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2016-03-10 12:28闫合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小班农药教学方法

闫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 咸阳712100)

《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闫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 咸阳712100)

针对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讨。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教学改革;制药工程

0 引言

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包括农产品质量控制涉及的分析和农药残留监督分析两个部分[1]。农药产品分为原药和制剂两个方面,农药分析是农药产品化学研究的只要手段,其中包括农药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理化性质分析、原材料的质量分析以及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等。农药残留分析的内容是分析施于农田的农药在农田中的消解动态,最终在农产品、相关环境中的滞留情况以及各种施药因素对农药最终残留水平的影响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设置在植物保护学院,具有以农药方向为重点的特色。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效果的社会评估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近年来我校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教学实践与体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力图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1 立足专业课程设置,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材采用王惠、吴文君主编《农药分析及残留分析》,教学时数为24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除绪论外,农药分析部分主要讲授原药与制剂分析的采样、有效成分分析-经典方法、有效成分分析-气相色谱法、有效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有效成分分析-毛细管电泳技术、有效成分及杂质的定性分析-波普法、农药理化性状分析等7章;残留分析部分讲授农药残留基本概念与田间试验、农药残留样品制备及残留农药的检测等3章。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教授学生掌握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其中涉及的方法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结构分析》等前期基础课程中均详细讲述。因此,在设计教学重点及实验内容时,避免与前期基础课程的重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在农药分析及残留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应定位为以上方法在农药领域中的应用及要注意的细节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 结合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笔者结合自身科研方向,将农药质量标准的建立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课堂讲授中,以笔者所制定的“8%川芎油·鱼藤酮杀螨环保乳油”企业标准为例,讲授各种农药分析方法在农药产业中应用。“8%川芎油·鱼藤酮杀螨环保乳油”企业标准内容基本涉及原料药标准、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及制剂理化性质等农药分析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实例的讲授,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课程讲授内容的实用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科研素养的目的,效果显著。

3 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班教学是指班级规模较小,人数在15-30人之间的班级教学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我国台湾在这方面也颇为领先,其核心理念是以“个性化教育为根本”。尽管不同教育专家对班级规模究竟是小比大好,还是大比小好,还存在一定的争论[3]。然而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通过减少课时量实现任务型小班教学已经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并在全国高校得以推广[4]。农药分析及残留分析是学生在低年级掌握一定化学及农药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所开设的一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的应用性课程,由于不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加上课程的抽象性,难免会对学生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障碍,即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以“个性化教育”为根本的小班教学模式基本内容包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符合个性特征的“适应性”教育。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农药分析及残留分析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农药分析及残留分析实验教学学时数为16学时。实验教学内容的过度细化,主要表现在课程间实验内容交叉和重复、占用学时数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等,不利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人才的培养[5]。因此,要重视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必须在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加以改革。在实验内容方面,本课程应避免与前期基础课程实验内容冲突。要解决该问题,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必须明确。如:仪器分析课程和本课程实验内容中均会涉及气相色谱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仪器分析实验目的为让学生掌握气相色谱仪器的使用,而本课程实验目的应为让学生掌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在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应在强化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上,注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上目的,最佳途径为大力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例如,将原气相色谱法分析吡虫啉原药中有效成分含量、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菌灵在油菜叶中农药残留、吡虫啉乳油热储稳定性试验及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细度测定等四个实验更改为 “5%吡虫啉乳油杀虫剂质量标准建立及在油菜叶片中农残测定”一个大型综合性实验,达到提高实验连贯性,加深学生理解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效果良好。我们希望进一步完善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案,形成适合制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合格的农药学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1]朱永哲,贾海飞.《农药分析与残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15,22:202-203.

[2]曹红,刘红,陈思羽,薛梅.关于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创新培养的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19(1):82-84.

[3]刘力.小班一定比大班好吗-关于小班教学实验的若干争论[J].教育科学研究, 2007,11:16-19.

[4]欧阳旭东.高校扩招背景下的外语教学策略-大学英语通过减课时实现任务型小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1):59-61.

[5]张子学,崔广荣,张从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技能培养[J].安徽农学通报,2008,11(18):158-159.

[责任编辑:朱丽娜]

闫合(1983—),男,山东枣庄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农药学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小班农药教学方法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