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来源及用法探究

2016-03-11 08:56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名作欣赏 2016年23期
关键词:补语读音词义

⊙张 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说文解字

“了”的来源及用法探究

⊙张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116000]

从古至今,“了”都是很常见、很实用的一个字或词,但是人们对它的来源及用法了解地并不是很透彻。本文就“了”的来源、发展及用法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同时,我们在探究一个字的时候,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分析,这样结果才能更全面,也会更好地把词语运用到生活中去。

“了”产生发展用法虚化

一、“了”的产生及发展

(一)作为动词的“了”(读音为liǎo)

1“.了”在古代韵书中的意义,大多具有“弯曲”义。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字。它是象形字体,从子,无臂。小篆字像婴儿,束其两臂。因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因此,“了”的本义是“束婴儿两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了”为“了,也。从子无臂象形”,读音为“鸟切”①。在《康熙字典》②中,“了”字属于《子集上·字部》,解释《唐韵》中“了”作“卢鸟切”,《集韵》《韵会》中均作“鸟切”,《正韵》中作“卢皎切,从聊上声”,《增韵》也,《广韵》中义为“慧也,晓解也”。

①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②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3“.了”表“结束、了结”义。例如:

①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此义现在仍在使用,例如:了还(义:了却、偿还)、了休(义:终止、了结)、了了(义:了结了)。

(二)作为形容词的“了”(读音为liǎo)

1“.了”表“聪敏、颖慧”义。例如: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又如:现代汉语中“了慧”,义为“聪明”。

2“.了”表“清楚、明晰”义。例如:现代汉语中“了利”义为“清楚、明白”。

3“.了”表“明亮、光亮”义。例如: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纳兰性德《琵琶仙》)

(三)作为副词的“了”(读音为liǎo)

1“.了”表“完全、全然”义。“了”作为副词用的“完全、全然”义,与“无”“不”相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没有)”“完全(不)”。例如:了无恐色、了不可得(义为:到最后也没得到)。

2“.了”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用法。“了”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例如:做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

3“.了”与“得”或“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例如:那还了得!

4“.了”表“毕竟、终于”义。例如:“虽欲自近,了复何益?”(《新唐书·姚南仲传》)

三、读音为le的“了”

(一)“了”作为助词的用法

1.表示“完成”义。“了”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1)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例如:他到了广州。

(2)用于预期或者假设的动作。例如:你先去,我放了学就去。

2.表示“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了”一般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子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1)表示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例如:麦子快熟了。

(2)表示“在某种条件下出现某种情况”。例如:天如果下雨,我就不出门了。

(3)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例如:她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了。

(4)表示“催促或劝止”。例如:走了,走了,咱不能再等了!

在黄伯荣、廖序东版的《现代汉语》教材中,把作为助词的“了”归在了动态助词里面。③动态助词表示动态,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动态,不是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它可以表示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

(二)“了”作为语气词的用法

1.表示“肯定语气”。“了”可以作为语气词,表肯定。例如:明天又到周末了。

2.表示“促进或劝止”。例如:快别吃了。

3.表示“感叹语气”。例如:好了!别哭了。

在《现代汉语》教材中,语气词“了”可以表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这两种语气的语法意义为“表示新情况的出现,起成句煞尾的作用”。例如:别操心了。

“了”的前后可以加其他语气词。如:“了”前面加“的”,组成“的了”,“的”是“陈述语气”,加强肯定,表示本来确实如此;“了”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已然)”。例如:唉!他们也真够痛苦的了。

四、动词“了”的虚化

1.词尾“了”是动词“了”虚化的结果。我们知道,动词“了”有“结束、了结”的词义,词尾“了”是从表示“了结”意义的“了”发展而来的。表示“了结”意义的动词“了”,其用法在前面已经谈过。除单独使用外,它还可用在动词后充当补语。此用法在魏晋南北朝、唐代都有。例如:

①人远则难绥,事总则难了。(《后汉书·仲长统传》)

②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唐·李商隐《寄远》)

在唐五代,“了”的用法已开始有变化,它除了有作动词独用及作补语外,还出现逐渐虚化为动词词尾的语言现象。“了”作动词补语,大多是置于动宾结构之后。例如:

①法华经说:法喜惮悦,食了即是味,故知次昧为佛事。(《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②直至三日复墓了,拜辞父母几田常。(《董永变文》)

像如上例句中的“了”还没有虚化,“了”仍有“结束、完结”的实词意义,这时“了”与动词的结合也不紧密,所以还不能看作是动词词尾。

词尾“了”的虚化是在“动词+补语了”与“动词+词尾了”的交织穿插运用中逐渐形成的。例如:

①军官食了,便即渡江。(《伍子胥变文》)

②经九十余日,粟麦收了,欲拟归家,遂辞死人。(《搜神记》)

这两例中的“了”还不能算作词尾,因为作为词尾讲不通,它们仍然具有实词词义。“军官食了”义为“军官吃完了饭”;“粟麦收了”义为“粟麦收完(之后)”。

五代时虚化的词尾“了”已经产生,形式为“动词+ 了+宾语”,例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南唐·李煜《乌夜啼》)宋代时,这种“词尾了”的用法逐渐增多。例如:等闲妨了绣功夫。(北宋·欧阳修《南歌子》)

“了”也可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变化的情况。例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南宋·岳飞《满江红》)

2.表示“完全、全然”义的作副词的“了”也是动词虚化的结果。东汉时期,“了”出现了新用法:一般出现在“不”“无”等否定词的前面,组成“了无、了不”格式,这种用法现在也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完全(不)”,例如:了无惧色、了不可得。

此用法的“了”是表示“完结、了结”义的动词“了”虚化而来的,“了”的“了结”义与“毕”“尽”意义相近,“了”与“尽”常连用。例如:问:“汝河以愁?”曰:“我财物了尽。”(三国康僧会译《旧杂譬喻经》)

这里“了”与“尽”词义相近,后半句可解释为“财物全部丧失”。“完成、了结”义与“完全、全部”义有相近的地方,而且“了”位于“尽”的前面,从形式上来看,与“状语+动词(谓语)”中状语位置相同,所以容易虚化为表示“完全、全部”的范围副词。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了”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在使用的字或词,往上可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往下可追溯到现在。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它使用频率极大,属于基本词汇。虽然它的词性、词义与功能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它的一些基本词义仍保留下来,并且还发展出新的词性及功能。我们在探究一个字的产生和发展时,要从多角度、全方面地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它的历史,为现代汉语中词汇的研究做充足的准备。

①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了”属于卷十四的了部。

②张玉书,陈廷敬等著《康熙字典》中第85页,“了”字属于《子集上·字部》.

③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齐沪扬.语气词“的”“了”的虚化机制及历时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4).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作者:张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补语读音词义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字词篇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我是小字典
·咬文嚼字
大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