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的冲突,儿子该不该摘掉脑死亡母亲的

2016-03-11 21:59李强杨嘉利
妇女生活 2016年3期
关键词:眉山呼吸机儿子

李强++杨嘉利

2015年11月2日下午,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看见病床上的母亲双目紧闭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郑林竟摘下了套在母亲面部的呼吸机面罩!值班护士赶来,要将呼吸机面罩重新为病人套上,却遭到郑林阻止。最终,郑林母亲朱素芬微若游丝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当地警方随即对郑林等人采取了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儿子为什么要执意摘掉母亲的呼吸机?儿子的做法究竟违不违法?随着警方涉入,事情一步步真相大白——

小小少年成了理发师

朱素芬身高1.3米,是个残疾人,她和丈夫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一双儿女。

郑林刚上小学时,因衣着破烂常被同学嘲笑,自尊心受挫的他每次只能把委屈埋藏在心里,学习自然一塌糊涂。

上五年级时,郑林有一天放学后回家时满脸伤痕。朱素芬看到儿子时吓了一跳,问道:“儿子,是谁把你打成了这样?”郑林回答:“他们骂你是地转转,我不服气就和他们干了一架……”见儿子小小年纪就因为自己残疾的身体受了这样的委屈,朱素芬很伤心,可她无力改变现实。让她没想到的是,儿子竟然提出:“妈,我不想去上学了,我想去学手艺挣钱。”自己从小受尽了别人的嘲笑,朱素芬不想儿子因为自己也备受屈辱,便同意了儿子的决定。不久后,郑林去思蒙镇上一家美发店做了学徒。可学理发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郑林很快有了畏难情绪。

朱素芬看出了儿子的沮丧,便说:“你往后就用妈妈的头发练习吧。”

郑林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可自己的手艺还很差,要是把妈妈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她还怎么出门见人呢?朱素芬说:“妈妈不怕……要是学不好手艺,你又怎么挣钱呢?”于是从那天开始,郑林每天晚上回家后,就会在妈妈的头上练手,朱素芬的头发几乎每过几天都会被儿子弄出一个新花样来。后来,爸爸也留长了头发,郑林就不停地在父母的头上练手艺……

有一天,美发店订阅的杂志上刊登出了几款男士的新发型,师傅黄志春就叫住郑林说:“这几款发型我也没做过,今天就用你来做做试验吧!”郑林这才明白,黄志春几个月来为什么不允许他剪短头发,原来是打算用他的头发来做新发型呀。郑林欣然接受,他觉得师傅在他的头上做新发型,正好可以让他学技术。

由于妈妈是侏儒,郑林的个子也比较矮小,因此顶着一头长长的头发,再被黄志春摆弄成当时在街上还根本看不见的怪模样,他上街时便经常会引来很多人异样的目光,但他毫不在乎。

就这样勤学苦练3年多,郑林渐渐成了思蒙镇上小有名气的理发师。

娶妻生子过上好日子

此后几年,郑林挣的钱越来越多,但过惯了苦日子的朱素芬和丈夫依然生活很节俭。

2002年春节,郑林在镇上为父母各买了一件新衣服。没想到听说儿子花了200多元钱,朱素芬硬是叫儿子去把衣服退掉,说:“儿子,咱们家不富裕,过年也不能大手大脚。”

父母的节俭时刻提醒着郑林要更加勤奋,他发誓要多挣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可郑林21岁时,父亲被检查出患了肝癌。郑林说:“妈,我就算卖血也要给爸爸治病。”

几天后,郑林的未婚妻吴晓彤突然哭着找到朱素芬说:“妈,郑林要和我分手!”

朱素芬大吃一惊,她找到儿子劈头就问:“你为什么要和晓彤分手?”在朱素芬看来,儿子和吴晓彤已相爱几年,两人眼看快结婚了,儿子此时提出分手太不合情理。郑林低头不语。朱素芬更生气了:“你爸刚得了重病,你就这样不听话,是不是要把你爸早点气死?”郑林终于抬起头,说:“妈,你知道爸爸的病要花多少钱吗?几十万呀,咱们家就算砸锅卖铁也不够,我怎么能再拖累晓彤?而且我打算把肝移植给爸爸,往后身体会怎样也很难说……”

朱素芬怔怔地看着儿子:“你和晓彤相处了三四年,多好的感情呀,要是因为你爸爸分手,你以后不后悔吗?”郑林摇头:“只要能治好爸爸的病,我做什么都不会后悔。”

可当郑林凑了30多万元钱打算为父亲做肝移植手术时,医生遗憾地对他说,由于癌细胞已大面积扩散,老人失去了做手术的价值!

一个多月后,郑琳的父亲撒手人寰,朱素芬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

看见母亲整天以泪洗面,郑林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要知道,父母结婚20多年,因为母亲有残疾,父亲处处呵护着她、让着她,父母很少红脸,如今父亲走了,母亲如何能承受这样的悲痛呢?那些天,郑林几乎夜不能寐,他害怕自己刚失去了父亲又会失去母亲……

一天,吴晓彤突然来找郑林,对他说:“咱们结婚吧!”

