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6-03-10 19:33王森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

王森

(虞城县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商丘 47630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王森

(虞城县人民医院 骨科河南 商丘4763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虞城县人民医院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例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股骨近端骨折类型的不同,手术配合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股骨外侧锁定钢板固定、记忆合金卡环或环抱器,股骨侧采用加长假体,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患者均无泌尿系统、肺部感染及褥疮发生。1例EwansⅢ型骨折粉碎较严重,骨质疏松明显,卧床时间较长;余患者均术后8~12周扶拐下地活动。术后1 a根据Harris标准进行评估优8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0.0%。结论股骨头坏死合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术,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鉴于股骨转子部解剖特点,该处血运丰富,骨折后不愈合发生率极低。同时对于股骨头坏死Ⅲ期末、Ⅳ期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1]。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虞城县人民医院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0例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虞城县人民医院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58~83岁,平均67.3岁。按Ewans分类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6例。股骨头坏死Ⅲ期3例,Ⅳ期7例;左侧6例,右侧4例。股骨头坏死原因:激素性4例,酗酒3例,无明显原因3例。其中7例有明显的内科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及肺部疾病,接受手术时间为伤后至2周内(至2周者因口服利血平,需停药两周才可手术),平均3.8 d。

1.2治疗方法

1.2.1人工关节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术前采用模板测量X线片(100%比例)以评估所选用的假体尺寸大小。9例患者采用德国蛇牌全生物型人工关节,1例因有明显的骨质疏松,髓腔宽大、骨皮质薄采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假体类型:标准型3例,加长远端型7例。4例因大转子骨折移位明显,均采用张力带钢丝捆扎,1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单皮质螺钉)以获得早期稳定。1例采用记忆合金卡环固定,1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股骨近端劈裂骨折,2例上移臀中肌以使挛缩的软组织稳定。

1.2.2手术方法麻醉后,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髂嵴处放置软垫,常规消毒铺巾,取患侧髋关节外侧切口(髂后上嵴于坐骨结节连线中内1/3交界点-左侧大转子后0.5 cm-左髌骨外侧缘),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长约12.0 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大转子,近侧钝性分离臀大肌,远侧纵行切开髂胫束,内旋下肢,显露外旋肌群并切断,分离髋关节后软组织,显露后关节囊T型切开后清除后侧大部关节囊组织,约于小转子上(根据不同骨折类型)1.5 cm处垂直于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修整髋臼边缘,常规安装髋臼假体及内衬。取合适的前倾角依次采用开口器开口、髓腔锉扩大,选择合适股骨假体,再次检验髋关节活动及长度,均满意。冲洗切口,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后,逐层缝合。

1.2.3术后处理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以防深静脉血栓。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麻醉清醒即开始双下肢肌肉的收缩锻炼,根据情况行患髋关节的屈伸锻炼,术后2周拆线,8~12周后骨折端达临床愈合后扶拐可下地活动。

2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患者均无泌尿系统、肺部感染及褥疮发生。所有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1 a随访,1例EwansⅢ型骨折粉碎较严重,骨质疏松明显,卧床时间较长;余患者均术后8~12周扶拐下地活动。术后6个月行X线片检查提示患者骨折端均愈合,假体形态及位置良好。术后1 a根据Harris标准进行评估优8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0.0%。

3讨论

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此部位含有丰富的松质骨,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由于此部位骨折需长期卧床,易产生肺炎、褥疮、泌尿系结石、感染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有时可危及生命[2]。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各种病因破坏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而引起股骨头骨质缺血坏死,出现典型的畸形,疼痛及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3]。对于Ⅰ、Ⅱ及Ⅲ期初的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及微创手术治疗[4]。而对于Ⅲ末、Ⅳ期股骨头坏死因有明显的髋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优势尤为明显。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优点是减少因长期卧床等造成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的恢复;一次性手术可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洪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57-58.

[2]杨保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5):21-22.

[3]谭美云,郭杏,张忠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重庆医学,2015,(5):633-635.

[4]刘海兵.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779.

(收稿日期:2015-08-22)

【中图分类号】R 687.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2.059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