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梁天:与“学霸”儿子共同成长

2016-03-11 21:50须濡
妇女生活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霸儿子

须濡

作为20世纪80年代极具影响力的喜剧明星,梁天曾主演《二子开店》《顽主》等一系列经典影片,荣膺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在外人眼里,梁天事业成功,志得意满,其实,他一直有些自卑——因出身书香门第,家里人个个都是高知,唯独他高中都没毕业。因此,他一直对儿子梁晓天寄予厚望,希望借助儿子打个“翻身仗”。为此,他在儿子的教育方面倾尽心力,也实现了与儿子的共同成长——

盼儿子成才,自卑明星展现慈父智慧

梁天1959年出生于北京一个高知家庭,父亲范荣康——新中国成立前从事地下工作时化名,原名梁达——是《人民日报》副总编,母亲谌容是享誉海内外的作家,代表作《人到中年》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哥哥梁左和妹妹梁欢,均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著名编剧,创作的《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临时家庭》等影视剧本开启了中国情景喜剧的先河。

然而梁天从小学习成绩不佳,高中未毕业就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填炮手。1982年,梁天从部队转业,进入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工作,每天负责收发报纸、打开水。梁天虽不会读书,但多才多艺,酷爱表演。一张娃娃脸,两只笑眯眯的小眼睛,天生一副喜剧面孔。在哥哥梁左的帮助下,梁天走上了演艺道路。

20世纪80年代中期,梁天主演的《二子开店》《顽主》等影片引起轰动,荣膺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等殊荣。1989年,梁天与北京全总文工团演员孙凤英结婚,3年后儿子梁晓天降生。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但梁天总觉得矮家人一头。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父母、哥哥、妹妹围坐一起高谈阔论,他总是躲得远远的,默默承担杀鸡剖鱼、搬煤气罐、擦自行车等粗活。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梁天内心的自卑越发强烈。

2000年春节,梁天一家去父母家过年。吃过团圆饭,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央视春晚。只有梁天默默在厨房洗碗、擦地、清理垃圾。此时梁晓天已年满8岁,他记忆中如此场景出现过很多次。爸爸上过《大众电影》《电影画报》的封面,每次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和同学都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他索要签名,跟他合影。在爷爷奶奶家,爸爸为什么很少说话呢?梁晓天不解,问爸爸:“你怎么不让姑姑、伯伯帮你洗碗?”梁天不好意思地说:“他们都是文化人,是做大事的。”梁晓天嘟着嘴巴说:“他们怎么那么聪明,你为什么不会读书?”梁天尴尬地挠挠头:“其实爸爸也有长处,只是咱家精英太多,跟他们一比爸爸就没自信了。”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梁天格外渴望儿子成才,为他“挣面子”。梁晓天就读的小学“星二代”云集。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忙于拍戏无暇管束,加之家境优越,有不少染上了贪图享受、专横跋扈等恶习,小小年纪就抽烟喝酒,热衷网游,与老师斗气。这种不良风气也波及梁晓天,导致他学习成绩急剧下滑。

为不让儿子再与那些“星二代”搅在一起,梁天果断给儿子转了学。新学校离家十多公里,梁天向哥哥和妹妹借钱买了一台桑塔纳轿车,每天早晨7点准时开车送儿子去学校,中午也赶过去跟儿子打个照面,傍晚再接他回家,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为了给儿子做榜样,梁天还陪儿子一起读书。只要在北京,晚上儿子做作业时他都端坐在书桌前,认真翻阅哥哥和妹妹的大学教材,各种深奥枯燥的术语和名词让他头昏脑涨,但他还是装出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这对好动的梁天来说简直是折磨,有时实在太疲惫,他就去洗手间用凉水冲把脸提神。夜深了,直到儿子上床睡觉,梁天才合上书本……

梁天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母亲。一次家庭聚会,谌容当着全家人的面说:“老二虽没学历,但并不缺智慧。梁左和梁欢很优秀,其实梁天也不错。”从小到大,父母和外人赞美的都是聪慧的哥哥和妹妹,很少有人提起他,父母更是没当众表扬过他,听了母亲如此高的评价,梁天搂着儿子落泪了……