郑林呆呆地看着前女友,半天没回过神来。吴晓彤接着说:“咱们结婚后,我就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妈妈呀!”郑林被深深感动了:“我家这么穷,还背了那么多债,你家里人会同意我们结婚吗?”“就算他们不同意又能怎样呢?结婚是我自己的事,谁也阻拦不了。”吴晓彤的回答让郑林吃了定心丸,他立即回家把吴晓彤的想法告诉了母亲。

朱素芬抹着泪说:“你爸走了,你姐又嫁了,这个家就只剩下我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要是晓彤真能嫁进咱家,你爸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呀!”

妈妈脸上终于有了笑容,郑林便趁机说:“结婚可是喜事,要是晓彤整天见你悲悲切切,就算她不说,她娘家人也会不高兴的。”朱素芬明白儿子的心,就说:“你放心吧,妈妈不是个不明道理的人。”

很快,郑林和吴晓彤举行了婚礼。不久,吴晓彤又怀上了孩子。朱素芬一下子觉得生活有了盼头,常常笑得合不上嘴,她多次对儿子和儿媳说:“别看我的个子矮小,但带孩子可是把好手,往后一定会把我的小孙儿带得白白胖胖的,不用你们操半点心。”话虽这么说,可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开支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再加上还债,一家人的处境更艰难了。

接下来的几年,朱素芬肩负着照顾小孙子的责任,郑林夫妇拼命挣钱,终于在2013年还清了所有债务。

这年,郑林和吴晓彤的儿子4岁,他第一天被送去上幼儿园时,小家伙竟抱住奶奶又哭又闹。朱素芬俯下身说:“上了幼儿园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奶奶晚上就去接你好不好?”可从村里到镇上要走1个多小时,郑林坚决不肯让母亲去接孩子。朱素芬说:“你和晓彤在理发店上班要做到晚上八九点,难道孩子也要等到那么晚才回家吗?”

无奈之下,郑林只得同意母亲去接孩子。于是,朱素芬便每天风雨无阻地去镇上接孙子,两个瘦小的身影常常会让郑林双眼模糊……2014年春节,姐姐郑霞回家时,姐弟俩聊起了做生意的话题,吴晓彤听见后说:“要不我们就一起开家美发店吧,郑林的手艺不错,应该可以挣到钱。”郑霞很赞成:“这个想法不错,反正我也不想再出去打工了。”

儿子摘掉母亲的呼吸机

郑林认为,在思蒙镇上开理发店,不仅可以挣更多钱,而且还能把母亲接到镇上居住,这样母亲就可以不用每天再走10多里山路接送孩子了。可春节后,郑林去镇上找店铺,一打听思蒙镇上的商业用房每年租金至少五六万元,他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光房租就要花几万元,我要理多少个人的头才能挣到呀!”

不久后,姐姐郑霞去眉山办事,意外发现眉山的商铺年租金也只需要几万元,便回家对郑林说:“我们要不就去眉山开店吧。”郑林很快去了眉山考察,并最终看中了杭州路上的一个店铺,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租了下来,一家人随后迁居到了眉山。

由于郑林的手艺不错,再加上晓彤和郑霞都尽心尽力,美发店的生意渐渐红火。2015年夏天,郑林和妻子商量,想贷款在眉山买套房子。毕竟儿子快6岁了,很快就要上小学,只有在眉山买了房子才能有城市户口,孩子上学时才能进一所好学校。可谁也没想到,2015年10月31日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竟让郑林一家平淡而温馨的生活戛然而止。

这天晚上7点26分,在眉山市杭州路上,身材矮小的朱素芬牵着孙子正从斑马线横穿马路,祖孙俩走到斑马线中间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摩托车撞上。被撞上的一刹那,朱素芬本能地推了孙子一把。结果孙子躲过灾难,她却被摩托车撞飞出去五六米,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郑霞,你妈妈被车撞了!”郑霞和弟弟郑林开的美发店就在杭州路上,距离车祸发生的地点仅50多米。听到有人在大街上喊她,郑霞扔下正在洗头的客人急忙跑出店门。飞奔到车祸现场时,郑霞看见妈妈躺在地上悄无声息,侄儿的哭声让她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郑霞立即拨打了120,并打电话叫正在外面办事的郑林马上回来。10多分钟后,救护车将朱素芬送进了眉山市人民医院。

朱素芬被送入医院时,心跳、血压和呼吸全都没有了,经医生抢救才渐渐恢复。随后,朱素芬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主治医生告诉郑林,由于朱素芬在车祸中伤及大脑,而且是特重性脑伤,她已处于脑死亡状态,好转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样的结果,让郑林和郑霞完全无法接受——下午还是好好的母亲,怎么转眼间就成了这样?而且撞上的只是摩托车呀!他们要求把母亲转院到成都,但医生说朱素芬的伤情根本不允许转院,并建议他们签一份“放弃治疗”认可书。

