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的心冷和了悟

2016-03-11 08:56施伟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
名作欣赏 2016年23期
关键词:探春大观园贾府

⊙施伟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苏州 215104]

《红楼梦》研究(三)

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的心冷和了悟

⊙施伟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215104]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惜春是一个着墨很少,但个性鲜明、形象突出、敢于抗争的人。大观园这一小社会让惜春心灰意冷,了悟遁世。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贾府由上而下的世态炎凉、三个姐姐的悲惨命运让惜春看破红尘,“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值得深思。

形象分析惜春心冷了悟

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四位女性。“四春”的取名是因为她们都出生于春季,由初春到晚春顺序排列:大小姐元春生于大年初一、二小姐迎春生于立春、三小姐探春生于上巳日(三月初三)、四小姐惜春生于芒种。在“四春”的形象塑造中作者着墨最少的是惜春,但曹雪芹却借这一个人物表现自己对当时社会的真实感受,腐朽的社会让作者彻底心灰意冷,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消极遁世,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惜春是如何从心冷意冷走向了悟遁世的呢?作者寄托在这一人物身上的内涵值得我们思考。

一、环境造就了惜春的心冷意冷

惜春是贾敬之女,贾珍之胞妹,宝玉之堂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贾母“极爱孙女”,让她居住在荣国府,这是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交代的。第三回作者首先是通过黛玉的眼睛写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元春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第二十三回惜春奉元春之命进大观园居住在蓼风轩。蓼风轩在大观园西部,紧邻水池中央的藕香榭,往南穿过夹道,东西有“穿云”“度月”石匾的过街门楼。秋爽斋在其南,隔河相对;其西南有芦雪庵,暖香坞为惜春卧室。惜春从小失去了父母的爱护,她一生的命运结局,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已作了预示:“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在《虚花悟》曲中又写道:“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挨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除了判词和《虚花悟》曲之外,《红楼梦》中还有多次暗示性的描写,表明惜春最终是出家修行。同小尼姑智能儿玩耍时,她曾说过将来剃了头发出家修行。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惜春制的灯谜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这谜底是“佛前海灯”,含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之意。

同众姊妹相比,惜春不善于诗词,小说中除了那首“佛前海灯”的谜语外,在题大观园时她写了一首《文章造化》,诗意平平。后来就几乎见不到她的大作了。惜春的才华主要在绘画方面,贾母让她画大观园,其全景图就是她费尽心血而画成。黛玉、香菱看她画“大观园图”说“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了。惜春与栊翠庵的妙玉最合得来,她有时到妙玉处下棋,在棋艺方面也算是不错的。在金陵十二钗中除了巧姐外,惜春年龄最小,性情孤介,对繁华的生活十分冷漠。她目睹了贾府腐朽丑恶的一幕幕情景,从小她就看透了这世间原本就是空无的。在这一点上,她比黛玉要清醒些,黛玉常常垂泪到天明,只有惜春说黛玉就是独那事想不开。言下之意就是了不断情思!她对世间的钱权情爱都不放在心上,觉得不过是些俗事,何必理会那许多,反而自寻烦恼。姐妹们结社她也没参与。她有着毫不关心他人的孤僻冷漠的性格,犹如寒冬般的清冷,尤氏称她是个心冷嘴冷的人,她的处世哲学是“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中一段是最能反映惜春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抄检大观园时,她的态度与探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凤姐带着一班人搜查探春处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可能。”而凤姐、王善保家的一行人到了蓼风轩惜春那儿搜查时,惜春开始是“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放手让来人搜查。可偏偏又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发现了“违禁品”。“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入画跪下哭诉真情,说:“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料想惜春是知道凤姐等人的厉害的,所以见此更加害怕,便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惜春的确是推卸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胆小怕事。惜春的“冷”在抄检大观园的突发事件中暴露无遗。“我竟不知道”是先将自己洗刷干净;“这还了得”是说入画问题十分严重;“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这是把入画交出去,听凭处理。总而言之,她和入画毫不相干,只要你们不来找麻烦,怎么处理入画都可以。作者这样来写惜春是合乎情理的,按照贾府的规矩,奴仆的私情就是犯罪,奴仆私自收藏、传递东西也是犯罪。即使真是贾珍赏给入画哥哥的东西,入画也犯了贾府的规矩,凤姐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凤姐说:“只是真赏的,也有不是,谁许你私自传送东西呢?你且说是谁接的,我就饶你。”惜春自然是知道轻重的,“嫂子别饶他,这里人多,要不管了他,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要依他,我也不依。”凤姐的确是不依不饶,假惺惺地说:“素日我看他还使得。谁没个错!只这一次,二次再犯,两罪俱罚。——但不知传递是谁?”惜春要息事宁人,就必须主动举报:“若说传递,再无别人,必是后门上的老张。他常和这些丫头们鬼鬼祟祟的,这些丫头们也肯照顾他。”书中还续上一段余波,把惜春的“冷”写得很透彻。可巧尤氏来看凤姐,惜春得信,就遣人来请,便将昨夜之事细细告知,省得背地里被别人议论,咬定牙,要求尤氏带走丫鬟入画。这便是尤氏和惜春的一番争执。因为入画本是宁国府那边来的,惜春先责怪尤氏“管教不严”,接着是要尤氏把人带走;最后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听说,跪地哀求,百般苦告。尤氏一时不解:“他不过一时糊涂,下次再不敢的。看他从小服侍一场。”惜春此时积压在心头的话语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闻得多少议论,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我一个姑娘家,只好躲是非的,我反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况且古人说的,‘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能够保住自己就够了。以后你们有事,好歹别累我。”显然她的冷僻性格是由环境的冷漠而促成。惜春承认自己心狠,但她有她的理由:“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惜春以为“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难怪尤氏说她是一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令人深思的是,作者对于惜春的绝情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所谓“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意思是说,不下狠心断绝世间的种种感情纠葛,便不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作者并不因人废言,他不动声色地写出惜春的“心冷口冷心狠意狠”,应该说作者的描写是客观的,给读者的印象是惜春的这种“狠心”完全是社会环境逼出来的。