家庭突遭变故,父子双双努力进取

2002年春,范荣康因心脏病不幸辞世。一个月后,梁左也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连失两位亲人,梁天与母亲、妹妹悲痛欲绝。送别父亲和哥哥,梁天告诉儿子:“晓天,咱家两个最聪明、最优秀的男人走了,意味着两根顶梁柱塌了。现在梁家就剩你我两个男人,咱爷儿俩要把梁家顶起来,不能让外人小瞧。”

梁晓天轻抚爷爷、伯父的遗照,含泪点头。在梁晓天的成长岁月里,爷爷和伯父曾给过他阳光般的温暖。范荣康经常一笔一画教梁晓天练毛笔字,梁左一有时间就陪他下棋。两位长辈的爱,点点滴滴沉淀在梁晓天心里。父亲说得对,缅怀爷爷和伯父的最好方式,就是刻苦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做一个有出息的梁家子弟。

此前,梁家大小事情都是范荣康和梁左挡在前面,现在他们走了,梁天决定承担起这份责任,为家人遮风挡雨,给儿子树立榜样。当时,梁天因多年没有推出叫得响的作品,成了过气明星。自己没学历,如果事业再低迷,不仅外人会轻视,连儿子也会小瞧自己。沉寂多年的梁天决意在事业上实现二度辉煌。

其实早在1995年,梁天就与好哥们儿葛优、谢园注册了北京好来西影视文化公司,他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但他只花了一小部分精力打理公司,大部分精力用于拍戏,公司经营始终不见起色。此时梁天已43岁,体重比几年前飙升了20公斤,已不再适合演他最擅长的“城市后进青年”,他决定尝试做导演,开拓事业新天地。

为积累人脉,2003年,梁天在公司楼下开了一家“梁家菜”餐厅,圈内朋友来餐厅吃饭,他一律签单免费,曾创下一个月免单5.3万元的纪录。为拉到影视投资,梁天经常与葛优、谢园一起陪人喝酒,3个大明星常被灌醉……

2004年9月,12岁的梁晓天以优异成绩升入北京二中。梁晓天有一帮“星二代”朋友,他们大多准备去国外上初中。梁晓天央求父亲:“爸,我也想去英国读书。”梁天担心儿子年纪小自制力差,身边再没有父母管束,容易走上歧途,不敢让儿子走这步险棋!

可在梁晓天的想象里,留学生活就是天堂,他天天与父亲吵,甚至以绝食向父亲施压。梁天讲不出太多大道理,便从书店买回一套《少年留学生活实录》光碟,让儿子在电脑上观看。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梁晓天震惊了:因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加上远离亲人的孤寂,许多小留学生过得很痛苦,有的早恋、打胎,有的飙车,有的甚至染上吸毒、赌博等恶习……

梁晓天彻底打消了留学念头:“爸,我听您的,就在北京安心读初中。”梁天如释重负,拍拍儿子的脑袋说:“爸不是反对你留学,只是你年纪太小。将来你成年了,想去国外读书,我全力支持你。”

梁晓天爱好广泛,尤其喜欢天文。梁天因势利导,花1万多元托人从德国给儿子带回一架天文望远镜。一个个繁星点点的夜晚,梁天陪儿子坐在露台上,父子俩通过望远镜进行“星际遨游”。在梁天潜移默化引导下,梁晓天有了耐心和定力,做事也更加细心。为了牢记猎户、仙女、天马等各种星座,他的文化、历史等综合知识也得到提升和拓展。谌容称赞梁天是个有责任心、有见地的好父亲,梁晓天也把他当成了无话不谈的兄长、朋友。

2007年9月的一天,梁晓天放学回家,发现父亲怅然坐在窗前抽闷烟,便问道:“爸,你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梁天吐一口烟圈,长叹道:“唉!爸爸无论怎么努力,还是与科班出身的导演有差距。要是我能在张艺谋、陈凯歌这些大导演作品里演个角色,哪怕没有片酬,只要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就行。”梁晓天听罢,越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好在梁天人脉广,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导演能力的不足。2008年,好来西影视文化公司投拍影片《小院故事多》《懒得结婚》,听说梁天是执行导演,张国立、申军谊等圈内好友主动加盟,义务友情出演……

拍摄过程中,冯小刚、何平等著名导演主动献计献策,帮助梁天选景,教他如何使用画面语言、如何引导演员尽快入戏……梁天受益匪浅,导演技巧和手法有了很大突破。影片公映后,受到各界好评。如此一来,梁天除了是著名演员,又多了导演这重身份。颁奖典礼上,梁天发表获奖感言时泪光闪烁:“我没文化,在家里很自卑,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将来比我有出息。现在每走一步,我都是给儿子做榜样……”父爱深沉,梁晓天热泪盈眶!

