

3.3 咨询电话:010-68581039 010-68580939(传真)

4 本刊所属部门或个人或各地广告、信息、发行联络站,均无权向相关人或单位收取现金。我刊指定收取现金、汇票的单位是“光明中医杂志社财务部”或本刊协办单位“北京杏林春雨中医药研究院财务部。”

《光明中医》杂志社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Our School

ZHANG Ming WU Zhiming LIN Yan LUO Guangyun LI Liqiong DU Lili

(Yun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Yunnan, Kunming 650500, China)

Through describing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schoo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dvice o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as follows: cultivating noble medical ethics and setting up the “benevolent heart”, firmly grasp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trengthening medical practice skills, strengthening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employment, expanding employment and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employ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improv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云南中医学院就业工作专项课题研究(No.jy20150206)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昆明 650200)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2.064

1003-8914(2016)-22-3363-03

�大年

2016-04-29)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竞争力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