在贾府,贾母、王夫人等都对她非常冷淡,第五十四回大雪严寒之时,贾母带着一行人吃酒赏梅,却逼着惜春替她画“艳雪图”。贾母吩咐她:“不管冷暖,你要画去”“第一要紧把昨儿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薛宝琴不过是远房亲戚,却因其俏丽可人,恨不能娶之为宝玉之妻,贾母又要王夫人认作干女儿。厚此薄彼,令惜春心寒。此外,她从小目睹耳闻了贾珍等人的劣迹,再加上后来几位姐姐的下场,使她过早地看透了社会和家庭里的虚伪与肮脏。最终促使她勘破三春,披缁为尼,甚至不得不“缁衣乞食”,过着悲惨、凄凉的生活。作者是赞同惜春参悟的,实际上曹雪芹的“大彻大悟”的态度也可以从脂评中找到证明。抄检大观园的这一回,针对惜春的心冷嘴冷,有脂评说:“惜春年幼,偏有老成练达之操。”

二、心冷促使惜春了悟遁世

惜春一生在“悟”字上颇下了点功夫,也终于悟出了一点人生的“真谛”,正如《虚花悟》曲中所唱的词儿那样。但是,惜春的“悟”不是“顿悟”,而是在贾府由盛到衰中逐渐“觉悟”的。判词和曲中所说的“勘破三春”,就是他的姐姐元春、迎春、探春的悲剧结局,使她认识到人生纵有桃红柳绿也是好景不长。

贵如元春,身为贤德妃,竟是关在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偶有一次“省亲”,也是以泪洗面,强作欢颜而已,最终逃脱不了一死的命运。元春是贾政、王夫人的长女,贾珠之妹,贾宝玉之胞姐。她贤孝才德,兼于一身,性格温柔和顺,恰似温暖的春天。她对胞弟宝玉有春风化雨的亲情,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兄说:“好生抚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祖母之忧。”眷念之心,刻刻不忘。元春被选入宫后不久,深得皇帝的宠爱,书中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及“元妃省亲”等情节,极力铺写了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况,这段时期正是元春春风得意之时。《红楼梦》中将元春比作“桃花”,暗寓“桃红又是一年春”,元春当红也为贾府带来了明媚的春光。元春高居皇宫,位列天上。可惜她寿命不长,她的死是庇荫贾府大树的倾倒。桃花一谢,桃树倾倒,贾府也自然就“树倒猢狲散”了。这又是何其的悲惨无奈!