郑林拒绝了。

接下来一天多,朱素芬一直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各种治疗费、仪器费和护理费就像流水一样,姐弟俩过不了多大一会儿便会收到医院的缴费通知单,一两万,三四万,他们拿出了开店一年多所积攒下的全部积蓄,结果很快就没有了踪影!当他们再也拿不出钱缴费时,郑林意识到应该去找肇事者。

然而,肇事者竟是个聋哑人!尽管肇事者的父亲张乾在车祸发生后不久就赶到医院,并交上1900元钱作为治疗费,并于第二天又借来8000元钱交到医院,但这点钱犹如杯水车薪。郑林到张家一看,这户人家和自己过去的家一样清贫。母亲的残疾,让郑林更能理解残疾人生活的艰辛。特别是听张乾说,儿子外出打工好几年,每天上班要走30多里路,过去全是骑自行车,前不久才借钱买了辆摩托车,原本想让他上下班轻松些,没想到竟闯出了这样的大祸。郑林的心里一阵绞痛,他既心疼母亲,也为这个聋哑小伙感到难受。

郑林没再叫张乾拿钱,他找了许多亲戚和朋友,希望可以借钱救母亲。可缴费单像雪片一样飞来,郑林就算不停地奔波,他所借来的钱也远远不够呀!终于,郑林绝望了,他躲进医院的卫生间号啕大哭:“妈,儿子无用,没钱救你呀……”

11月2日下午,郑林姐弟俩在规定的时间去重症监护室探望母亲。看见朱素芬躺在病床上依然双眼紧闭,他用手一摸母亲的额头竟然冰冷,这个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的男人,情绪顿时失控,他一下子摘掉了母亲的呼吸机面罩!

“你要做什么?”听见呼吸机发出的警报声,值班护士立即赶来。郑林不肯再为母亲安上呼吸机,说:“她的头已经肿得比篮球还大,身上又冰又冷,你们能不能让她少受点罪呀?”护士说,要是不想再让病人接受治疗,可以和医院签份“放弃治疗”的协议,但不能用这种方式来阻止对病人的治疗。郑林回答:“我们不可能签那样的协议!”

医院很快拨打了报警电话,警察赶来将郑林控制后,把他带到了派出所。随后,尽管医护人员又为朱素芬重新安上了呼吸机,但老人的心跳还是很快就停止了,郑林和姐姐郑霞也因此涉嫌故意杀人,被警方采取了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警方称,朱素芬的具体死亡原因和郑林拔掉呼吸机的行为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关系又有多大?警方目前已将死者的心脏送往权威部门鉴定。结果出来之前,就认定是郑林的行为直接造成了朱素芬死亡,这样的看法过于主观。但郑林的做法确实已造成了严重后果,因为按照我国法律对死亡的认定,是指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而脑死亡并不是法律所认定的死亡情形。所以,郑林的行为仍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事发后,当郑林得知自己可能面临涉嫌故意杀人罪的指控时,他很震惊,不明白自己想要让母亲少受罪的做法为何就会触犯了法律?“妈妈从小就很疼爱我,我也非常爱我妈妈……当我用手碰到妈妈的额头时,那冰冷的感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么多管子插在她身上,她遭受痛苦,我心里更痛,我怎么会故意杀害我的妈妈呢?”郑林还说,就在事发头天晚上,已经30多个小时没合眼的他,在医院走廊的木凳上迷迷糊糊睡着了,竟梦见妈妈说,她躺在那里很难受,不想再遭罪了,希望早点走……

郑林所说的这个梦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但他鲁莽的行为所引起的情与法的冲突却让人深思。有位办案民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他从警10多年来所遇到的最为纠结的刑事案,因为从感情上说他很同情郑林,也不相信这个平常对母亲还算不错的儿子会有意要剥夺老人的生命。他家和肇事者家都很困难,要让他们拿出更多的钱来救治伤者显然不可能,这也是造成郑林情绪失控的直接原因。

但情与法之间,人们更需要守住法律的底线。为此,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阮齐林在网络上发表看法认为,抢救是维持生命,主动拔管和放弃治疗有区别。拔掉呼吸机,对于正在接受抢救的人是致命的,也是不想让伤者活下去的行为表示,主观上有剥夺他人生命或阻止生命延续的行为,确实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条件。因为刑法规定,任何人不能剥夺他人生命。阮齐林教授进一步指出,就算拔管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郑林的做法在法律上也已涉嫌故意杀人罪。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眉山呼吸机儿子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打儿子
从蜀刻本知见目录看宋代眉山刻书特点
涂白
书写眉山的几种方式(组章选三)
云在青山月在天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