成绩不俗,有一种父子情叫共同成长

梁晓天升入高中后,梁天觉得接下来的三年是儿子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他频繁与老师联系,随时掌握儿子的动向。一次,梁天去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感慨道:“现在的孩子只知埋头读书,知识面太窄了,有的高中生甚至不知道联合国秘书长是谁。”是呀,现在无论什么行业都需要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太单一,注定难成行业精英。想到自己家庭文化氛围浓郁,梁天有了主意。

两天后,梁天夫妇领着儿子来到母亲家,还将梁欢和妹夫英达请了过来。梁天当众宣布:“我准备办一份《家庭报》,让晓天做主编,这样既锻炼他的写作能力,又能提高综合素质。咱家除了我都是文化人,请多支持晓天。”梁天的提议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赞同。

大家商量后,决定《家庭报》每月出一期,对开16版,开设时政、经济、环保、文史等栏目。谌容题写报头,梁欢写发刊词,英达撰写述评。梁晓天作为主编,负责各栏目的组稿、排版、校对;梁天和孙凤英主管印刷出版。

每天做完功课,梁晓天就忙着办报,查资料、写稿、画版、校对。第一期报纸出版后,梁天逐一给亲友分发、邮寄,反响特别好。以前碰见熟人梁天发名片,自从有了《家庭报》,他就改送报纸了,还不忘告诉人家:“这是我儿子办的。”

办报纸不仅锻炼了梁晓天的写作能力,还提升了他的综合素质。2009年8月,身为“学霸”的梁晓天飞赴美国,出席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的“青少年八国峰会”。梁天十分欣慰。

因表现出众,2010年,梁晓天获得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资格。与此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名校也向他伸出橄榄枝,愿意免试录取他。梁晓天征求父亲的意见,梁天说:“还是上北京大学吧,你伯父、姑姑、姑父都是北大的高才生。爸爸心里也一直有‘北大情结,我上不了北大,希望你能替我圆梦。”梁晓天鼻子一酸:“爸,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年9月,梁晓天以文科650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英语系录取。

以“学霸”身份挺进北大,梁晓天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他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组织能力强,大二时作为优秀学子,被交换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梁天觉得这是家里最荣耀的事,亲自将儿子送往英国。临行前,他央求儿子教自己简单的英语口语。梁晓天将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简单用语写在纸上,一遍遍教父亲念。晚上担心影响家人休息,梁天就躲在厕所里读英语。

在爱丁堡大学,梁晓天依然表现不俗:他用英语给全校师生演讲;被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聘为翻译;他还用英文编写了一本描述北京风土人情的书,受到广泛好评。鉴于梁晓天的出色表现,爱丁堡大学授予他优秀留学生奖。

有一种父子情叫共同成长。儿子的成长激励了梁天,他做导演、制片,推出了《我们一家人》等影视佳作;他拜著名曲艺家梁厚民为师,潜心学习快板;他拓宽戏路,尝试演正剧、正面人物,成了演艺圈的“万能胶”。

2014年6月,梁晓天以优异成绩从北大毕业,9月份考入美国乔治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梁天激动地说:“爸希望你将来能读博士,成为咱家学历最高的人。”

2015年11月,梁天主演的电视剧《长梦留痕》在北京举行首映式。这是梁天第一次演悲情剧,他塑造的名门望族当家人“舒伯箫”,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梁晓天特意从美国赶来给父亲助阵。面对闪光灯,梁天动情地说:“我没有文化,一直很自卑,儿子帮我圆了北大梦、留学梦,他是我的骄傲和自豪。儿子小时候我激励他,现在,他感染我,我们父子实现了共同成长。”梁晓天听了,眼含热泪为父亲鼓掌。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学霸儿子
打儿子
学霸也是人
学霸“三小只”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植物帮之学霸
安静的学霸
吐血
完美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