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词汇教学研究

2016-03-10 12:28贾文捷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词根含义单词

贾文捷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浙江 杭州310018)

基于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词汇教学研究

贾文捷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浙江 杭州310018)

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石,影响着英语语言使用的效果。本文为通过词汇的记忆、词汇的理解和词汇的使用三个方面解析词汇的构造和记忆方法,并探讨了词汇的学习技巧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

词汇的记忆;词汇的理解;词汇的使用

Words as the fundamental part of English learning,influence the results of leaning to a certain extent.The paper analyzed the structure and memorizing methods of words through three aspects(memorizing of words,understanding of words and usage of words),and discussed feasibility of the learning skills.

词汇学习作为必要且重要的一环,与英语学习各方面息息相关。无论听力、阅读、写作或口语都需要扎实的词汇基础作铺垫。[1]正如Wilkins(1976)指出,没有语法就不能较好的进行表达,而没有词汇则无法进行表达。所以词汇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作为关键的一环,应被给予较高的重视。但是,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且缺乏语言环境的高职学生而言,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记忆词汇,通常暂时记住了,过段时间又遗忘了。而由于高职生源的复杂性,学生的英语基础参次不齐,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性的死记硬背,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缺乏语言环境,无法有效地将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从而导致对英语学习功利性较强,或产生畏难情绪视英语学习为一种负担,以致半途而废。因此结合高职教育的核心“实用”二字,英语词汇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达到基本的日常口语对话、书面交流等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基石就是词汇,词汇量的多少关系到表达的完整性,词汇的使用则会对表述的准确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对词汇的构成、词汇的理解以及词汇的运用进行阐述,帮助学生从构词法的角度解决词汇记忆的问题;从词义的关系理解单词本身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下的上下义关系从而更好的使用词汇并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

1 词汇的记忆

[2]弓泉淼(2011)认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记忆词汇可有效地扩大词汇量。所谓正确的记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词汇的“重复”,较常见的方式为反复背诵,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许多学生在反复背诵后通常只能维持短暂记忆,这样的“重复”是无效且痛苦的。因此为了确保记忆效果,我们应采取有效“重复”的方式尽量让自己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进行“重复”。比如“McDonald”,多数学生都认识这个单词,是因为这个词的出现频率较高(如电视广告,食品包装袋等),于是实现了通过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对这个单词的重复记忆的条件。再比如“beautiful”,这个单词由九个字母组成,但几乎没有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拼写错误,这是因为从小到大,大多数学生只要一提到“美丽的”就想到这个单词,所以在重复的使用中实现了对这个单词的有效记忆。此外为了更好地确保记忆效果,我们应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在学习过程中针对词汇的构成进行系统地整理从而加速我们的记忆。这个加速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得以实现。

1.1 词根、词缀

英语单词的词根词缀与汉字的偏旁部首一样用于帮助构成词汇的含义,通过偏旁部首我们可以猜测单词的意思,并通过解构的方式增强我们对于英语单词“见字识意”的能力。

如:

▲Private---(词根priv-+后缀-ate)

“priv-”指“权利”,“-ate”在此处为形容词后缀,表“私人的”→Private(私人的;私有的)

▲Deprive---(前缀De-+词根priv-)

“de-”表“去除”,“priv-”指“权力”,去除权力 → Deprive(剥夺)

▲Privilege---(词根prive-+i+词根leg-)

“priv-”表“权力”,“i”可以联想为单词“I”(指“人”),“leg-”作词根表“法律”,法律赋予人的权利→Privilege(特权)

以上这三个单词都包含了同样的词根“priv-”,根据词根我们可以对单词的组成进行解构,从而推测其大致含义,并通过词根词缀在单词联想记忆中的整理和归纳有效的加速记忆。

1.2 同义词、反义词

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调查的4个班级(二个普高班和二个三校班)共210名学生根据所给的6个中文表达进行翻译,以此观察不同英语层次学生在单词使用上的差异,测试结果发现超过96%的学生使用“important”表达“重要的”,使用 “beautiful”翻译“美丽的”占87%,低于3%的学生在表达“我认为”时使用了“I believe”及“I consider”,使用“like”与“love”翻译“喜欢”和“爱”的比率达到了100%,而超过87%的学生选择用“opinion”表达“观点”。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英语层次的学生的共性为词汇量较少以及表达方式单一。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重在“联想(association)”。