二姐迎春,一生懦弱,恰又嫁给了一得势便猖狂的中山狼,终于被虐待而早亡。迎春是贾赦与周姨娘之女,贾琏的同父异母妹妹。生得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生性懦弱怕事,老实无能,人皆称为“二木头”。诸般才能也低于其他姊妹,在为人处世方面,只一味退让,任人欺侮,对周围发生的矛盾纠纷,采取一概不闻不问的态度。例如“不问累金凤”中她的首饰被人拿去赌钱,她也不予追究,别人正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她却拿着一本《太上感应篇》自己看去;抄检大观园时司棋被逐,虽感于“数年之情难舍”而掉泪,但当司棋去说情时却连一句话也没有,可够得上是怯懦得出奇了。迎春住在大观园的紫菱洲,因而在诗社中取别号为“菱洲”。她就像是一颗盛开在夏天的菱花,命运不济,偏偏被其父嫁给了暴戾不仁的孙绍祖,自过门后,受尽百般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的命运就和同为“菱花”的香菱一样,“菱花空对雪澌澌”,生不逢时,最终被其夫虐待致死。迎春又是夏柳,判词中有“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十二支曲中的《喜冤家》有“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她没到秋天即被“中山狼”折磨而死。

三姐探春可称女中丈夫,志大才清,可又是一番风雨路三千,远嫁他乡。探春是贾政与其妾赵姨娘之女,贾环的胞姐,宝玉的同父异母妹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她诨名为“玫瑰花”,就像一朵秋天里带刺的玫瑰,“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因为她对许多家务事,常仗义执言,据理力辩,而对坏人坏事,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毫不留情,这在“探春理家”中有充分的表现。正因如此,她虽为庶出,但王夫人把她视同己出一般,众人也不敢不觑她,连贾母都深为叹服。探春住在大观园的秋爽斋,斋名充分反映了她的人品性格。她聪明能干,有心机,“才自精明志自高”是薄命司中她的判词。第三十七回她发起成立海棠诗社,取别号“蕉下客”,并宣称“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可见其高雅的诗情和出色的才情,在后来的“菊花诗会”以一曲《簪菊》让人叹服,诗中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来表达她具有时俗之人不理解的高尚情操。探春的命签为瑶池杏花,题着“瑶池仙品”,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其才情品格,犹如日边红杏,美丽而高贵,其结局却如秋江上的芙蓉,哀怨东风,远嫁他乡,虽有王妃的归宿,但她的亲情、她的乡思就只能是“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了。

三个姐姐的不幸而去,给惜春的打击非常沉重。尽管小说中没有写她如何评论,发何种感慨,但从书中的有关情节中可以看出,这位性格内向、孤僻的小姐心灵深处应是颇多感叹的。贾府在内外矛盾斗争中终于大厦将倾,油灯将灭。惜春是亲眼目睹者,她从现实的生活中看到你争我夺的丑恶现象,令她心意灰冷,感到生活的无趣。所以她的生活中最情意相投的是栊翠庵的妙玉,她情愿独守青灯古佛旁,但是明了了世事,要真正走这一条路也是不容易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所谓“自了汉”,就是说只能自管自身。所以她说:“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说这话的时候,惜春彻底心冷了,悟透了!第一百一十五回“惑偏私惜春矢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她与家族抗争铰发。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在第一百一十八回中,惜春终于下定决心,完成夙愿出家了,入栊翠庵为尼。

我们可以设想:惜春趋于沉寂,枯坐破庵,一身缁衣的她偶尔拾起呆滞的目光掠过整个冬天,美丽干枯的素手无休止地翻动着浸黄的经卷。她在逃避,逃避人世间的喧嚣和实在。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惜春的心冷和了悟,她的出家是意料之内的事,也是出于她的自愿,所以说起来她是幸运的,因为有一种对幸运的解释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决定自己的事,毕竟惜春的结局比“三春”要强一些。只是也有人认为一个富家小姐最后青灯相伴未免有些可惜了,这也许是作者起名惜春的原因吧。但是那样的社会还有什么出路呢?贾宝玉最终不也是一去不返,遁入空门了吗?不了解她的人会说她自私冷漠,殊不知她在暗地里笑世人痴呢!

[1]刘广定.从惜春作画谈起[J].名作欣赏,2010(25).

[2]张晓申.遗世独立的西行者——析《红楼梦》惜春判词曲《虚花悟》[J].古典文学知识,2013(4).

[3]左莹.绝望中的精神寄托——评析贾惜春的出家之路[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

[4]周艳红.浅论惜春的女性悲剧主义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4(12).

[5]王密密.莫道此生沉黑海——论惜春孤介性格[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4).

作者:施伟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探春大观园贾府
《红楼梦》中贾府的男子教育
刘姥姥的知恩与贾雨村的不义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红楼梦》贾探春的法家人格投影探迹
探春治家新论
玫瑰花探春
探春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