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2016-03-10 12:28王芬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妇科心理

王芬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王芬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孝感432000)

了解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以保障手术的正常进行,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

妇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护理干预

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源,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加之,妇科手术常涉及性生活、生育功能等有关问题,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多个方面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不仅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而且直接会影响术后康复。因此,了解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1 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焦虑、恐惧

由于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缺乏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害怕预后不良,以及环境及医护人员的陌生都会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甚至恐惧。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实,患者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术后伤口愈合慢等。

1.2 羞怯

患者在性意识方面有较强的羞怯心理,表现为人多的时候脸红,眼向别处看,医生询问病史时,说话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进行体格检查时,患者感到难为情,不配合。当明确诊断需要进行手术时,若患者得知手术室有男医生在场时,便断然拒绝手术或对手术产生抵触情绪。

1.3 悲观猜疑

子宫、卵巢、输卵管,均是女性特有的内分泌和生殖器官,由于患者对有关疾病知识不了解,常常存在错误的观念和认识,担心子宫切除后影响性生活,从而影响夫妻感情,造成家庭破裂,另外,患者自认为切除卵巢后将失去女性特征,担心会男性变,提前进入更年期,因此表现出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绝望,敏感多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1.4 抑郁

由于伤口疼痛及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自理能力下降,自我形象紊乱而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型太紊乱、无助感、对生活失去兴趣等。

1.5 疑虑

中年患者害怕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担心给家庭带来负担,顾虑手术的预后及远期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围手术期不同的心理反应,适时进行心理干预。

2.1 术前心理干预

2.1.1 热情接待,有效沟通

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绍住院环境、管床医生、护士等,消除环境、医护人员陌生带来的不适感。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手术的利与弊、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患者及家属知晓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恐惧情绪。

2.1.2 尊重患者的人格

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患者的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情,目前的治疗及护理进展,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给予解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对有因治疗需要破坏生育功能及使用内分泌制剂时,需警惕副作用,并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以免产生不良心理,造成夫妻感情恶化的后果。[1]

2.1.3 专业的心理咨询

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个体需求等提供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告知患者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可以治愈,恶性肿瘤尽早进行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进行子宫、卵巢、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应向其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澄清患者错误的观念和认识,减轻患者的悲观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心理负担过重的患者,还可向其介绍临床上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2.2 术中心理干预

2.2.1 主动宣教,耐心开导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师、手术医师、护士等,并承诺会尽力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进行麻醉和静脉穿刺时,动作要轻、快、准,减少患者的痛苦。对于一些情绪过于紧张或保持沉默的患者,护士应耐心地开导,主动询问,鼓励患者提出问题,了解事情的症结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和安慰,让患者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配合麻醉和手术的进行。[2]

2.2.2 保持术中安静,减少刺激

术中医护人员应紧密配合,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避免闲谈嬉笑,窃窃私语,以及手术器械的碰撞。[3]尽量减少走动,保持环境安静,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安慰。若术中患者出现意外,医护人员应沉着冷静,切忌大喊大叫,以免造成患者的情绪不稳及血压波动。

2.3 术后心理干预

2.3.1 告知手术效果,传递正面信息

术后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情况、预后过程、病理检查等,向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如体位、饮食、休息与活动、大小便等。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应以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语言进行安慰与鼓励,解决患者的思想顾虑、猜疑,使其产生积极心理配合术后治疗康复。[4]

2.3.2 缓解患者疼痛,主动给予帮助

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症状,不仅与个体的疼痛经历、痛阈、耐受能力有关,还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等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意志力薄弱均会加剧疼痛。护士应根据个体疼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改变体位、分散注意力、使用止痛药物等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安慰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医治疾病的同时,力所能及地为患者解决因疾病带来的思想顾虑、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难。

2.3.3 尊重关心患者,消除负面情绪

由于妇科手术的特殊性,术后患者往往会因手术切除子宫、卵巢或输卵管后出现生理、心理适应不良,从而影响夫妻感情,甚至引起术后性生活障碍,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主诉,尊重患者的隐私,向患者说明切除子宫后月经虽不再来潮,但性生活不会受影响,待阴道残端愈合(术后2-3个月)后即可恢复正常性生活;切除卵巢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调,如潮红、潮热、头晕、失眠等,但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从而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顾虑。对于因手术而丧失功能的年轻女性,应着重向其介绍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老年患者应鼓励其子女悉心照顾,并给予精神支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对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术前焦虑,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术后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并发症,而且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1]李靖.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6.

[2]葛蓓.浅谈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6.

[3]蔡丽.浅谈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福建中医药,2000(1):56.

[4]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3,18(1):77.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妇科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心理感受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