[5]王益民(1996)认为,联想是词汇学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英语的同反义词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单词、扩大英语词汇量。通过常见词和普通词所产生的联想,我们就可以将与之相关的生僻词联系在一起,进行打包记忆。比如除了用“important”表示“重要的”,我们还可以联想其他同义词汇,例如 “crucial,vital,significant,prominent, substantial…”,这样当我们需要表达“做…是重要的”,就可以采用“It is vital to do….”来代替常见的“It is important to do…”,从而达到表达多样化的目的。

1.3 形似词

在英语中形似词形似义异,容易混淆。所以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可以将拼写相似以及读音相近的单词统一进行整理和归纳,通过比较找出异同从而达到有效记忆的目的(黄桂林,1998)[3]。

如:

▲Deprive和Derive

Deprive表“剥夺”

Derive:(前缀de-+词根rive)

De-这个前缀有2个意思,“deprive”的前缀“de”表“去除”,而在“derive”一词中前缀“de”表“向下”,词根“rive”指“river”(河流)→Derive(来源于)

▲Taunt(嘲讽) Daunt(使气馁) Jaunt(游览)

Haunt(经常出没于)Gaunt(荒凉的) Flaunt(炫耀)

以上这一组可以统称为 “婶婶词汇”,在所有单词中都包含了“aunt”(婶婶,姨妈)这个部分。

▲Ingenious(新颖独特的) Ingenuous(天真无邪的)

▲Jealous(嫉妒的) Zealous(热情的)

▲Compliment(赞美) Complement(补充)

▲Avid(渴望的) Arid(干旱的) Acid(酸的)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发现许多单词不仅拼写方式相近,读音也较为相似,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能够注意形似词的整理,就能够更好的区分单词之间的差异,并确保词汇的记忆效果。

2 词汇的理解

我认为词汇的学习除了从形态上读音上进行区分和归纳外,更应该从本质上了解词汇的形成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构造和功能。具体归纳为以下三种原则:

2.1 动词第一原则

即动词为所有单词中最重要的词性。动词表示了两个或多个义群的关系,如果不明白句子中动词的含义,那么将直接影响对于整个语义的理解。

如:小明打小王。(Xiao Ming beats Xiao Wang)

如果不知道动词“beat”的含义,就无法理解上述句子的人物关系。如果知道动词意为“打”,就算不知道Xiao Ming和Xiao Wang的身份,也可以通过首字母大写的单词来推断这两个词的词性为名词,那么上述句子的语意仍旧清晰。所以在英语各类词性中,应注重动词的积累,不仅因为它们在帮助理解语义中的重要性,更因为大多数名词和形容词的原型都来源于动词,所以在理解词汇时,首先要遵循动词第一原则。

2.2 词汇如水原则

2.2.1 原义与引申义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水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当把水盛到容器中时,水就有了形状。而词汇的性质与水相同,只有将词汇放在上下文语境当中词汇才有含义,确切的说是有且只有一个含义。

例(1):Dirty---肮脏

We went out on a dirty night.

上述句子如果使用“dirty”的原义,那么就变成了 “我们在一个肮脏的夜晚出去”。然而此处的“on a dirty night”应该理解为“在一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这个语境当中“dirty”由肮脏的本义引伸为天气的恶劣,比如打雷下雨的天气就可以用“dirty”来形容。

例(2):Finger---手指

I finger through the book.

在这个语境中,“finger”作为动词,不应沿用其作为名词的本义“手指”,而应结合语境将“finger through”组合在一起,由此推测出此处的动词词组含义为“翻阅”。在这个句子中,“finger”由原来的名词变成了动词,其动词含义由名词含义“手指”引伸而来。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词汇如水的第一种情况,即词汇的原义与其引伸义之间有逻辑关系。再比如“rapid”这个单词作形容词表示“迅速的”,作名词则表示“急流”,即迅速流动的水流,也是由其原义“迅速的”引伸而来。

