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效果观察

2016-03-11 06:13乔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硬膜骨瓣开颅

乔俊

河南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信阳 464000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效果观察

乔俊

河南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信阳464000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观察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观察2组的治疗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相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明显改善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多由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等意外所导致,常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及恶性颅内高压等并发症,病死率和伤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也成为神经外科医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1]。近年我院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02—2015-11间我院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均根据颅脑外伤史,临床表现和MRI、CT检查结果确诊。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26~69岁,平均41.60岁。交通车事故伤38例,斗殴伤16例,高空坠落伤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8 h。单侧瞳孔散大21例,双侧瞳孔散大10例,平均3.60 h。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8分,平均5.02分。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19例,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4例,单纯硬膜外血肿12例、单纯硬膜下血肿10例,弥漫脑水肿6例,脑干损伤3例。排除严重休克、严重感染、复合胸腹脏器损伤及有手术禁忌证等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根据脑CT检查了解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并给予脱水处理。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健侧偏30°并适当抬高,充分暴露损伤处。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开颅术:根据病情选择颞顶瓣、颞瓣、额瓣等部位行马蹄状手术切口。骨窗大小6 cm×8 cm,切除挫伤失活脑组织,吸除血肿,进行内外减压术后缝合颞肌和硬脑膜。观察组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颧弓上耳屏前1 cm做的手术切口,经耳廓上方向后延伸至顶骨正中线,再沿正中线向前至前额发际下。采用带颞肌骨瓣或游离骨瓣,顶部骨瓣旁开正中线2~3 cm,骨瓣翻向颞侧,骨窗前界至额极,下界平颧弓,后到乳突前方,上近矢状窦旁。将蝶骨嵴向深部咬除,显露蝶骨平台及颞窝后,取出骨瓣。清除脑挫裂伤及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内等各部位血肿。创面彻底止血,取帽状腱膜、颞肌筋膜或人工硬脑膜等行硬脑膜减张缝合。硬膜下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2组患者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采用止血、抗感染、脱水降颅压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2]。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GOS判定治疗效果。(1)治愈:评分提高≥5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生活。(2)轻残:GOS评分提高3~4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恢复较好,但存在肢体活动障碍,需在一定支持下部分生活自理。(3)重残:GOS评分提高3≤分。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但是遗留有较重的神经和智力障碍。(4)植物生存:长期昏迷,没有自理能力。(5)死亡。

2 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2组患者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对照组治愈7例(21.88%),轻残6例(18.75.%),重残10例(31.25%),植物生存3例(9.38%),死亡6例(18.75%)。观察组治愈13例(40.63%),轻残10例(31.25%),重残4例(12.50%),植物生存2例(6.25%),死亡3例(9.38%)。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规组发生并发症9例(28.13%),其中3例脑积水,2例颅内感染,2例硬膜下积液,1例切口脑脊液漏,1例迟发性癫痫。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4例(12.50%),其中2例脑积水,1例硬膜下积液,1例切口脑脊液漏。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及时手术充分降低颅内压,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预防或缓解脑水肿症状,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成功率和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由于骨窗较小,无法充分暴露前、中颅窝底及颞极、额极等部位,缺乏对出血来源的准确判断,同时清除坏死组织能力有限,减压范围小,脑血流恢复不理想,止血效果差,术后易导致恶性脑水肿诱发脑疝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3]。对重症颅脑损伤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手术治疗,其主要优势有:(1)术野清晰,范围广阔,能充分显露前中颅窝、顶叶、颞叶、额叶等部位。可快速清除坏死脑组织及硬膜下及硬膜外等部位血肿。直视下对中线部桥静脉、矢状窦进行止血操作,便于良好控制岩窦、横窦、桥静脉、矢状窦撕裂出血。避免遗漏血肿从而减少迟发性血肿的发生,增加彻底止血和充分减压的效果。(2)骨瓣范围广,骨窗位置低,术中常规咬除蝶骨嵴返折部及额颞底侧骨板下部直至颅底,可有效解除侧裂区的直接压迫,促进血液回流[4]。减压充分,颅内压水平稳定,利于颞叶钩回疝自行复位,短时间内解除颅内压迫,使脑脊液引流恢复畅通,减轻急性脑膨出,避免或减少继发性血肿及因脑水肿而导致脑疝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但该术式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增加Ⅱ期颅骨修复难度等局限性,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5]。因此,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考虑,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脑疝晚期的患者,则不宜采取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1]唐国辉.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37(5):88-89.

[2]金杰,吴星,吕华容.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1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18(1):50-52.

[3]刘见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5(11):49.

[4]杨小英.徐军伟.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菌谱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11):280-281.

[5]陈建国,施炜,杨柳.常规骨瓣与标准大骨瓣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4):90-91.

(收稿2016-06-02)

R651.1+5

B

1077-8991(2016)06-0011-02

猜你喜欢
硬膜骨瓣开颅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