2.2.2 原义与引申义之间无逻辑关系

例如“minute”这个单词,当它作名词的时候表示“分钟”,作形容词则表示“微小的”,但是“分钟”与“微小的”这两个含义之间并不存在逻辑关系,所以属于词汇如水的第二种情况,即词汇的原义与其引伸义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此时不同含义的共性要通过词汇结构反映,即通过词根词缀对单词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含义的由来。 比如“Convention”这个单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指“集会,聚会”,另一个表示“传统习俗”。在这个单词中,前缀“con-”表“共同”,词根“vent”表“来临”,“共同来到到某地”引出了该单词的第一层含义 “集会聚会”,而“共同来到某地”的这一行为方式则表达了“传统习俗”这一引申含义。再如“Adopt”这个单词原义表“采纳”,引申义指“收养”,从单词构成上可以发现前缀“ad-”表“倾向于”,而词根“opt”表“选择”,而“收养”和“采纳”都是一种“有倾向性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对词汇的构成进一步解析,了解它的形成方式进而帮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上下文语义并借由语境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2.2.3 同义替换原则

陆殿杨(1964)认为,重复在语言中必不可少,但是过度重复容易使语言显得简单乏味,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4]英语的使用习惯相较中文更倾向于用不同的单词表达同一层含义,比如中文表述上,中国人习惯多遍重复,如“好好好”、“是的是的”、“你好你好”,而英语通常只说一遍“yes”或者“hi”。中文表抱歉,会说“对不起对不起”,而英语只说“sorry”,不会重复多遍。再比如中文喜欢用排比,“我们要加强…,加强…,加强…”,英语也可以说“We should improve… We should improve…We should improve… ”,但这种重复的表达显得单一乏味,这是因为英语是一种不喜欢重复的语言。

如:杭州好啊,山好,水好,人好,吃得好。

如果这个句子中的5个“好”都用“good”进行翻译,那么就失去了英语本身的美感,所以在表达上可以根据语义了解不同“好”的含义从而使表达更符合英语语用习惯。

如:Hangzhou is wonderful,mountains are green,water is clean, people are nice and foods are tasty.

句中的五个“好”根据上下文语境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表述的时候应注重体现其深层意义:

(1) 城市 “美丽” 或 “棒” 为好: 可以使用诸如“wonderful”,“beautiful”,“great”等词汇进行描述。

(2)山“青”为好:此处使用颜色“Green”突出山之好。

(3)水“秀”为好:“秀”指清澈优美,此处采用“clean”描述水之好。

(4)人“友善”为好:此处可使用“nice”或“friendly”体现人之好。

(5)食物“美味”为好:“tasty”或“yummy”可以用于展现食物之好。

3 词汇的使用

根据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原则,英语学习的目的为实现日常沟通和交流,而表述是否准确及恰当则是衡量沟通效果的标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语言使用的模仿,而非自以为是的“创造语言”,形成所谓的“Chinglish”。“Chinglish”做为汉语和英语的混合产物,并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表达习惯且带有典型的汉语思维方式,学习者通常在表达前习惯性地用中文作为提纲,然后逐字逐句地进行机械翻译,因此汉语痕迹明显,而无法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所接受。

参与此次研究的210名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三个词组(深刻的变化、严重的后果、流行的观点)进行翻译,100%的学生将“深刻变化”译为 “deep change”,高达98%的学生将 “严重的后果”译为“serious results”,使用“popular idea”翻译“流行观点”的比率则高达99%。以上这些表达方式都是基于汉语思维而产生的中式英语表达。而“深刻的变化”在英语中作为一个固定搭配,“深刻”用的是“profound”一词,因此“深刻的变化”应译为 “profound change”;而“严重后果”在各类阅读文章中使用的是“grave consequences”这个固定搭配,所以当接触到此类正确且地道的表达方式时,就应该把它们记录下来,而不凭借汉语思维,按照汉字组合的形式随意地将意思对等的单词拼凑在一起。因此对正确的表达、地道的表述进行及时积累是避免“创造语言”的有效途径。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成英语知识的基石。词汇量的多少和词汇使用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不同英语基础学生地思维,培养其理解以及运用词汇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达到有效记忆的目的。

[1]D.A.Wilkins.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MIT Press,1972.

[2]弓泉淼.英语词汇的理解与记忆[J].科技资讯,2011(20):200-200

[3]黄桂林.英语形似词辨异 [J].河北示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365-366.

[4]陆殿杨.英语前置词重复、不重复的情况及译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64(2):8-11

[5]王益民.利用反义词联想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语言教育,1996(7).

[责任编辑:张涛]

贾文捷(1985—),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及语用学。

猜你喜欢
词根含义单词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二十三)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二十二)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十八)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单词连一连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